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 心
位于甘肅省瓜州縣(原安西縣)南部的榆林窟俗稱萬佛峽,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
1927年,來自高臺縣的郭元亨在榆林窟道觀出家。后來,郭元亨當了道長,他和幾個徒弟在戈壁灘上開墾了100多畝耕地,種植糧食和蔬菜,道觀的食物自給有余。
1937年4月24日晨,郭元亨在廟后的樹林里散完步,打算返回道觀,忽然聽到有人和他搭話。他順著聲音看去,只見幾個人站在那里。郭元亨以為遇到了土匪,可想跑掉已經(jīng)來不及了。
一位當官模樣的人走近前,態(tài)度和藹地對郭元亨說:“道長,打擾你老人家了。我們不是土匪,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紅軍是不打窮人和寺廟的。”
原來,這三個人來自西路軍左支隊,那位同郭元亨搭話的就是紅三十軍代軍長程世才。
郭元亨這才抬眼細看,覺得這些人和那些吹胡子瞪眼的土匪還真不一樣。他心想,難道這就是傳說中幫助窮人的紅軍?他問道:“貴軍長途勞頓至此,如有不便之處,請直言相告。貧道一定盡力幫忙?!?/p>
程世才向郭道長介紹了部隊因轉(zhuǎn)戰(zhàn)祁連山近一月之久而面臨缺少糧食的嚴峻局面。他指著在不遠的河灘上躺著休息的一大片紅軍官兵對道長說:“煩請道長幫忙籌措些糧食,幫助這支革命隊伍渡過難關?!?/p>
郭元亨早就聽說紅軍紀律嚴明,如今親眼看到戰(zhàn)士們不驚動居民、不進入道觀,便決定盡最大努力幫助紅軍。
郭元亨對程世才說:“今見貴軍軍紀嚴明,以禮待人,雖窮極受困,但對神佛毫不相欺,真乃天降義軍。貧道愿奉糧食、牲畜若干,以解貴軍燃眉之急。望長官不必客氣。”
郭元亨道長很快為紅軍準備了1000斤面粉,4000余斤小麥,400余斤黃米,30余斤胡麻油,4袋食鹽。
令程世才沒想到的是,除了糧食和油料,郭元亨道長又送給紅軍30只羊、1頭騾子和2頭牛。
就在紅軍出發(fā)前,郭元亨道長又牽過一匹棕紅色的大馬對程世才說:“長官此去西征,任重而道遠,安西過后便是一望無際的大戈壁。這匹馬腳力頗佳,貧道愿將此馬相贈。”
程世才讓參謀將糧油、牲畜一并列成清單,自己在清單上簽下了“程世才”三字。他用雙手將物品清單呈給郭元亨說:“這張便條請您妥為保存,所借糧食、牲畜,等革命勝利后如數(shù)歸還。”
郭元亨堅持不接受物品清單。在程世才幾次勸說下,郭元亨才鄭重收下清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郭元亨又將珍貴的象牙捐獻給國家。此后,郭元亨道長先后當選安西縣、甘肅省兩級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1976年,郭元亨離世。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