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慶振
一縷情感,就是一道和諧亮麗的風景;一點愛心,就是一股感人肺腑的暖流。她用真誠與學生溝通,用真心呵護學生脆弱的心靈,她追求的價值選擇是“把我的愛心灑向社會”——她就是張麗紅,現(xiàn)任山東省東平高級中學教科室副主任、東平縣社工協(xié)會會長、東平縣心理健康協(xié)會副會長、“東平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詢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
張麗紅1999年7月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自參加工作以來,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真誠的愛心,投入到心理健康這一神圣的事業(yè)中去,開創(chuàng)了東平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嶄新局面。她先后榮獲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泰安市創(chuàng)新教師、泰安市道德教育先進個人、泰安市“五好”文明家庭、泰山教壇英才、東平縣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首屆東平英才等稱號,帶領的東平縣社工協(xié)會連續(xù)兩年被評為縣優(yōu)秀社會組織,近五年連續(xù)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yōu)秀。
一、熱愛心理事業(yè),堅守心靈陣地
因為熱愛心理事業(yè),所以選擇心理專業(yè)。1995年,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張麗紅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系,四年后,她分配到山東省東平高級中學。那一年,正值學校決定成立心理輔導工作室,作為科班出身的張麗紅,聽到這個消息,就主動請纓,積極爭取,獨自承擔起了全校心理教學及咨詢工作。
但在當時,心理教育是新生事物,心理教師缺乏,加之張麗紅剛畢業(yè),經(jīng)驗不足,熱情后的冷靜,讓她感到擔子很重、責任很大。面對諸多困難,年輕的張麗紅沒有退縮,而是鉚足干勁,攻堅克難,竭力開辟工作新局面。由于很多學生對這項工作不熟悉、不了解,不愿、不敢、不想找她面談。她立足學校實際,開設心理輔導課,開辦心理講座,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同時開設“心雨”信箱,開辦《心雨報》,開辟網(wǎng)絡板塊“心靈在線”,后來,適應形勢,又開通QQ、微博、微信,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交流,為他們釋疑解惑。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張麗紅推廣了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走出了心理咨詢的誤區(qū)。學生開始主動向她尋求幫助,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氛圍也越來越融洽。
高中生學業(yè)緊張,壓力大,教師幫助他們擺平心態(tài),從內心激發(fā)學習動力至關重要。有名高一男生在給張麗紅的信中說他成績不好,感覺前途渺茫,他在信的末尾寫道:“我不想混天度日,可又能怎么辦呢?”張麗紅從克服自卑入手,采用行為強化法,幫他制訂小步子計劃,對于他的每一個進步都給予鼓勵、強化。在第一封回信中,張麗紅首先肯定他,夸獎他:“你字寫得很漂亮,文筆也很細膩,相信除此之外,你還有很多優(yōu)點,能告訴我嗎?”漸漸的,通過一封封回信,五個、十個,更多的閃光點不斷地被挖掘出來。后來,張麗紅進一步幫他梳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地鼓勵、引導他。信心有了,干勁足了,最終,這個學生走出了心理困境,獲得了學習自信,考取了理想的大學。
