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孜完古麗·吐爾遜
1缺氮磷鉀癥狀
1.1缺氮癥狀
玉米缺氮表現(xiàn)癥狀:幼苗矮化、瘦弱、葉叢黃綠;葉片從葉尖開始變黃,沿葉片中脈發(fā)展,形成一個“V”形黃化部分;致全株黃化,后下部葉尖枯死且邊緣黃綠色;缺氮嚴重的或關鍵期缺氮,果穗小,頂部籽粒不充實,蛋白質含量低。玉米在生長初期氮素不足時,植株生長緩慢,呈黃綠色;旺盛生長期氮素不足時,植株呈淡綠色,然后變成黃色。同時下部葉片開始干枯,由葉尖開始逐漸達到中脈,最后全部干枯。
1.2缺磷癥狀
玉米缺磷,主要表現(xiàn)在葉片,在幼苗期玉米葉片的葉尖和葉緣逐漸呈紫紅色,其余部位無明顯變化,但無光澤,且莖桿相對細弱。后期隨著玉米植株的逐漸長大,葉尖和葉緣紫紅色慢慢褪去,轉變成黃色,開始萎蔫。但實際種植中,有些雜交玉米抗性較強,在缺磷的情況下,未在葉片上出現(xiàn)明顯癥狀,但缺磷植株明顯低于正常植株。此外,缺磷還會影響授粉與灌漿,導致果穗短小、彎曲、嚴重禿頂、籽粒排列不整齊、癟粒多、成熟慢。因此,診斷缺磷時,要結合玉米品種特性進行綜合分析。
1.3缺鉀癥狀
玉米缺鉀時,幼葉逐漸變黃,且生長緩慢,導致玉米莖稈的節(jié)間變短,植株矮小,以及支撐根減少,抗逆性減弱,增加發(fā)生倒伏和病蟲害的幾率。玉米初期,缺鉀植株下部葉片葉尖黃化,葉緣焦枯,隨著病癥的加重,葉片黃化程度也逐漸加重,開始蔓延、增大,產生棕色條紋,并逐漸壞死。鉀的缺乏,主要針對玉米植株下部的葉片進行為害,上部葉片仍保持綠色,從而后期出現(xiàn)倒伏,影響玉米經濟效益。在缺鉀地塊過量施用氮肥會加重植株倒伏,使果穗發(fā)育不良或出現(xiàn)禿尖,籽粒癟小,產量降低。
2補救措施
玉米對氮,磷,鉀的吸收過程總趨勢是;苗期吸收量少,拔節(jié)后逐步加快,雄穗小花分化期前后出現(xiàn)高峰,然后逐漸減慢。從玉米吸收進程可以看出,苗期雖然植株需肥量少,但因吸收能力低,脫肥以后無法補救,所以苗期是玉米需肥的期,必須保證不脫肥;穗期是玉米吸肥最活躍的時期。如果該期缺肥,即嚴重影響營養(yǎng)生長,也嚴重影響生殖生長。所以保證該期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具有特別的重要意義。常把此期稱為最高生產效率期。
2.1缺氮
對春玉米,施足底肥,有機肥質量要高,夏玉米來不及施底肥的,要分次追施苗肥、拔節(jié)肥和攻穗肥;后期缺氮,進行葉面噴施,用2%的尿素溶液連噴2次。
中等肥力的玉米田一般畝施11公斤~13公斤純氮。在夏玉米上主要分三次施用:
第一次在苗期進行追施,施用量占玉米施用氮肥總量的20%;第二次在大嗽叭口期追施,施用量占70%;第三次在抽雄開花期追施,占施用氮肥總量的10%。
2.2缺磷
對缺磷的土壤(速效磷10ppm以下為極缺磷。10~22ppm為中度缺磷)增施農家肥或磷肥,可預防缺磷癥。農家肥,鈣鎂磷肥,磷酸二銨等條施,一般沒667m2施磷酸二銨10~15kg。玉米營養(yǎng)生長期間缺磷,葉面噴施0.5%~1.0%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
2.3缺鉀
667m2增施硫酸鉀8~10kg。生長后期鉀養(yǎng)分不足時,可用1%尿素,0.1%~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霧。玉米營養(yǎng)生長期發(fā)現(xiàn)缺鉀時,667m2可追施硫酸鉀5~10kg。施農家肥或秸稈還田是最好的措施,不同地塊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
總而言之,由于玉米屬于禾本科作物,要根據(jù)其生育特性,將玉米生長發(fā)育期分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個重要階段。玉米在一生中吸收的氮最多,鉀次之,磷最少,具體實施時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配比。在不同的生育階段,玉米對氮磷鉀的吸收是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