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章
(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518000)
污泥的成分及來源均比較復雜,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泥任意堆放和排放,會對環(huán)境造成新的二次污染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污染土壤、水源甚至食物鏈。
污泥含水率概念:污泥中所含水份的重量與污泥總重量之比的百分數(shù)。污泥的流變狀態(tài)取決于其水份的大小,與顆粒相濃度、城市化程度以及污泥顆粒物的特性(顆粒形狀及其粘性化程度)有關。隨著污泥水份的減少,污泥從純液狀流動到粘滯狀、塑性性狀、半干固體狀直到純固體狀這一過程進行變化。
表1 不同含水率的污泥狀態(tài)
污泥半干化和干化的區(qū)別在于干燥產品最終的含水率不同,半干化、干化提法是相對的,具體含水率數(shù)值差異只是為各自工藝描述服務的。國內通常半干化是指含水率在30%~50%之間,全干則是指含水率小于等于30%。目前在我國的污泥半干化工藝技術條件下,污泥半干化到含水率30%~40%,投資成本及運行成本相對合理。
污泥半干化工藝主要分深度脫水工藝和熱干化工藝,其中深度脫水工藝是指隔膜板框壓濾干化工藝;熱干化工藝包括直接熱干化和間接熱干化、熱水解工藝。
帶式壓濾脫水機和離心脫水機僅能使污泥的含水率從初始濃度約97%降至75~80%左右,無法滿足污泥半干化的含水率要求,不能把處理后的濕污泥送進鍋爐焚燒。深度脫水干化是采用隔膜板框壓濾機技術。隔膜板框壓濾機利用壓力泵,將泥漿壓入相鄰兩濾板形成的密閉濾室中,使得壓濾機濾室中的隔膜兩邊形成了壓力差,液體就被從隔膜滲析出來,固體則被隔膜阻擋在了隔膜上,在濾室之中積累成為濾餅。當濾餅達到設計范圍內時,壓濾機將停止進料,此時設備自動向濾室內通入氣體或者液體,使得濾板或隔膜向濾餅的空間膨脹,通過對濾餅的二次壓榨作用,進一步將濾餅中毛細水、結構水去掉,最終獲得含水率55%左右的半干化污泥。
直接熱干化工藝是利用鍋爐煙氣余熱來干化污泥,將污水處理廠經過一級脫水的含水率80%污泥,干化成含水率45%半干化污泥,其主要干化設備為轉鼓干化機。
間接熱干化工藝包括利用中壓蒸汽(1.2MPa)或者導熱油為熱媒介質來加熱干化污泥,將污水處理廠經過一級脫水的80%含水率污泥,干化成45%含水率污泥。蒸汽熱干化主要干化設備為盤式污泥干燥機,導熱油熱干化主要干化設備為污泥烘干機。
污泥熱水解技術是在150~170℃,<12.5bar工作條件下,將待水解污泥與190℃飽和蒸汽在密閉壓力容器中充分混合反應,高壓蒸汽對污泥進行蒸煮和瞬時卸壓汽爆閃蒸的工藝,使污泥中的細胞破壁,胞外聚合物水解,通過污泥中有機固體的水解,強化污泥的可生物降解性能,使后續(xù)處理工藝表現(xiàn)出更高的揮發(fā)性物質去除率。北京小紅門污水處理廠熱水解高級消化系統(tǒng)采用濃縮+預脫水+高溫熱水解預處理+高級厭氧消化+板框高干度脫水技術路線,使得污泥含水率從80%降至60%以下。
表2 污泥半干化工藝綜合比較
污泥資源化再利用和協(xié)同焚燒處置的前提是污泥半干化,即將污泥含水率降至30%~40%,以滿足鍋爐焚燒要求。由于干化工藝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污泥的最終處置方式,所以在滿足一定的干化率、無二次污染的前提下,應充分利用廢熱、厭氧消化氣等能源,以及干化產品資源化等手段來降低干化成本。依靠某一種單一工藝,很難滿足污泥處理處置要求,而利用組合工藝可以提高脫水率、也可以降低運行成本,但如何實現(xiàn)干化技術的最優(yōu)組合,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是污泥半干化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