每天下午課外活動、周末及節(jié)假日,是張老師最忙碌的時刻,她接待來訪學生,接聽咨詢電話。曾有一位單親、瘦弱、孤獨的留守男孩學業(yè)下滑,對他人抱有敵意和排斥,對前途倍感消極和悲觀,張老師及時介入,積極關注,耐心傾聽,打開了一個緊閉的心門。后來,男孩如愿考取了重點大學,并告訴張老師:“如今我也成了一名老師,我會將您的愛心與奉獻傳遞下去?!苯陙恚煌跣?,呵護學生心理健康,以心理健康保障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斷提升,是她砥礪前行的方向。
二、搭建服務平臺,延伸服務領域
對重大心理問題及時干預,有效預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讓更多學生受益,讓更多的學生在人格上不斷優(yōu)化、完善和提升,是張老師更高的追求。
張麗紅老師的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有越來越多的校內外家庭向她求助。有一個女孩,從小父母雙亡,在撫養(yǎng)她長大的奶奶去世后,備受打擊,感覺生活失去了意義。有一天,她托人約張麗紅在學校的北山上面談。張麗紅立即判斷出這是一例典型的具有抑郁傾向的案例,如果不及時介入,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她一路跑到北山上,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邊喊女孩的名字,邊不斷地尋找。最后在山頂?shù)氖^旁找到了她。
那一刻,張麗紅很想上前抱住她,但多年的經(jīng)驗告訴她,要冷靜。張麗紅沒有急于求成,而是與她保持一定的距離,制造安全心理氛圍。張麗紅望著她的雙眼,真誠地說:“小雪,謝謝你對我的信任,我愿意盡我所能去幫助你?!彼牭綇堺惣t的話語,放聲大哭,壓抑許久的痛苦傾瀉而出,這時張麗紅才慢慢地走到她的身邊,摟住她抖動的肩膀。
建立了信任關系之后,張麗紅運用意義療法讓她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熱愛,幫助她樹立了生活學習的目標,并與其家人和任課老師取得聯(lián)系,建立了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經(jīng)過三周的跟蹤輔導,該生的狀況有了很大改觀,克服了緊張情緒,獲得了穩(wěn)定發(fā)展,考取了省內一所高校。2016年,她發(fā)短信告訴張麗紅老師:“張老師,如今我已畢業(yè)參加工作,我會將您給我的愛心與奉獻傳遞下去?!蹦且豢蹋瑥堺惣t全身有一種暖流在涌動,她知道,她的努力和付出結出了純美的果實。還有什么比看著自己幫助過的學生走向成熟、成功更美好的事情呢?
她關注留守兒童,走進農村學校,開展心理送課活動,幫助他們改掉壞習慣,學會交往,樹立信心,健康成長;她在職業(yè)技術學校、司法局、法院等需要的時候及時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援助、支持,累計開展個案200余例;她積極探索家庭教育,走進社區(qū)開設父母成長課程,幫助家長更新家教觀念,科學育子成長。曾有一位家長動情地說:“張老師,您真是我們家的救星和滅火器。沒有您,我們可能會誤入家教歧途,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每個社會團體活動中,她和她的團隊積極踐行社工精神,以務實的態(tài)度、專業(yè)的水平,為社區(qū)群眾提供心理服務,打造了“溫馨你我他,和諧暖萬家”的工作品牌。
三、熱心公益事業(yè),無私奉獻社會
對父母、家人的愛是小愛,對社會、對國家的愛才是大愛。心理輔導很多時候是在課余時間進行,需要占用大量休息時間。每天下午課外活動、周末及節(jié)假日其他教師放學休息了,卻是張麗紅最忙碌的時刻,接待來訪學生,接聽咨詢電話,更是無暇照顧自己孩子,無法照顧家庭。
2010年7月的一個周末,張麗紅4歲的女兒患上了手足口病,住院治療,由于孩子血管細,打了兩針也沒打上,正要扎第三針時,張麗紅的手機響了。一個女孩因與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要離家出走。一邊是需要照顧的孩子,一邊是需要輔導的學生,這讓張麗紅為難萬分,但身上的責任讓張麗紅只能選擇后者,得對得起自己的道德和良心。
臨走時,聽著女兒撕心裂肺地喊著:“媽媽,媽媽,別走,我害怕。”張麗紅心如刀割。當她處理完回來,已到晚上9點了,望著熟睡的女兒,她愧疚萬分。
