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建東
楚人食鴿由來已久,《楚辭·大招》中說:“內(nèi)鸧鴿鵠,味豺羹只”的記載。而紅燒乳鴿,更是鴿類菜肴的名品。據(jù)說這種烹飪方法的發(fā)明與宋玉有關(guān)。
宋玉自幼聰明好學(xué),好辭喜賦,一日遇一名士,言談之下,兩人相見恨晚,宋玉執(zhí)意要拜其為師?;氐剿斡窦?,行罷拜師之禮,宋玉奉母命去鴿籠抓鴿子招待老師。鴿群聚在鴿籠上,見宋玉上來,“撲”地一聲向遠處飛去。宋玉沒抓住老鴿,只好抓了幾只還不會飛的乳鴿交給母親。母親見壯嗔怪道:“老鴿肉多,你抓幾只乳鴿有啥吃頭?”宋玉望望飛旋在半空的鴿群,又看看手中的乳鴿,無可奈何地說:“天已近晌午,總得讓客人嘗一嘗鴿子味吧。您就將這乳鴿紅燒著吃,說不定味道更鮮美呢。”
宋母沒辦法,只好將乳鴿剖開洗凈,切塊后放入青椒,飯燒著做成一盤菜。
名士拿著筷子一品嘗,果然別有一番風(fēng)味,不由得連聲稱贊道:“不錯,不錯,這乳鴿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比老鴿更好吃呢!”
嘗到甜頭的宋母又試著做了幾回紅燒乳鴿,將烹制方法傳給了左鄰右舍,“紅燒乳鴿”也一傳十,十傳百,成為宋玉家鄉(xiāng)的一道名菜。因鴿子具有“解諸藥毒,及人馬久患疥,食之立愈以及調(diào)精益氣,治惡疙疥癬”等藥用價值,所以今天在宋玉故里仍有眾多紅燒乳鴿美食館,吸引著觀光的客人前來品嘗乳鴿,追思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