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音畫的完美結合

      2018-08-11 09:42鄒杰杰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18年5期
      關鍵詞:嵇康文人畫古琴

      鄒杰杰

      《停琴聽阮圖》,明四家中仇英的代表作之一,為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所藏。作品描繪了兩位雅士身著白衣,相對盤坐,撫琴奏樂。音樂與繪畫的完美結合,激發(fā)了筆者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對這件作品進行分析,以幫助人們從畫中聽琴,從琴中賞畫。

      一、《停琴聽阮圖》的流傳

      《停琴聽阮圖》軸,紙本設色,縱112.5厘米,橫43厘米。畫面上有款識“仇英實父制”,有印章十洲(朱文葫蘆?。?、仇英之?。ò孜姆接。⑻锵獣蓁b藏(朱文長方?。⒗钭糍t收藏書畫之?。ò孜姆接。?、麗圃心賞(白文方?。?、休陽汪彥宣小梅甫珍藏(朱文長方印)、后山珍藏(白文長方印)。

      仇英(約1482—1552),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與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稱“明四家”。初為漆工,后師周臣學畫。擅長人物、山水、花鳥、樓閣界畫。

      從款識“仇英實父制”五字來看,這是一幅仇英精心繪制的自娛作品。由于出身工匠,仇英年少時讀書較少,不會寫詩,不會寫文章,字跡欠缺工整,作品一般落窮款:“仇英實父制”“仇英”“實父”等。

      《停琴聽阮圖》上有五方鑒藏印,分別是:何冠五,田溪書屋鑒藏、麗圃心賞;李佐賢,李佐賢收藏書畫之?。煌魪┬?,休陽汪彥宣小梅甫珍藏;文鼎,后山珍藏。

      何冠五,生卒年不詳。原名何壽,字冠五,號麗甫,又稱荔甫,廣東三水人。齋號“田溪書屋”。1923年參與癸亥合作社,后為廣東國畫研究會會員,近代廣東著名畫家、收藏家。

      李佐賢(1807-1876),字仲敏,號竹朋,山東利津人。道光十五年(1835)進士,曾任清朝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國史館總纂。清代著名金石學家、錢幣學家、收藏家和書畫鑒賞家。

      文鼎(1766-1852),字學匡,號后山,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清代書畫篆刻家。善書畫、篆刻,精鑒賞,收藏金石、書、畫多為上品。

      最后,《停琴聽阮圖》由“南海詩人”黃詠雩所得。黃詠雩(1902-1975),字肇沂,號芋園,廣東南海人,是集商人、詩詞人、教育家、鑒藏家于一身的嶺南名士,其書齋“天蚃樓”曾收藏各類古籍、名家書畫、青銅器、陶瓷、古琴等。時任國家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鑒定小組成員的張珩在1938年1月4日的日記中寫到:“訪黃詠雩,子靜亦在,示余仇十洲《停琴聽阮圖》,紙本設色,真虛齋舊物也?!?根據(jù)黃詠雩六子黃福祿的回憶,土地改革時期,黃詠雩收藏的《停琴聽阮圖》被國家購買轉給廣州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黃家至今仍然保留著當年收購所有藏品的單據(jù),但《停琴聽阮圖》并沒有收錄在單據(jù)中,只是被夾在其中一起送到了公庫。

      二、《停琴聽阮圖》的內(nèi)容

      古琴,雙手配合彈奏,左手按弦取音,右手彈弦出音。阮,左手按弦取音,右手作技巧性彈奏。畫中撫琴者,琴頭在右,尾于左,置于膝上,右手懸于琴上,左手放于琴下,右腳蜷膝作休閑狀,很顯然,是剛剛彈奏完。他神情專注又面含微笑地看著對方。奏阮者左手在品柱上按弦,應是彈奏狀態(tài)??梢?,二人在山林瀑布流水邊,或合奏,或獨奏,或傾聽,或等待,天籟之音猶在耳畔,好一幅和諧自然的畫面。

      從畫面上來看,前景以小斧劈皴描繪山石,造型概括;中景以精謹?shù)陌酌韫蠢杖宋铮怨ぶ碌墓P法雙勾樹干及枝葉,并施以花青色點襯之,樹木后隱現(xiàn)的瀑布筆直如練,從山間傾瀉而下;遠景山體朦朧,用勾云法表現(xiàn)云氣繚繞。縱觀整幅作品,人物刻畫造型準確,線條簡潔流暢,甚至樹石也一絲不茍,筆小而墨精,工整秀麗之余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韻味。從整體畫風來看,該作應是仇英晚年的作品,深受吳門畫家的影響,已褪去了早年作品中的些許匠氣,融入了文人畫的意趣。仇英留存于世的作品不多,且多以設色濃麗的重彩為主,而這幅《停琴聽阮圖》則是其傳世畫跡中少見且難得的淡雅之作。

