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智
麥克·恰克(Mike Chick)從滕珀爾霍夫博物館走出來,騎上他的自行車。和大部分柏林居民一樣,無論晴天或者下雨,自行車都是他們出行的第一選擇。
“在這么冷的星期一下午,還能有參觀者,說實話我感到很驚訝?!?麥克笑著說。滕珀爾霍夫博物館是位于柏林滕珀爾霍夫-舍嫩貝格區(qū)的一座公立美術館,常年來專注于設立探索文化或者研究歷史性問題的展覽。有別于大部分市中心的私人收藏空間或者當代藝術中心,滕珀爾霍夫博物館位于安靜的柏林郊外。
“這里有非常大的空間,和優(yōu)秀的燈光設置,以及與媒體常年的合作關系?!?麥克說。目前他的個人攝影展,正在這座位于博物館中心的藝廊舉行,展覽從1月19號起持續(xù)至3月18號,展出的內(nèi)容來自于他的第二本自出版攝影集《奧德河—尼斯河線》(OderNeisse)。奧德河—尼斯河線是德國與波蘭的邊界,主要包含奧德河與尼斯河流域,以及奧德河西岸的波蘭城市什切青。麥克花了3年的時間在此地進行拍攝。作為獨立攝影項目曾經(jīng)入選過泰勒·韋辛肖像攝影獎(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和紐約國際攝影獎(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 New York)的攝影師,在選擇如何出版自己的攝影作品這個問題上,麥克有他自己的考慮。
出版一本攝影書有多難?
在數(shù)字化時代,出版一本書不再是難事。聽到不少這樣的豪言:如今數(shù)碼印刷、設計服務、生產(chǎn)以及銷售早已“民主化“,任何人都可以出版一部卓越的攝影書,甚至不再需要出版社的加入。但事實并非如此。優(yōu)秀的圖書出版商如同時裝設計師,知道如何根據(jù)對內(nèi)容的理解來定制一本書,知道如何選擇紙張、大小和封面,為優(yōu)柔寡斷的攝影師們提供意見,以及更專業(yè)領域的制作:如何分色、上機印刷以及裝訂。知名的德國出版社,例如史泰德出版社(Steidl),對于藝術家和攝影師來說已經(jīng)是宗教般的存在。史泰德現(xiàn)在以每年200多本的速度出版圖書,其中120多本是視覺藝術書籍,迄今為止已經(jīng)出版超過2000本的攝影書。除了為知名攝影師出版作品,比如威廉·埃格爾斯頓(William Eggleston)、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出版人格哈德·史泰德(Gerhard Steidl) 還為不知名的攝影作者提供機會,用他的講:“為開放視野提供幫助(A helping hand to release the vision)?!贝蟛糠值聡囆g出版公司,包括大型出版機構,例如施梅爾/莫澤爾出版社(Schirmer/ Mosel),赫爾梅爾出版社(Hirmer)和巴特什博出版社(Prestel),甚至位于柏林的Pogo獨立出版社(Pogobooks),也在以一年幾十甚至上百本出版物的速度出版發(fā)行。數(shù)字化主要影響了生產(chǎn)過程,如今一切的節(jié)奏都被加快了,書籍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制作出來,這也意味著更多的書可以被出版,被銷售,在最短的時間里,發(fā)行到世界各地。
提交一個攝影出版項目,被接受,然后坐下來等著收版稅,這幾乎是一個神話。如果你確實和出版社達成協(xié)議來制作書,恭喜你,這意味著你踏上了一段需要艱苦戰(zhàn)斗的漫長過程。其中可能包含了很多令人沮喪的時刻。需要降低你的期望值,刪減照片和改變標題。出版一本書看起來很有趣,但實際是一場藝術與商業(yè)之間的博弈。只有優(yōu)秀的出版人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即使如此,依靠知名出版社發(fā)行自己的攝影書依然像是中彩票一樣遙不可及。有時作者甚至需要自己支付一大筆費用,來促成出版。這筆費用可以說是印刷成本的好幾倍。遺憾的是大部分出版社已經(jīng)默認了這一事實,一個顯而易見的觀念正在慢慢形成中:只要有錢就可以出版。這也讓現(xiàn)如今通過出版社來出版攝影書,變得不那么重要?!?麥克說。
