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山
秦地奇嶺,黃河猛浪。一曲老腔,嘶鳴長空……
溝壑縱橫中,帶著黃土的烈烈漢風,吼著聲劈華山地嘹嘹秦魂。石頭娃以四十年如一日的生命頌歌,用中國最質樸傳統(tǒng)的筆墨揮灑出了一幅幅黃土挽歌,一筆筆情牽裹塬……
四十五年歲月,從青年至暮鬢!在這里沒有哀怨,有的只是對這片土地深情的禮贊;有的只是人生歷程的洗練;有的只是一本奮斗生生不息的活字典……
一位普通的知青,將自己的靈魂幻化為“石頭娃”。寫出了可歌可泣的“石頭畫語”!以我之血祭軒轅,讓失去的“挽歌”重返畫面,就是這些路邊不起眼的“石頭”,經過幾十年的洗禮,終將成為民族的脊梁!成為壓不垮的民族記憶!
“行高于人,眾必非之。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秉S河搖櫓者必心懷大志,巋站前沿。石頭娃就是這樣敢做天下先的一代學子,鯤鵬展翅震環(huán)宇……他為當代中國畫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品評標準“三氣論”即:天靈之氣,自然之氣,文人之氣。這既是對中國畫理論的高度總結,也是終成一方的大美絕唱。否定!再否定……一次次地蛻變,又是在極限生命中的自由淡定。
《呂梁一號》丈二水墨紙本
《門前的籬笆》丈二水墨
《莊子》丈二對開四連水墨紙本
筆墨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也是每位中國畫家的靈魂。怎樣形成自己筆墨語言和藝術系統(tǒng)是個很難的問題!石頭娃45年如一日,只管耕耘不問收獲,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筆墨語言“水重亂柴皴”。畫畫時自覺不自覺地,將墨色為四層,將宣紙紙性用盡,盡可能讓水墨自然流動,出現(xiàn)意想不到特殊墨韻和造型的把握,更是深層次拿捏好筆墨在紙上的運行速度和干燥時間,力求做到筆筆透明,骨線有神韻、功力感,從無法到我法的自由境地。當你走近畫面時,什么都不是,撲面而來的墨色張力讓你心靈一驚!呵!又將讀者推遠,讓人品賞。真是回味無窮......
多少年來,形成自已的筆墨語言,就堪稱大師……這一切通過筆墨的現(xiàn)象表達,將中國畫雅俗共賞的現(xiàn)實主義繪畫推向頂峰!
《曬暖暖》
秦中自古帝王都,在這樣的文化滋養(yǎng)下,石頭娃作品形成了大山大河的雄渾氣魄;形成了氣吞山河,筆驚千載的墨韻氣象;形成了樸實無華的筆墨韻致。在“似與不是之間”游走;在村瓦矮房中停頓;在紅星閃耀中華的記憶中尋覓;在車碾溝壑中縱橫。將情,景、人、事提煉融匯,顯現(xiàn)出特有的時代印記,將一生的情懷寄托在筆的運行,墨的靈妙,讓人在冷意之中感受到章法、神似、美感,這是對黃土地的眷戀;這是一位藝術家骨子里熱愛勞苦大眾的深情厚禮。
這里的山!這里的河!這里的樹!石頭娃早已將自己融入到這片養(yǎng)育他的沃土之中,兩鬢雖已變成霜,心潮澎湃再起浪,山當筆架海作硯,我為中華補衣章;樹枝筆,乾坤紙,寫盡人間,蒼鬢依然,跨浮云,潤紅塵,我去然然。
秦魂老腔依舊回蕩,勒著羊肚兜的石頭娃每天唱著他的信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