      畫是畫者對所畫內(nèi)容的向往。仇英雖文化修養(yǎng)不高,但卻是個很有悟性的畫家,其作品工整、細膩。他曾先后在大收藏家周鳳來和項元汴家客居,得以臨摹各家名跡,取得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資源,特別是對高士題材和園林生活非常熟悉;還受到文徵明的器重,敲開了吳門上流文人圈的大門。正是這樣的經(jīng)歷,決定了仇英不會是一個普通的藝匠,他朋友圈的文化背景決定了他是一個有覺悟和認知水平的職業(yè)畫家。所以,《停琴聽阮圖》一方面表達了他對文人“雅士”身份的向往,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他對人世間真誠美好的友情的懷戀和渴望。

      文人畫一般認為興起于漢代,張衡、蔡邕皆有畫名,他們的畫品雖不傳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姚最“不學為人,自娛而已”成為文人畫的中心論調(diào),后代文人將姚最尊為繪畫的宗旨。唐代詩歌盛行,大詩人王維以詩入畫,后世把王維奉為文人畫的鼻祖。王維的繪畫作品成為后世文人畫家的范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蔚然成風,代代相傳。

      南北宋時期,文人畫進一步發(fā)展和成熟起來,到元代,文人畫進入興盛時期。元統(tǒng)治者重武輕文,導致更多的文人從事繪畫。最著名的文人畫家有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即后世所說的“元四家”。他們的畫多表現(xiàn)“隱居”“高隱”“小隱”“漁隱”,以“出世成仙”的態(tài)度表達一種士大夫階層的孤傲、空虛的情感。藝術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天真幽淡”,理論上主張“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寫胸中逸氣”等。

      明代出現(xiàn)了“吳門畫派”和“浙派”,沈周、文征明、戴進等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明代中后期理論家、畫家董其昌根據(jù)蘇軾的“士人畫”理論進一步提出畫分南北宗和文人畫理論,文人畫的名字正式被提出和使用。

      清代是文人畫鼎盛的時期,涌現(xiàn)了以“四僧”為代表的頂極文人畫家,最突出的是八大、石濤。他們身為明末遺民,在書畫中寄寓國破家亡之痛,八大筆法恣肆、放縱、簡括、凝練,造形夸張,意境冷寂。

      三、《停琴聽阮圖》的表演形式

      古琴,歷來為文人階層重視,是中國古代樂器中的雅士。古琴造型精美,音色渾厚,穿透力強,常常出現(xiàn)在文人雅士的聚會里,用以即興演奏,是文人抒情寄意、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工具。

      阮,在古代一直被稱為“秦琵琶”。阮的音域廣闊,音色淳樸。演奏技巧靈活多變,表現(xiàn)力豐富,既可以表現(xiàn)嚴肅的音樂,也可以表現(xiàn)通俗音樂,具有動人的藝術效果。

      晉代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集于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暢飲聚會,世稱“竹林七賢”。傳說,嵇康、阮籍和阮咸是“竹林七賢”中最懂音樂之人。嵇康(223-262),字叔夜,譙郡銍(今安徽宿縣西南)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嵇康與古琴相伴一生,對古琴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曾作《琴賦》,曰:“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可以導養(yǎng)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于音聲也。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阮咸(生卒年不詳),字仲容,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南)人,西晉名士、音樂家。阮咸特別喜歡彈奏一種樂器,對其改造創(chuàng)制后命名為“阮咸”,簡稱“阮”。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樂器,在中國音樂史上,僅有“阮咸”一個。根據(jù)文獻記載,當時社會對竹林七賢推崇備至,阮咸非常擅長彈奏阮,加上對阮這種樂器的貢獻非常大,以至阮曾掀起一陣浪潮,成為伴奏、獨奏、合奏的主要樂器。

      竹林七賢的聚會經(jīng)常以嵇康撫琴、阮咸彈阮而取興。兩人一見如故,互為音樂知己。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他們的名字也經(jīng)常被寫在一起。在很多描繪竹林七賢的古畫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嵇康與琴為伴、阮咸也總是抱著一把阮的場景。因此,《停琴聽阮圖》描繪的兩位雅士很有可能就是嵇康和阮咸。

      據(jù)史料記載,琴、阮合奏的歷史源遠悠長,常見于古代名畫中。五代周文矩的名畫《宮中圖》、宋代以前的《琴阮二弄譜l卷》,表現(xiàn)的就是琴阮合奏,琴阮合奏曾一度成為時尚。

      北宋的張邦基于《墨莊漫錄》中寫道:

      “琴、阮,皆樂之雅者也。琴則人多能之,而藝精者亦眾,至阮則人罕有造其妙者。中都盛時,有醴泉觀道士王慶之頗有此樂,同時有安敏修者,以此藝供奉上前,徽廟顧遇,厚于倫輩。二人者其能相抗,予在京師皆嘗聽之。慶之則閑雅多則古曲,優(yōu)逸不迫;敏修則變移宮徵,抑怨取興,雜以新聲,然皆妙手絕藝也。后慶之不知存亡,敏修被虜北去,未幾竄而南歸。今習阮者,未有能及此二人也?!?/p>