另外,與畫廊和美術館一樣,出版人也有自己的個性和喜好。當談到德國攝影,藝術史學家、慕尼黑市立博物館的攝影館主任烏爾里?!げ柭║lrich Pohlmann)在被采訪時曾經(jīng)說過,由于貝歇夫婦和托馬斯·施特魯特(Thomas Struth)的巨大魅力和杜塞爾多夫效應,有時也過度影響了德國攝影的風格形象。編輯與讀者一樣,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在翻閱滕珀爾霍夫博物館展覽現(xiàn)場留言簿的時候,麥克被一些觀眾的留言逗得哈哈大笑。
“有讀者抱怨說,《奧德河—尼斯河線》這本攝影書里照片的排序完全沒有故事性可言。沒有一個明確的邏輯性。當我說這部書記錄了波蘭與德國邊境,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的緊張關系,他卻是期待看到一部施特魯特式的紀實攝影作品?!?麥克說,“但實際上我記錄的是一段旅程,所有的敘事關系都是凌亂的,交錯在一起的,如同在旅行中,你從自行車上抬頭四處張望時看到的風景一樣?!?/p>
如果交由出版社出版,編輯大概會提出與觀眾們同樣的意見?!拔宜胍宫F(xiàn)的是一種概念性的記錄方式,是一種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式的‘心靈上的黑暗,也許不是大多數(shù)人能夠理解?!?麥克說。而在德國攝影出版領域,出版人的意見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攝影書風格的走向,這也是麥克選擇自出版的一個重要原因。
出版從來不僅僅是出版的問題
浸透油墨的紙從印刷機上被取下,裝訂,加上手工折疊的封面,300多頁厚重的攝影書被生產(chǎn)出來,裝箱發(fā)運,大多數(shù)時候攝影師們都在現(xiàn)場—他們樂意參與到書籍的生產(chǎn)過程中。當這本厚厚的,散發(fā)著油墨味道的書拿到你手中,是不是意味著挑戰(zhàn)的結束?事實上,這個挑戰(zhàn)才剛剛開始。對出版業(yè)來說,壓力不僅僅來自印刷成本和人工,還有對發(fā)行和推廣渠道的要求。在不同的藝術場地所吸引的關注自然不同,光柏林就擁有數(shù)十家風格各異的私營攝影美術館或藝術團體,比如維利·勃蘭特大樓(Willy-Brandt-Haus)和C/O柏林攝影展覽館,前者由于對國際政治和社會話題的關注經(jīng)常引起轟動效應,而后者C/O這個名字,已經(jīng)代指了世界各國不受地域約束的攝影師和活躍的攝影愛好者,C/O柏林攝影展覽館樂于為富有天賦的年輕一代提供機會,這里還開設藝術書店,出售國際知名攝影師和有前途的年輕攝影師的攝影書,以及常常舉辦新書發(fā)布會。
理想狀態(tài)下,一本攝影書在制作出來前的半年,就已經(jīng)有了完善的市場推廣計劃和發(fā)行渠道的準備。嚴謹和喜歡制作計劃的德國人有時甚至需要一年以上的準備時間。媒體和業(yè)界人士的背書,專業(yè)展覽館的新聞發(fā)布會,或許再來一場帶有慶祝意味的攝影展—所有這些都是攝影書的發(fā)行成本。另外,對作品從創(chuàng)意出版甚至發(fā)行渠道的全面控制欲,也是攝影師選擇自出版的一個原因。在2012年引起熱門話題的《宇航員》(The Afronauts),由克里斯蒂娜·德·梅德(Cristina de Middel)自費出版,別具一格的設計和獨特的題材,為她獲得了2013年德國證交所攝影獎(Deutsche B·rse Prize)提名,如今1000本售罄,簽名版更是要價1000英鎊以上。但在尚未引發(fā)如此話題之前,克里斯蒂娜曾被多家攝影書店及畫廊拒絕,這多半源于自我發(fā)行(SelfDistribution)的不確定性,所以還是有不少攝影師會選擇與出版社合作。
