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月
對于寫作者而言,永遠有十萬個為什么,重要的是弄清楚為什么寫,具體到一部作品,為什么要寫下它,寫下它的理由充分嗎?這是大問題,是寫作的合法性所在;每寫一部作品前,我會這樣問自己。
我的寫作,無非是我經(jīng)歷過、思索過,有話要說,對生活,對世道,對人心,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想法、感受,通過文學這個載體來表達;
我很看重情感積累,每篇作品,都會長時間醞釀,人物,結(jié)構(gòu),故事……在心中成熟了,只差打開電腦把它敲出來。我不會輕易動筆,情感積累到最佳的點才動筆,不是有了想法就急不可耐地寫;
我小說中的許多人物,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的人生是悲劇的生存,曾有過不甘認命的反抗,多以失敗告終。
每個人看世界,都會有自己的立場和局限,這立場和局限,是我們的精神胎記。
我寫了眾多描寫打工生活的文學作品,這是我的生活使然。漂泊二十余年,我經(jīng)歷,看到,所思所想,自然會有立場,也有局限,這是我的精神胎記。這一胎記,決定了我看問題的眼光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