      四、以音樂為表現(xiàn)內(nèi)容的繪畫作品

      《停琴聽阮圖》乃音樂樣式的山水畫,以古琴和阮為表現(xiàn)題材。

      在歷代名畫中,文人和古琴總是形影不離,很多作品直接取名于畫面描繪的樂器,如:北宋趙佶《聽琴圖》,描繪宋徽宗頷首正襟,撫琴啟弦;元王振鵬《伯牙鼓琴圖》,描繪伯牙為知音鐘子期彈琴的故事;明“吳門四家”文徵明《攜琴訪友圖》,描繪畫家尋覓知音的美好寓意;清原濟的《對牛彈琴圖》,描繪作者難遇知音、孤獨落寞的心境。這些樂器的描繪,寄托了畫者的心聲。

      在音樂作品中,用旋律直接表現(xiàn)繪畫作品的作曲家也不少,如:我國著名作曲家譚盾創(chuàng)作的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記憶》,用鋼琴把自己的家鄉(xiāng)描繪成一幅色彩鮮明、風景優(yōu)美的水彩畫;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門德爾松是公認的“音樂風景畫大師”,作品風格優(yōu)美,是唯美音畫的絕妙結合;法國近代“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德彪西,把法國印象派的藝術手法運用到音樂上,創(chuàng)立了印象主義音樂,其鋼琴套曲《版畫》,描繪了他欣賞《版畫——塔》的一些瞬間印象。這些旋律的表達,為我們呈現(xiàn)了靈活、生動、繪聲繪色的畫面。

      繪畫與音樂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繪畫作品中的 “造型”“色彩”“線條”常與音樂作品中的“調(diào)性”“節(jié)奏”“旋律”相對應。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互相影響。清四王之王原祁在《雨窗漫筆》中曾有一段論述:“聲音一道,未嘗不與畫通;音之清濁,猶畫之氣韻也;音之品節(jié),猶畫之間架也;音之出落,猶畫之筆墨也?!边@句話形象地描述出繪畫作品中的音樂感。

      《停琴聽阮圖》中,畫面的點、線,以及點線的組合,與音樂作品中的單音、旋律以及它們的組合,在理解和欣賞上是一致的?!锻G俾犎顖D》構圖飽滿,線條簡潔,樹葉呈花青色冷色調(diào),就像音樂中的小調(diào)式一樣,給人們平靜和安寧的感覺。雄渾的瀑布聲,猶如古樸的古琴,悠遠、綿長。作品設色淡雅,與古琴追求“和雅”“清淡”的審美情趣相一致。畫面灰色的底子上大小不一的山石,稀疏的皴筆、濃淡相間的墨色,遠處的煙云白霧,虛與實的對比,時隱時現(xiàn),深淺不同的樹葉穿插交錯,猶如靈動的旋律,帶來層層疊加的節(jié)奏感。細心聆聽,風吹樹葉的沙沙細響,阮聲、瀑布聲,恬淡幽遠,使人內(nèi)心漸趨平靜,進入慢而悠遠的意境。

      傳統(tǒng)的中國畫,講求思想的寄托,作品背后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锻G俾犎顖D》表面是賞景,實際是描繪了嵇康與阮咸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惺惺相惜、以彈琴撫弦自娛、在青山綠水的大自然中尋找精神寄托的場景。他們通過畫筆在繪畫中的反映,表達出心中的所思所想,不僅飽含了雙方覓得知音的和合之意,也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音樂與繪畫,一個用音符當色彩,一個用線條作旋律,兩者都是心靈的藝術。讀《停琴聽阮圖》,與古人交流對話,不僅能獲得美的享受,還能通過畫面見證嵇康與阮咸的相惜之情。嵇康讀懂了阮咸的琴聲:高山流水,知音可貴;觀者讀懂了仇英的作品,于畫面中覓得了心神相交的知音……

      注釋:

      ①陳瀅:廣州藝術博物院收藏的中國歷代繪畫珍品,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②張珩: 《張珩文集:張蔥玉日記詩稿》,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

      猜你喜歡
      嵇康文人畫古琴
      國家非遺 古琴藝術
      “文人畫”里寫春秋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當代畫家 胡石
      尋訪千年古琴
      文人畫:內(nèi)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傳承和保護古琴藝術
      陳洪綬木刻版畫中的“文人畫”研究
      古琴藝術的發(fā)展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亳州市| 岳阳市| 洛川县| 延庆县| 安顺市| 郴州市| 石楼县| 香河县| 始兴县| 曲沃县| 大足县| 利津县| 邛崃市| 西乌珠穆沁旗| 海晏县| 嵊州市| 临颍县| 咸丰县| 静宁县| 芜湖县| 常山县| 贞丰县| 缙云县| 屏东市| 惠来县| 上饶县| 隆德县| 江城| 惠水县| 雷波县| 安化县| 灵川县| 军事| 克山县| 湾仔区| 晋宁县| 通榆县| 西华县| 曲松县| 南京市|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