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被打破。歐洲蓬勃發(fā)起的大型藝術書展以及小型攝影書交流會,令自出版的發(fā)行充滿了更多過去所沒有的,值得期待的可能性。例如歐洲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巴黎攝影博覽會(Paris Photo),以及后起之秀阿姆斯特丹Unseen攝影年展,以攝影博覽會為核心,舉行全城聯(lián)動的攝影展覽計劃。在德國,萊比錫和法蘭克福的兩大國際書展,已經(jīng)認識到自出版的潛力,近年來不斷邀請這方面的作者,舉行主題討論會和設立獎項。值得一提的還有卡塞爾攝影書節(jié)—克特勒出版社(Verlag Kettler)每年都會向全球攝影藝術家征集尚未發(fā)表的攝影書,給予優(yōu)秀作品一個與業(yè)內(nèi)專家與全球攝影愛好者見面的機會。
麥克也樂于參加各種柏林本地乃至歐洲其他城市的藝術書展。攝影書如同隨身攜帶的小型畫廊,呈現(xiàn)出明顯優(yōu)于顯示器的不同感官體驗。他也樂意于親自拜訪各地的獨立書店,比如柏林最著名的格言書店(Motto),將攝影書寄售在店里,即使要付出50%的折扣,只為了增加發(fā)行商列表上的一個地點。這個舉動看似損失一大筆收入,但為攝影師增加了更多合作的機會和可能性。本次在滕珀爾霍夫博物館的展覽,就是因此而來。
“人們?yōu)g覽我的網(wǎng)站,會發(fā)現(xiàn)在本地書店,可以找到我的攝影書。他們前去購買,如果喜歡,就會有人和我聯(lián)系,提供不同的場地和想法,支持我的下一個項目。這些都是互相關聯(lián)的?!?麥克說。
紙制品的冬天?
在當今數(shù)字媒體影響下,紙媒的生存狀態(tài),向來是出版業(yè)界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像大多數(shù)歐洲人一樣,瑞士、奧地利和德國人更喜歡紙質書籍,但這個數(shù)字比重毫無疑問正在下降。在去年的柏林藝術書展“與書為友”(Friends with books)上,我與《燃點》(RanDian)雜志主編墨虎愷(Chris Moore),就藝術出版與發(fā)行的話題,進行了一次講座討論會。墨虎愷對于藝術紙質出版,尤其是紙質藝術雜志出版和銷售的前景,十分不看好。數(shù)字時代的來臨令消費者越來越習慣通過在線方式獲得免費資訊。這讓雜志通過自身銷售獲得盈利的傳統(tǒng)方式,變得艱難。
毫無疑問這個世界在改變。那么德國攝影出版的未來會是如何?向公眾展示和出售攝影書變得越來越困難,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具有購買力的人群,他們的書架已經(jīng)滿了——只要抬頭看看我們自己的書架就知道。日常消費攝影圖書的人群,他們的選擇開始變得更為小心謹慎。一次性印刷超過千本以上的攝影書已經(jīng)成為一個巨大的風險,無論對于攝影師還是出版人。盡管如此,青年攝影師的自出版作品,依然具有市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自出版作者之間傾向于互相交流,并且善于分享。
“接下來我會嘗試做一些小批量的攝影書,50到100本左右,可以采用不同的想法和風格,比如用報紙的形式,或者和孔版印刷(Riso)方式相結合,每一本都會是限量的手工書,在質量上力求完美,不會過多去考慮成本,但是因為數(shù)量少,成本不會太高。我相信它們依然還是有被出版的價值?!丙溈苏f。
這么想的不僅只有自出版人,史泰德的想法也是如此。做出一本書就如同譜出一曲好的樂章。史泰德相信,最終這些被妥善出版的攝影書,都會找到自己的辦法,來完成自己的價值。
(作者為自出版人,中德文化平臺Doooogs的發(fā)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