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碗粥,熬是最深的滋味。
人生含百味。有人說,人生如粥,溫潤平淡;有人說,人生似藥,苦口利?。灰嘤腥苏f,人生若湯,幽遠醇厚。
可無論人生呈現(xiàn)出哪種滋味,這滋味都必然是在悠悠歲月中親身經(jīng)歷而得的。歸根結(jié)底,人生之味,無不得自一個“熬”字。
“熬”,是淬煉最堅篤的意志?!鞍尽?,是不輕言放棄,不輕易改變,是歡喜中持一份凝重,悲哀時存一絲希冀。
生活不總是遂人心意的。曾幾何時,你也許經(jīng)歷過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或許你胸懷大志,而現(xiàn)有的條件卻承托不起你的抱負;或許你有心革故鼎新,可上級卻不賞識你的新銳建議。在種種落差中,你或許困惑、踟躕,甚至沮喪。此時,你就需要“熬”的修行。
“熬”是一面鏡子。它能告訴你,你能不能忍受時間的推移,等到峰回路轉(zhuǎn)的那一天??辖?jīng)受這門修行的人,定會收獲超乎常人的堅毅品格。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能耐住性子去“熬”,不肯輕易言棄的人。他們從骨子里,就不肯任憑環(huán)境左右自己的人生。熬得久了,心性磨煉得堅韌了,他們更可以在百折千磨中,愈挫愈勇,屢敗屢戰(zhàn),成為一個可以被打倒,卻永遠不會被擊垮的人。
“熬”,是涵養(yǎng)最寧靜的心境。林語堂說:“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zhì)的精髓?!边@壺不僅萃取茶之精華,更以其“煎熬”涵養(yǎng)了一份寧靜。當(dāng)人生種種境遇不期而至,我們便能從這煎熬中得來的寧靜覓得安慰,尋得寄托,讓自己安然度過是是非非。
西漢名臣韓安國曾經(jīng)歷過漫長的牢獄之災(zāi)。他才華橫溢,初入獄時受獄卒欺凌,心有不甘,反問獄卒:“死灰就不會復(fù)燃嗎?”獄卒不置可否,卻變本加厲地嘲笑他??僧?dāng)他在獄中“熬”得久了,傲氣消磨殆盡,果然等來了官復(fù)原職的一天。曾欺凌他的獄卒惶恐謝罪,他只付之一笑,并不在意。日后,這個脫胎換骨的韓安國憑著外柔內(nèi)剛的性情,步步為營,最終穩(wěn)居高位,得以善終。
閱遍世事的人都明白,許多事情,一眼是看不到頭的。一時春風(fēng)得意,或一時折戟沉沙,都不會永遠算數(shù)。只有不急不躁,氣定神閑的人,才會是有長性、“熬”得住的人。而人在“熬”的過程中,也會越來越心神安穩(wěn),遠離浮躁,在寧靜中修煉出更強的定力。
“熬”,是編織最動人的旅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在“熬”的過程中,人人都必將嘗盡人生百味——“酸”楚,滯“澀”,“苦”痛,艱“辛”。但是,僅有“甜”蜜的人生又怎能算得上完滿?你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熬”過去的萬千山水,都會成為你的故事和閱歷。別人奪不去,也帶不走。
人這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有人覺得,人這一生無非是一個個結(jié)果的積累,可人人最終的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因而一時長短也就不值得太過計較。但人也不能只盯著最后的結(jié)果,無所事事,放縱自己。
今天“熬”過的,會讓你明天帶著自信與更好的條件繼續(xù)前行;年輕時“熬”過的,會成為你老來引以為豪的回憶。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生曾“熬”過大風(fēng)大浪,有過披荊斬棘的故事,自然比“春風(fēng)秋月等閑度”來得更好。如若你回憶起來,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過是在被窩里“縮”了一輩子,再如何追悔莫及,都不會有重來的機會了。
最勁道的面無不經(jīng)歷過百打千摔,最鋒利的劍無不經(jīng)歷過千錘百煉。若無“熬”,就沒有堅韌的性格,精進的志業(yè)和值得品味的一生。所以,請銘記,人生是“熬”出來的。而“熬”,也正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賞析】
很多的人在年輕時,容易心浮氣躁、沉不住氣,但是,成功往往離不開忍耐和長久的堅持,這也是我們所說的“熬”,生活中,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都需要“熬”,只有“熬”過去才能讓你擁有超群的實力和成功的動力,也只有能“熬”得住的人,才能把事情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