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尚往來是各國的重要外交手段之一,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時都會互送禮物,這種以國家領導人或國家名義送出的禮品,被稱作“國禮”。外交無小事,作為外交基本禮儀的國禮,其選擇標準和贈送規(guī)格更有大學問。
采購國禮或跑遍全國
外交部的禮賓司是國禮迎來送往的大管家。涉及國禮的選送、接收以及管理都是由這個部門負責的。在送禮方面,外交部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再綜合到禮賓司,酌情擬定禮品清單,上報給外交部上級領導過目審定。等批復下來了再去買,一次任務采買一次。2009年,鈞瓷作品《大成盛鼎》,以胡錦濤的名義贈送給了意大利總理。有知情者告訴記者,此前有兩位陌生的客人徑直來到某鈞瓷坊北京展廳,一位中年客人的目光為鈞瓷珍品《大成盛鼎》所吸引。隨后才得知,那位中年客商是外交部的一位高官,他們精心挑選的鈞瓷藝術品,是作為胡錦濤出訪時的國禮,贈送給貝盧斯科尼等歐洲政要的。同年,送給奧巴馬的沈繡《奧巴馬總統(tǒng)全家?!罚彩峭饨徊慷Y賓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廣泛考察后的成果。
我國也對外招標國家外交禮品的直供單位,充實國禮“后備庫”。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我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禮品選購項目。每次接到任務,商務部會在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廠商中發(fā)布招標信息,并對參加投標的企業(yè)和產品進行嚴格的審核與評比,選擇各項指標名列前茅的品牌產品作為國禮。”
外交部也曾和商人磨價錢
有資料顯示,新中國初期,我國尚無工藝品加工的國營企業(yè),禮品往往由外交部工作人員臨時到市場上搜尋,或從古玩商手中收購,在相關的記錄檔案中,甚至??梢姷健坝憙r還價”一詞。
一份關于送給蘇聯(lián)的禮單的檔案特別提到:“注意與商人特別是古玩商磨價錢,很多禮品打了九折,個別如碧玉洗原要5400萬元(舊幣),磨至4500萬元(舊幣)。”
收到的國禮會如何處理?
有送禮就有收禮,那么,中國領導人收到的國禮又最終去向何處呢?據(jù)介紹,起先,兩國交換國禮是領導人面交,之后交由禮賓司負責交接。曾擔任禮賓司司長的楊鶴熊表示,實際上很多禮品,領導人都沒有看過,因為沒有時間。外國贈送的禮品,禮賓司只有極為簡單的記錄。
1981年1月30日,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成立的國際友誼博物館,一個主要職能就是收藏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收到的來自全世界的“國禮”。2010年,根據(jù)中央有關文件規(guī)定,這些禮品實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此后,有關部門陸續(xù)將過去各自管理的受贈禮品移交國際友誼博物館。作為我國唯一一家收藏外交禮品的專題博物館,國際友誼博物館目前保存了幾十年來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領導人贈送我國領導人的近2萬件國禮,三十多個大類,一百多個品種。
(摘自《文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