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波
無論是在家里或是酒店的餐桌上,每每品嘗自己或別人的勞動成果時,我就會想起這些年來與菜地的濃濃情結。
二十幾年前,我中師畢業(yè)分配至一所前不挨村、后不著店的村小任教時,就分得了人生的第一塊菜地。
這地方離場鎮(zhèn)約15華里,買菜很不方便,因此在學校有塊小菜地種菜是最理想的了。那年一開春,我就在自己的菜地里種下了蔥、蒜、辣椒、白菜、萵筍等,平時無課時便到菜地去走走、看看、摸摸,倒也自得其樂。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那段物質(zhì)生活十分艱苦的日子里,是那塊永遠充滿生機、充滿綠意的菜地支撐起了我平淡而又寂苦的山村教師生活,使我過得充實而樂觀。看到那些瘦小的菜苗在自己的護弄下茁壯成長,我那曾經(jīng)脆弱的心靈便逐步變得堅強起來。很多次做夢,我夢見自己變成了菜地里的一株正拔節(jié)的紅辣椒或西紅柿。
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教學教研成績較為突出的我終于告別了小山村,被選調(diào)入一座城市的機關單位上班。當滿目鋼筋水泥澆鑄的森林包圍了我的視線,看不到一點真實的純樸的綠色,這時,我就特別懷念那段與菜地為伴的山鄉(xiāng)生活,懷念那塊永遠充滿綠色的小樂土。一位朋友了解了我的心思后,建議我在樓頂搞一塊樓頂菜地,我欣然同意了?;艘恢軙r間,我從城郊運回新鮮的泥土,然后親自一挑一挑地往七樓樓頂上擔。終于,一塊小菜地很快便呈現(xiàn)在眼前。以后的日子,我便把空閑與寂寞種植在菜地里,去收獲充實與希望。
每天清晨一起床,我便徑直步入這方綠土,彎下腰來,看看這幾棵辣椒,再瞧瞧那幾棵豆角,頓覺一股清爽和生機沁人心脾,讓人陶醉!這些菜蔬,或垂掛、或攀援、或直立、或依附,形態(tài)各一,韻味獨具。在這綠色的世界里,間雜有紅、白、黃、紫等各色小花點綴,像一只只機靈的眼睛,在歡快地盯著我呢!每當春寒料峭,大地還是一片冷漠時,小菜地里的羊角蔥、菠菜、韭菜卻早已嶄露頭角,齊刷刷地綠了天、綠了地、綠了眼……每當秋陽高照、金風颯颯時,菜地里又早已是果實累累:胖嘟嘟的西紅柿、一串串的紅辣椒、還有那肥實油亮的茄子……每逢友人造訪,我大可不必氣喘吁吁地趕往菜市場,而是在我辛勤勞作的小菜地里,或摘或采、或挖或扯,霎時間便塞滿了竹筐,足夠享用!且吃自家種的菜,因無農(nóng)藥噴灑,感到格外的鮮、格外的香!
每每站在菜地里,即使四周是灰色的樓宇、污濁的空氣,我也能咂摸出田野的金黃和山鄉(xiāng)的清風,品味出陶淵明那句“心遠地自偏”的深刻內(nèi)涵。
最近,我即將搬入一處新居。不用說,最值得我期待的還是我在屋頂精心設計的那塊新的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菜地,在那里,我將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幸福地種植和培育自己綠色環(huán)保、自給自足的城市業(yè)余新農(nóng)民的偉大夢想!
唉,我這段解不開的菜地情結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