那幾年,張麗紅獨自一人承擔20多個班的心理教學工作,每天平均4節(jié)課,累得口干舌燥,坐在椅子上不愿再起。晚上還要回復學生信件,有時要熬到深夜。冬天的夜晚,由于取暖設施不好,有時她的雙腳凍得冰涼發(fā)麻。由于經(jīng)常采用電話咨詢,張麗紅落下了一個小毛病,只要較長時間地通話就會耳朵疼。盡管如此,她從來沒有抱怨過。但繁重的工作,還是把她壓垮了。
2002年11月6日,張麗紅感冒發(fā)燒,頭昏腦漲,連上三節(jié)課后,一邊走,一邊想著周末的心理講座,一不小心,踩空了樓梯,從十幾級的臺階上跌了下來,造成小腿骨折斷裂。住院的第二天,學生們涌進病房看望她。三班的班長劉海說:“老師,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我們疊了100只千紙鶴,希望您能盡快康復,好給我們上課?!边€有一個她曾經(jīng)輔導過的學生說:“張老師,您是我們最貼心的朋友,一定要快點好起來,我們離不開您。”此時此刻,她感到莫大欣慰,更加認識到了心理教師的價值所在。
讓更多學生受益,讓更多的學生在人格上不斷優(yōu)化、完善和提升,是張麗紅更高的追求。在教育局的支持和幫助下,她走出學校,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和焦點,這些學生因缺失父愛和母愛,往往性格不健全,學習不努力,成績不理想,有的甚至喜愛打架、斗毆、走極端,變成社會安定的不和諧因素。幫助他們改掉壞習慣,學會交往,樹立信心,健康成長,是心理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有一次,張麗紅在東平縣大羊鎮(zhèn)某小學上完心理活動課,拿著礦泉水瓶還沒走出教室,一個小男孩就迅速跑到她前面,搶走了瓶子。班主任介紹,父親在該學生3歲時車禍身亡,奶奶癱瘓,爺爺患有心臟病,靠母親常年在外打工維持生計。他平時性格孤僻、古怪,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張麗紅敏銳地意識到,這也許不單是品質不良的問題,更是一種心理問題,于是主動找他談話,起初他低著頭,沉默不語。張麗紅不著急,不批評,等他慢慢地抬起頭,才平靜而溫和地說:“我不認為你是個壞孩子。”聽了這話,他吃驚地看著張麗紅,張麗紅繼續(xù)引導:“也許你拿別人的東西是有原因的,說不定還有道理呢,我真想聽聽你的解釋。”此時,壓抑許久的孩子,委屈隨著淚水噴涌而出,一邊抽搐,一邊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我想媽媽,我想有個手機給媽媽打電話?!睆堺惣t聽了后立即將手機遞給了他,撥通母親電話后聽到母親聲音的一剎那,淚水奪眶而出。高度的信任、耐心的傾聽,打開了一個留守兒童緊閉的心門。問題的根源找到了,班主任不再訓斥,爺爺不再打罵,批評少了,表揚多了,該生慢慢找回了自尊、自信。春節(jié)期間,張麗紅再次走訪他家,三好學生的獎狀赫然貼在墻上,該生的臉上洋溢著樂觀、自信。
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又大多是獨生子女,不好管教,這是父母最頭痛的問題。解決好這類問題,對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培養(yǎng)孩子優(yōu)秀品質,提高孩子與人交往能力至關重要。一次,在東平縣戴廟鎮(zhèn)輔導時,有個初二男孩,經(jīng)常跟媽媽說不了三句話就“蹦高”,放了學就鉆進臥室,門上還貼著閑人免進。張麗紅第一次見到母子倆時,孩子很不耐煩:“要談什么,快點說,我還有事?!蹦赣H一聽,馬上火了,倆人的戰(zhàn)爭似乎一觸即發(fā)。張麗紅把他們分別安排在了兩間屋,問孩子:“你愛媽媽嗎?”他回答:“有時候愛吧,要是她不對我大吼大叫,我就愛她。”張麗紅跟母親交談時,這位母親滿口都是孩子的不是,多次把孩子稱為“白眼狼”。等她情緒穩(wěn)定下來,張麗紅說:“其實孩子不是不愛你,只是不接受你的教育方式,你想想你平時都是怎么跟孩子說話的?!睆堺惣t引導該家長認識交流方式的不足,通過性格測試、互換角色、溝通技巧的訓練,孩子接受了媽媽,媽媽理解了兒子,家庭變得其樂融融。
心理教育復雜而瑣碎,是一項反復持續(xù)、春風化雨的工作,吸收的是心理垃圾,釋放的卻是正能量。張麗紅老師為學生指點迷津,為家長出謀劃策,增進溝通,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學生遠離心靈的荒漠,踏上成功的綠洲!
