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五月,湘潭的江西商人請戲班子在火宮殿唱大戲,劇名為《渭水求賢》。故事說的是姜子牙在渭水河直鉤釣魚,遇上了四處求賢的周文王。演姜子牙的伶人念白“周家八百八十年”,官話不標準,露出了江西口音。這本是一件小事,可看戲的本地人卻大肆起哄,大喝倒彩。江西商人認為是當?shù)厝斯室馕耆杷麄?,就此結下了梁子。
過了幾天,江西商人又請了一個戲班子在萬壽官唱戲,看戲的湘潭土著“哄笑如故”。這下徹底把江西人激怒了,認為這是本地人故意找碴兒羞辱他們,于是設了一個局。三天后,江西商人還是在萬壽宮請戲班子唱戲,誘使本地人去看戲。然后關上了會館大門,“舉械殺數(shù)十人”。更惡劣的是,他們還派人手拿熱米粥,站在墻上向墻外聞聲來救鄉(xiāng)親的人潑灑,讓其不能翻越圍墻。這事鬧大了,知縣也不敢?guī)巳^制止。
慘劇傳出,當?shù)厝苏鹋?。畢竟是在湖南人的地盤,當?shù)厝私M織起來更為快速。湖南人劃數(shù)千艘船聚集湘江,一位東安縣水手拿著鐵錨撞破了江西會館,江西會館商人逃出。而湖南人的報復也是很殘忍的,四鄰八鄉(xiāng)的人聚在一起,守在大小渡口,日夜盤查,凡說話帶江西口音的,統(tǒng)統(tǒng)殺掉扔進江里面。
這個案子最后的處理也帶有典型的時代特色,辦成了一樁“葫蘆案”。辦案者首先要查是誰倡議將當?shù)匕傩照T入江西會館,閉門殺之。但進了會館的當?shù)厝巳克懒?,死無對證。辦案者從會館里挖出幾十筐被殺者的骨殖——這是最重要的物證。誰知道當時的湖南巡撫吳邦慶原籍江西,當然要幫老鄉(xiāng)。于是他密令鄉(xiāng)親將那些人骨扔到湘江中,換了一些獸骨,在向皇帝上書時偏袒了江西人。
這種銷毀證據(jù)的惡劣行徑,自然激怒了當?shù)厝?。于是,縣民寫信去北京找當官的鄉(xiāng)親告狀,當時的湘潭人周系英任吏部侍郎,在入對時將老家這場悲劇面奏皇帝。皇帝發(fā)怒,下旨責問吳邦慶。誰知周系英的兒子關鍵時刻“坑爹”,擅自寫信給吳邦慶,指責對方偏袒江西人。這可是公子干政啊,官場老手吳邦慶馬上抓住這個把柄,上書皇帝說周系英身為朝廷大員,讓兒子干預地方辦案。于是周系英被罷免,吳邦慶則被調走。接著,皇帝派李堯棟繼任湖南巡撫,和湖廣總督一起審辦此案。結果是:僅坐誅倡亂者一人,從者流徙十余人以塞責。
這種不窮根溯源而和稀泥的辦案方式,只是讓個案了結,引發(fā)的后遺癥極大。當?shù)赝林徒骺蜕虨榇私Y仇幾十年,單獨外出的江西籍小商販常常莫名其妙就失蹤了。直到洪秀全、楊秀清金田起事,義軍攻入湘潭,當?shù)厝撕徒骺蜕桃鎸餐臄橙?,才捐棄前嫌,復就和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