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紀(jì)錄片把很多人都看哭了。其實(shí),這部片子只是記錄了一對老夫妻的真實(shí)生活,非常平淡、緩慢、安靜,甚至沒有多少配樂。但是,它能讓每一個觀看它的人開始思考:怎么才能生活得像個“人”一樣?
在日本愛知縣春日井市高藏寺新村的一隅,有一間漂亮的木屋。這是建筑師津端修一為妻子津端英子親手建造的她夢想中的木屋。
他90歲,她87歲,兩人已在小木屋里生活了四十多年。
修一和英子在屋前庭院里開辟了個菜園子,大約兩百坪(約合660平方米),分成21塊,每塊種著不同的食材,周圍還種著果樹。
圓白菜、茄子、黃瓜、西紅柿、生姜、鴨兒芹、草莓、櫻桃、梅子、柿子、無花果、柚子、栗子、小酸橘……五十多種水果,七十多種蔬菜,全年都有收獲,幾乎自給自足。
修一常說:“城市需要森林?!彼X得一個人想要好好生活,不能遠(yuǎn)離樹木。所以,他在木屋西面空地上種了180棵樹。野茉莉、鵝耳櫪、枹櫟、麻櫟、櫸樹……這片小樹林,是修一和英子兩人一起喝茶時最喜歡的風(fēng)景。
窗外是修一栽種的雜樹林,雜樹林和菜田間還有一塊塊的小黃牌子,上面寫著:
甘夏蜜橘,用來做橘皮果醬!
竹筍,你好?。?/p>
報春草,到春天啦!
牌子是丈夫修一刷的,可愛的話是妻子英子寫的。
一起生活數(shù)十年,抬頭不見低頭見,修一和英子卻極少吵架,盡管他們倆太不一樣。
他有一個航海夢,一顆去遠(yuǎn)方的心。卻為她建了一間木屋,一起慢慢變老,相伴一生。
她有一個田園夢,只求自耕自足,歲月安穩(wěn)。卻悄悄把首飾典當(dāng),攢錢給他買心心念念的帆船。
他愛吃傳統(tǒng)日式早餐,她愛吃西式早餐。
于是她每天都做兩套早餐,他吃海苔米飯配漬菜,她吃面包抹黃油和自制果醬。
她說:“我做飯的最大心愿,就是聽到他說,好吃。”
她毛手毛腳,有時候會忘了關(guān)燃?xì)饣蛩堫^,走在自家菜田里也會絆到腳、撞到頭。
他小心謹(jǐn)慎,都看在眼里,卻不忍責(zé)怪。而是想到一種絕妙的提醒方式:寫小木牌。
比如“燃?xì)忾_著,勿忘!”“放洗澡水中,勿忘!”“洗衣中,勿忘!”“注意!撞到會痛!”
兩人有沒有共同點(diǎn)?當(dāng)然也有。
他們的目標(biāo),都是過“越來越美麗的人生”。抱怨和批評在這個家中是禁忌,他們只想著當(dāng)下的事和快樂的事。
他們也都堅(jiān)信,“好生活無法用錢買來,而是用時間積存下來的”。比如種地,他們盡可能用天然的方式耕種,不施農(nóng)藥化肥,而是用園子里的落葉和蔬菜殘?jiān)灾贫逊?,循環(huán)利用垃圾廢料,花時間去培育更肥沃、健康的土壤,再慢慢等待土壤去孕育更豐美的果實(shí)。
英子和修一學(xué)會的,是在慢慢勞作、隨心感受的生活里,找回自己的赤子之心。
然而年歲日增,有生的每一天都在倒數(shù)。修一和英子也無法回避這個問題:誰會先離開。英子說:“要說我有什么煩惱,那就只有一件事:要是我先走了,問題會很大。”
修一似乎也同意:“我的大溪地朋友說,他們那邊的人都會先決定好,死掉以后要去哪一顆星球。大家都喜歡浪漫的地方,像南十字星就很熱門,一定擠得水泄不通,所以我打算去的是南十字星旁邊的小星星。英子好像也會隨后跟來,真好。假如英子先不在了,我會像斷線的風(fēng)箏一樣,不知道會飛到哪里去。”
話雖如此,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在紀(jì)錄片拍攝過程中,修一真的先走了。那天上午,他照常在園子里做完農(nóng)活,回屋午睡,這一睡,再也沒有醒來。英子換上了黑色連衣裙,跪坐在修一身旁,臉上仍有笑容,只是笑中帶淚。
沒有撕心裂肺的痛哭,她只是哽咽而堅(jiān)定地對修一說:“放心,剩下的日子,我會一個人好好地活下去。你在那邊會孤獨(dú)吧,別擔(dān)心,我很快就來陪你,等著我?!?/p>
有一種愛情,叫修一和英子。
“風(fēng)吹枯葉落,
落葉生肥土,
肥土豐香果,
孜孜不倦,
不緊不慢,
人生似果實(shí)?!?/p>
(摘自“食帖”微信公眾號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