四、愛心描繪“彩虹村”,“拇指向上親愛家”
張老師一直把做公益活動作為提高自己思想境界的必修課。她積極參與“微心愿”“中國·彩虹村”(東平縣服刑人員未成年人子女助學)等公益活動。在農村服刑人員家中,她看到在支離破碎的家庭中,孩子們心靈貧瘠而荒蕪,比起物質幫扶,他們更渴望被關愛、被理解、被接納,如何給他們提供一個健康、沒有壓力、不被歧視的環(huán)境?思考之余,張老師走上了項目化的公益之路。
2017年12 月,張麗紅作為東平信息港公益協(xié)會志愿者走進東平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開展活動?;顒咏Y束后,她與山東省東平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進行了深度交流,計劃在該校設立 “拇指向上親愛家 ”親子教育培訓基地?!澳粗浮敝C音“母子”,“拇指向上”代表“母子向上”,寓意母子共同成長?;顒佑媱澩ㄟ^“媽媽很重要”“爸媽相愛很重要”“特殊孩子特殊愛”等公益活動,探索家庭教育的新范式。
2018年4月21日下午,新華書店特邀張麗紅老師攜手“拇指向上親愛家”公益項目,在書店三樓活動親子區(qū)舉行了“愛我你就陪陪我”親子沙龍,有近10名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參與助教,有近一百位母子參與了此次活動?!澳粗赶蛏嫌H愛家”項目為這些母子豎起了大拇指,為東平縣的家庭教育注入了新活力,為東平縣親子共成長提供了更細致、更多元的優(yōu)質服務。
整場活動歷時1個小時,通過情景劇表演、心愿卡片、互訴心聲、愛的宣言等環(huán)節(jié),以形式多樣的活動形成,引領家長和孩子在溫馨的場域中體驗陪伴的力量和愛的美好。張老師通過案例講述,讓家長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少講道理,喚醒覺察,用心靈陪伴感受孩子的感受,做到“愛滿自溢”。同時,張麗紅還讓孩子們講述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反思自己,從小事做起愛父母。活動結束后,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感動得“熱淚盈眶。有些家長深有感觸地說:“陪伴是一種力量,我們要給予孩子成長路上真正需要的支持與理解?!?/p>
現(xiàn)代社會節(jié)奏加快,信息化溝通方式多元,有些父母常常因為自己的瑣事忙碌,忽略了蹲下來,平視孩子,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為了改善親子關系,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家長和孩子都能夠學會彼此有效陪伴,在愛中互相滋養(yǎng),新華書店市場營銷組及張老師團隊策劃了主題為“愛我你就陪陪我”的親子沙龍。通過本次活動,“拇指向上親愛家”公益項目團隊進行了交流與反思,接下來將策劃更專業(yè)、更溫暖的系列活動,服務東平家庭教育,助力親子共同成長。
張麗紅老師認識到,在教育的路上,孩子需要認真學習,同樣的,家長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真正地讀懂孩子。接下來,她將和團隊成員一起,將“拇指向上親愛家”公益項目繼續(xù)推廣,策劃不同的主題,將公益的理念傳承傳播,讓公益的力量加入文化的魅力幫助家長更新家教觀念,為孩子的美好明天助力!
張麗紅通過公益服務活動,服務社區(qū)群眾10000多人次;在社區(qū)、學校、新華書店等地舉辦家庭教育、夫妻關系公益講座近百場。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心靈的綠洲是張麗紅用心之大愛、心靈之美營造出來的。從和美校園到和睦家庭再到和諧社會,心靈之花處處開放。她用自己的專業(yè)能力讓更多的孩子和父母遠離心靈的荒漠,走進生機盎然的綠洲,體現(xiàn)了一名社會工作者的價值所在!
(策劃編輯:黎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