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良
于漪老師說過:“語文教育質量說到底是語文教師的質量。要造就合格的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必須下工夫提高教師的素質?!毙抡n標更注重了學習對人的提升功能。培養(yǎng)高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師有較高的素養(yǎng)。語文教師應當是“語文的化身”,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底蘊,在課文內容的理解上要有獨到的見解和心得,特別注意要把課文的內容——語言、思想、情感爛熟于心,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更優(yōu)秀人才。
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中,有學生向我提出“得意揚揚”一詞與以前學過的《田忌賽馬》中的“得意洋洋”不一致,存在疑惑。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課后,經與同事翻書閱典,得出:得意揚揚,形容得意的樣子,也作得意洋洋。大家都恍然大悟,均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同時,另一個問題又擺在了眼前,怎么向孩子們解釋呢?難道只是簡單地告訴他們“得意揚揚”可以當作“得意洋洋”嗎?
于是我們引導孩子們確立一個研究性課題,讓他們自己來解開這個包袱。這個課外作業(yè)布置了下去后。第二天的交流,沒想到會如此精彩——
生1:我回家查過《新華成語詞典》,形容一個人十分得意的樣子,可以用“得意洋洋”,也可以用“得意揚揚”?!皳P揚”與“洋洋”音同,不知什么時候有人把“揚揚”寫為“洋洋”,一直沿用了下來,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了,所以我認為還是用“洋洋”比較妥當些。
生2:爸爸告訴我“得意揚揚”一詞來自《史記·管晏列傳》中:“得意揚揚,甚自得也?!北疚闹械男“偷显谄甙藲q時寫出了第一首詩,對母親的表揚感到“得意揚揚”, “揚揚”更能表現他受到贊揚時的那種神情。
生3:妹妹告訴我,她學習的人教課標版第七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中也是用“得意揚揚”,是不是新版的編者認為“得意揚揚”比“得意洋洋”好呢?
孩子們爭得不可開交,問題漸漸明朗。我及時加以總結:形容一個人很得意的樣子,“揚揚”與“洋洋”可以通用,但二者并非等同?!把笱蟆倍嘤斜姸?、盛美之意,如洋洋大觀、洋洋萬言、喜洋洋、懶洋洋等;而“揚揚”則含有飄拂、飄蕩之感,如飛飛揚揚、紛紛揚揚、揚揚灑灑等?!短锛少愸R》中的“得意洋洋”表示喜悅情感多些,形容齊威王喜悅滿瀉;而本課中的“得意揚揚”表示小巴迪喜悅之余更多些張揚。兩篇課文所不同用“得意洋洋”與“得意揚揚”都是精確之筆。
大家都熟悉作家馮驥才筆下的《珍珠鳥》,都知道作者對珍珠鳥與”我”動靜相處以及對“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嘆,并潑墨得明麗溫暖和美輪美奐。但在一次看到郭初陽老師的《珍珠鳥》教學實錄時,郭老師用“叛逆者”的眼光審視那些許多人所“想當然”的東西,《珍珠鳥》的一切忽然間變得“陌生”起來:作者筆下的“信賴”原來隱藏著如許令人不安的“歷史密碼”,精致的鳥籠原來窒息了生命的自由沖動!課文的脈脈溫情剎那間讓我們毛骨悚然。他所展示的《珍珠鳥》的另一面,讓我們的思維蕩起了漣漪。
郭老師能在這樣明麗、溫暖的文字背后,挖掘出了其“欣賞囚禁”的殘酷與冰冷,必須是有較高的文學底蘊,通曉文學理論,善于把前沿的文藝思想轉化為課堂教學的手段和對文章的深邃洞察力,才能一步步帶領學生去顛覆課文,把課堂變成一場思想的歷險,成為一節(jié)難得的語文課堂。但要想創(chuàng)造有思想深度的課堂和給教學帶來無限可能性的語文老師,必然要在思想上進行歷險,甚至成為人們想當然的、某些權威思想的“叛逆”。但要成為有價值的“叛逆”,還需要至少做到:一是具有現代意識,懷抱理性的懷疑精神,深刻理解普世的價值觀,并藉自由的思想走向思想的獨立;二是保持旺盛的閱讀興趣,通過廣泛的閱讀積累良好的學識,深諳課文,理解精準。
筆者多年前在教學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的古詩《夜書所見》時,在備課時發(fā)現我們使用的教參《教師教學用書》對詩中的“挑促織”理解為“捉蟋蟀”有不合情理之處,于是果斷地提出“挑促織”理解應為“斗蟋蟀”的見解。而全詩應為“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最記掛的是自己疼愛孩子,此時可能還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肯睡眠。”在網上某些論壇發(fā)表后,得到不少老師支持。后來還分別發(fā)表《對古詩<夜書所見>的新理解》《對<夜書所見>的賞析》《釋義爭議》(百度百科《夜書所見》其中部分)。給當前語文教學提出商榷空間,使古詩更顯原有的唯美性。
語文教師應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動并吸引學生,使學生喜歡你,喜歡你的課,喜歡你教的學科。做到這樣,教學上定能與學生共享語文珍饈,教與學雙贏,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文學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