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這片神秘的土地上,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原始與野性、嗜血與殺戮,生存是這片草原上的動物每天都要面臨的困難。對生命至死方休的渴望造就了東非草原上的生命奇跡—動物大遷徙,一場驚心動魄的遷徙便足以向人們展現(xiàn)什么是生生不息、循環(huán)不止。
福建省廈門市檳榔中學初一(1)班 周泠飛
指導教師:陳鋒
陽光毒辣辣的,將草原上的草曬得有些枯黃,可供食物消耗的青草越來越少了,而這時,坦桑尼亞大草原上的角馬群,開始了遷徙。
當角馬群停下遷徙的步伐歇息片刻時,一匹剛出生不久的小角馬從角馬群中出來,只見它兩只大眼睛調(diào)皮地眨呀眨,活蹦亂跳地邁開蹄子,向趴在地上的獅群奔了過去。驚叫卡在喉嚨里,“不要過去,你會沒命的!”可是,無論我有多努力,話卻怎樣也無法說出口。
落單的小角馬引起了獅群的注意。一頭皮毛油亮的母獅,饒有興趣地盯著小角馬。小角馬感覺到了母獅的注視,開心地“呦—呦—”叫起來,像是在邀請它一起玩耍。“傻孩子,快跑?。∷且獙⒛阃踢M肚子里??!”我在心里叫著,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母獅站起身,邁開優(yōu)雅的步伐,朝著小角馬走去,銳利的眼睛盯著它,像是在審視自己的物品一般。
那雙帶有死亡氣息的瞳孔,好像讓小角馬明白了什么,隨即回轉身邁開蹄子朝角馬群奔去?!翱炫馨?,”我在心中吶喊著。但母獅的速度終究比它快了許多,不一會兒,便撲倒了小角馬。母獅張開了血盆大口,照著小角馬脆弱的脖頸咬了下去。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角馬媽媽趕了過來,大叫一聲,用頭頂?shù)慕窍蚰釜{頂了過去,可母獅哪會讓它如意,叼著小角馬,閃身躲開了來自角馬媽媽的憤怒。
這時,另一只獅子過來了,角馬母子的處境瞬間危險了起來。角馬媽媽身子緊繃了起來。叼著小角馬的母獅露出了一個古怪的笑容,這讓旁觀的我也不禁毛骨悚然起來,捂住了眼睛。只見母獅將小角馬放到了地上,悠閑從容地結束了小角馬的生命。臨死前,小角馬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還在與另外一只獅子爭斗的角馬媽媽,眼淚瞬間從眼眶中迸發(fā)出來,那是它的骨肉?。〗邱R媽媽的眼睛變得血紅,兇狠起來,奮力地朝獅子撞了過去。我的心臟急速地撞擊著胸膛,好似要跳出喉嚨。獅子猝不及防,被撞了出去。而母獅,早就帶著小角馬的尸體逃之夭夭了。
“呦—”角馬媽媽望著天空,發(fā)出一聲悲鳴,滿是悲壯。
上海市普陀區(qū)恒德小學四年級(4)班 岳琪琪
指導老師:錢瑜珈
隨著坦桑尼亞草原上的青草被逐漸消耗,水源也變得越來越少,為了尋找食物和水,角馬們長途跋涉3000多千米,來到肯尼亞境內(nèi)的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遷徙的途中,大概會有40多萬頭新生命出生。一頭剛出生的小角馬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摔倒。而它必須站起來,跟上隊伍的步伐。鏡頭離開小角馬,照在廣闊的草原上。幾百萬頭角馬在草原上奔襲,揚起陣陣塵土,如雷聲般震動的聲音席卷整個草原。鏡頭隨著角馬群來到河邊,河內(nèi)居住著潛伏以待的鱷魚,但角馬們知道唯有跨越河水才能成功求生,依然義無反顧跨越渡河。隨著鱷魚的撕咬,鮮血頓時染紅了河水……
其實,不止動物會遷徙,在中國,每年春節(jié),在外生活的人也要經(jīng)歷一場遷徙。寒氣襲人的冬日,我們整理好行裝,帶著給親人準備好的禮物,匆忙趕到火車站。雖然那時正值寒冬臘月,但是由于候車室人多、擁擠,室內(nèi)悶熱無比。當檢票開始時,人們爭先恐后,拼命往入口擠。車廂內(nèi)的連接處、通道上都站滿了乘客,有的甚至要站上十幾個小時……盡管要忍受擁擠、疲憊,還是無法阻止人們回家團圓。短暫的團聚后,返程的日子到了。臨走前,父母拉著兒女的手,含著眼淚不停地叮囑:要多打些電話;年幼的子女抱著父母的手臂,哭著請求父母留下來陪陪他們。但為了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使生活更加幸福美滿,人們總是忍受著與親人離別的無奈與傷感,再次踏上遠去的路。
東非動物遷徙,是為了生存;中國人背井離鄉(xiāng),是為了未來,為了希望。動物遷徙只能用宏大來形容,中國人的遷徙則是最動人的遷徙。
上海市普陀區(qū)恒德小學五年級(2)班 張正琨
指導教師:錢文瑛
動物大遷徙稱得上是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場景。數(shù)百萬只角馬、斑馬、羚羊等動物追尋著生命的足跡,一路前行,聲勢浩大地奔赴生命的出口—馬賽馬拉大草原,壯觀的場面讓人們驚嘆不已,因此,這場大遷徙也被稱為“天堂之旅”。
遷徙途中,在陸地上,有天敵獅子、獵豹、鬣狗等;遷徙要過馬拉河,河里有河馬、尼羅鱷,它倆都是角馬在水里的天敵。一路上危險重重,好多都是有去無回,據(jù)說只有30%的角馬能夠回到原始出發(fā)地。當然,與它們一起回來的還有大約等量的子女,這就保證了它們的總體數(shù)量不減少。這就是自然法則—平衡—永遠不變。而這些現(xiàn)象,則使我深有感觸。
首先,一次又一次的大遷徙,大量的角馬被天敵吃掉,使這些天敵得到了生存機會,而角馬的繁殖能力很強,保證了種群的數(shù)量。這樣就保證了“生態(tài)平衡”。其次,多少年來的大遷徙,角馬卻沒有學會依靠幫助。遷徙過程中,長頸鹿也需要渡過馬拉河,過河時長頸鹿趕跑了尼羅鱷。而在長頸鹿之前就聚集在河岸的角馬,一直在尋找機會過河,一直在試探著過河,怎么就不知道借助長頸鹿過河之機,快速過河?最后,我很奇怪,既然馬拉河里有天敵,角馬又不擅長“水戰(zhàn)”,這么多年來為什么就沒有嘗試著改走陸路呢?
但無論這些遷徙的動物最后結局如何,我都非常佩服它們的勇氣和耐力。盡管前路危險重重,它們依舊勇往直前,不退縮,用生命演繹著一則則故事,演奏著一首首戰(zhàn)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