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鵬飛
有個老漢七十七,種了一輩子地。他覺得累了,不想再干活了,他要享受清閑的日子。于是他請了三個人,每人幫他種一塊地。地一樣大,工錢也一樣。
第一年,這三個人干活一樣賣力,收成卻不一樣。于是,老漢給收成最多的那個人加了工錢。另外兩個人鬧意見。他們認為三個人付出的勞動是一樣的,都沒有偷懶,收成多少的原因不在人,在地。工錢是付給人的,而不是付給收成的,所以工錢應(yīng)該一樣。
老漢覺得這兩個人說的有道理,就把多給的錢要回來了。這下,收成多的那個人開始懶了,他認為反正都一樣,為什么要賣力呢。自己這塊地好,懶一點也能得到一樣的收成。
第二年,三個人收成一樣,但總數(shù)比去年少了。老漢覺得自己好心辦了壞事。很煩躁。這時,來了一個戴帽子的人,說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說,還是按照收獲多少分配工錢,三個人輪流著種每塊地,這樣誰都不吃虧。
老漢覺得戴帽子的很有辦法,就把戴帽子的人雇下來,幫他管那三個人種地,自己好享受清閑。
戴帽子的人把這三個人管得很好,收成也增多了。老漢真的清閑了。
到了年底,三個種地的在一起嘀咕:戴帽子的自己不干活,成天只是想法子逼著咱們多干活,工錢拿的容易,且比咱們多。于是,他們給老漢說:戴帽子的太聰明了,你得提防他。他經(jīng)常偷瞞一些收成,歸為己有。你如果不管,我們也要學(xué)他那樣。
老漢覺得戴帽子的人既然這么聰明,肯定免不了有些小手腳。但是收成比以前多了,他偷瞞一點也沒什么。再說,自己總不能整天跟著他。可老漢覺得不管的話,沒法給那三個種地的交待。于是,他找了一個戴眼鏡的人,幫他看住戴帽子的。
戴眼鏡的對戴帽子的說:我知道你瞞了一些收成。但我把這些要回來,交給老漢,對我并沒有什么好處,還傷害了你。你把瞞的收成給我一些,我就不給老漢說你做的這事。
戴帽子的心里也是這樣想的,他們一拍即合,相安無事。三個種地的覺得,戴帽子和戴眼鏡的都不干活,還合伙多拿錢,都不是好東西。就給老漢告狀。
老漢又開始煩躁了。再雇一個人看住戴眼鏡的?萬一他們又盟到一起,還不是老樣子?這樣下去,得雇多少人才夠?他想了很久,把戴帽子的和戴眼鏡的叫來:“你們把瞞的那部分收成,別都自己享受,分一些給三個種地的,他們就不會告狀了,我也就清閑了。
三個種地的拿到額外的報酬,都很高興。他們覺得老漢、戴眼鏡的、戴帽子的,骨子里還是好人。其中一個人說:咱們把多拿這部分報酬,送一些給戴帽子的,這樣他就會對咱們更好,不會把咱們逼得那么緊,其他兩個人都覺得這是好主意。
戴帽子的收到三個人的禮,不再逼這三個人。他把收到禮的一部分,送給了戴眼鏡的。
到了年底,老漢的收成不如以前了,但是他覺得大家都相安無事,自己就可以少操心。于是,他繼續(xù)享受他的清閑。
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