在父母的影響下,小時候我經(jīng)常參觀航空航天博物館,觀看飛行表演,學習用紙制作航空模型。上小學后我聽說,學校組建了航模社團,但訓練很艱苦,名額也有限。知道這個消息后,我兩眼放光,當場報名并表示愿意吃苦,也不會讓社團活動影響學習。很快我便通過了考察,成為航模社團的一員。
社團活動,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航模世界的大門。在平時的活動中,老師一邊教我們做模型,一邊講解與之有關的常識。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中,做模型時格外仔細,還因此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不久,輔導老師鄭重地宣布了1個好消息,我被選入2016年國青賽代表隊!
離正式比賽還有1個多月的時候,我開始在家獨立制作模型。按照老師的要求,我不僅熟記了所有學過的航模知識,還自學了不少與模型火箭有關的新知識。在緊張的準備過程中,我期盼比賽的到來。
2016年7月20日,我們?nèi)牨几昂颖弊鲑惽凹枴W鳛橐幻玛爢T,這次集訓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在訓練中,我虛心向老隊員請教,如模型火箭的結構、發(fā)射的方法、發(fā)射時機的判斷……又獲得了許多新知識。
集訓期間,我每天早起晚睡,除了一日三餐和半小時的午睡,都在緊張地訓練。我發(fā)現(xiàn),要成功發(fā)射模型火箭,必須一絲不茍地做好發(fā)射前的準備工作;而少了團隊的幫助,也無法獲得好成績。每次發(fā)射,最辛苦的工作就是回收模型?;厥贞牱止っ鞔_,其中一組觀測風向,一組追蹤模型飛行軌跡,其余組在下風區(qū)待命,按由近及遠的方式組成幾道回收防線,根據(jù)上風區(qū)傳來的消息盯緊或者回收模型。為此,我經(jīng)常得跑幾千米,累得滿頭大汗。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緊張訓練,全隊回北京做短暫休整后,又奔赴寧夏開始第二階段的集訓。這一階段的目標是適應場地。對我來說,寧夏紅寺堡的集訓更多的是對意志力的考驗。當?shù)匾吧鷦游镱l繁出沒、地面溝壑較多,給回收模型帶來了很多困難。此外,每天都要在烈日下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即使戴了遮陽帽、抹了防曬霜,也會很快被曬成“小非洲”。然而,艱苦的訓練使我在生活能力、意志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7月29日,終于迎來了國青賽。我參賽的項目是S9A自旋轉(zhuǎn)翼模型火箭和S4A火箭助推模型滑翔機。兩個項目均以留空時間來評判。
因為賽前準備充分,所以上場時我非常自信,迅速跑到了自己的裁判身邊。隨著一聲號令,比賽開始了。我先將自旋轉(zhuǎn)翼塞入箭體,接著把發(fā)動機固定在箭體尾段,再把組裝好的模型裝到發(fā)射架上,最后接好發(fā)射電源并進行測試。時間一秒一秒過去,每一個動作都關系到最終成績。待一切準備工作完成,我走到發(fā)射裝置前,等待發(fā)射指令。終于,我聽到對講機里王建教練的指令,于是迅速舉手示意,并大聲喊道:“李瑞楓,申請發(fā)射!”“五、四、三、二、一,發(fā)射”,裁判話音剛落,我的模型火箭就如離弦之箭沖天而起。發(fā)射成功!我高興極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以每輪滿分的成績挺進決賽,并奪得了S4A項目個人銀牌;之后又與隊友配合,奪得S9A個人第八以及團體第三的好成績。想到同場競技的隊伍中,不僅有同齡人,還有很多初中或高中的哥哥姐姐,我感到很自豪。
第一次參加國青賽,我學到了許多,也第一次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這塊沉甸甸的銀牌,不僅凝聚了自己的汗水,也飽含著教練的辛勤付出和隊友的熱情幫助。雖然這次比賽成績不錯,自身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我明白,今后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