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翼
上周參加一個聚會。到了約定時間,大家紛紛入座,唯獨喬喬遲遲未到。一桌人一邊聊天,一邊餓著肚子等她。其間有人給她發(fā)去數(shù)條微信,她總是回復說:“就快到了?!本瓦@樣等了將近一個小時,她才姍姍來遲。
喬喬是我們?nèi)ψ永锍隽嗣摹斑t到大王”。對她來說,遲到15分鐘至半小時,都屬于家常便飯。
一兩次不準時,別人可能不會特別在意??梢坏┐螖?shù)多了,給人的感覺就是個人的態(tài)度問題了。有朋友皺著眉頭抱怨了一句:“怎么那么遲呢,等你等得黃花菜都涼了。”
誰知喬喬卻一臉不以為然地說:“女孩子出門需要化妝打扮,讓你們等一會兒又怎么了?”
可是我們認為,要是喬喬每次都能預(yù)留好足夠的時間來做準備,就不至于把自己弄得這般倉促狼狽了。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
守時,是人與人口頭上的一種契約。只要和朋友們約好了時間,在沒有遇到突發(fā)意外的狀況下,都應(yīng)該按時赴約。若是平白無故地遲到,總是讓別人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等待上,事后甚至還沒有半點愧疚之意,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種自私。
時間觀念對于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要,它往往是人與人之間接觸的第一語言。而人們又特別容易根據(jù)這種最初印象,來判斷對方是否能贏得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有教養(yǎng)的人絕不會肆意地去浪費別人的時間。培養(yǎng)良好的時間觀念,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個人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
我有個前輩同事劉叔,每天都是最早到達公司的一位員工。當其他人神色匆匆、掐著時間走進辦公室時,劉叔早已收拾好桌面衛(wèi)生,泡好一壺普洱茶,淡定而從容地開始應(yīng)對接下來一整天的工作了。
劉叔告訴我,這個好習慣,陪伴了他二十多年。
曾在一本書中看過這樣一句話:你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即時間觀念,對你的行為和選擇有著重大的影響。
與目光短淺的人相比,那些對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è)有長遠規(guī)劃的人,在時間安排和行動上往往更加明智。
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其實全在于細節(jié)。
守時的人,做事干脆不拖沓,內(nèi)心始終遵循著某種秩序感。他們認為,提前做好時間規(guī)劃,能大大降低因拖延而造成的焦慮風險。
守時也是一種處事態(tài)度,是非常寶貴的一種品質(zhì)。我曾經(jīng)細心觀察過身邊那些時間觀念強的人。在他們身上,自始至終散發(fā)著一種受人尊重的信任感。他們有著強大的自律能力,言行中無不透露出良好的教養(yǎng)。
和他們打交道,我總是心存敬畏。他們選擇走在時間的前頭,掌握了主動權(quán),所以在應(yīng)對任何問題時都能做到不慌不亂,并且游刃有余。
守時,是社交禮儀中最基本的禮貌。越守時的人,越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