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8年僅僅用了40年的時間就使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短短的40年中,我國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改變了經濟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際地位顯著提升,40年的時間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這條道路的指引下,中國必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鍵詞:改革開放;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提出促進中國的繁榮與富強,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進而解釋“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之后黨的十八大報告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明確的解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科學看待,它尤其獨特的發(fā)展歷程,并且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道路中取得了不朽的偉大成就。
一、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道路的形成與發(fā)展
中國共產黨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1978年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由此我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國開始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1978年到2018年,在40年的光陰中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不斷指導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完善。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二大這一階段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開始不斷總結歷史發(fā)展的教訓和經驗,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變中國社會落后的面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首先解放我國人民的思想,因此《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中通過,該《決議》提出的內容糾正了歷史錯誤,總結了歷史教訓在全國范圍內解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并且《決議》指出了我黨針對中國國情確立的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探索。[2]
在此階段以鄧小平為中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的國家政策。在此時期我國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包產到戶政策,并且創(chuàng)辦了沿海經濟特區(qū),通過以上等諸多實踐我國的經濟開始突飛猛進,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在經濟發(fā)展的實踐中逐步形成。
以江澤民為代表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在繼承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不斷豐富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江澤民為代表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的中國發(fā)展道路,在此階段,我黨繼續(xù)堅持經濟發(fā)展這個中心,豐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積極加入世貿組織,推進我國引進來、走出去戰(zhàn)略擴大,促進我國區(qū)域的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共產黨實行的這些措施和政策豐富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持續(xù)發(fā)展。以胡錦濤為代表的第四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和發(fā)展的經驗下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主張以科學發(fā)展的理論指導我國經濟發(fā)展,這個階段我黨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注重保障民生,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建設,實現“四位一體”的總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任務更加繁重,同時也更加協(xié)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國夢而積極奮斗。在此階段我黨提出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理論,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此階段注重環(huán)境保護,提出了生態(tài)建設,從而形成了政治、經濟、文化、生態(tài)“五位一體”的總布局,而且我國注重和平外交與共同繁榮,開辟了“一帶一路”,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共同發(fā)展。[3]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此階段明確了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定義,明確提出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而更加堅定了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4]
二、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道路的偉大成就
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充分調動了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活力,我的經濟開始不斷繁重,政治不斷強大,文化逐漸自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顯著提升,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國沒有一味模仿他國的發(fā)展模式,而是根據我國實際以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定不移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首先,在經濟方面由于我國堅持和擴大改革開放政策,我國經濟不斷與世界接軌,我國現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政策,積極加強國際上經濟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制造的產品已經進入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市場,成為重要的出口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也不斷實施產業(yè)升級,逐漸提高第三產業(yè)的比重,重視知識型附加產品的制造,使“中國制造”逐漸轉變?yōu)椤爸袊窃臁?,隨著我國工業(yè)化的不斷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也突飛猛進,經過四十年的發(fā)展我國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斷增加,城市不斷擴大,上海、深圳等已經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此外,我國在新時期為了實現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開展了亞投行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等偉大項目,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經濟的共同發(fā)展。
其次,經濟水平的提高最大受益者便是我國的最廣大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提出滿足人民大眾需要的政策。中國共產黨堅持走中國自己的道路,“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已經使我國人民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小康生活;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健康需求,我黨提出了醫(yī)療保險政策和社會保險政策,充分改善了廣大人民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除此之外,我國積極發(fā)展人民群眾滿意的文化,堅決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使文化發(fā)展?jié)M足我國人民群眾日益的精神需求,進而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使我國人民在得到國家保障的同時不斷為社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外,改革開放充分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的需要,我國在積極融入世界的同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不斷提升自身實力,使中華民族可以自信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國在同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交流中得到它們的認同,使得我國的聲譽在國際上不斷提高,我國積極參與國際救援與幫助貧困國家,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擺脫了過去“弱國無外交”的局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重視人才培養(yǎng)與科技創(chuàng)新,在短短的四十年中我國在交通、通訊、空間等眾多領域取得驕傲的成績,高鐵、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網購已經成為我國的“新四大發(fā)明”,成為我國新時代的名片,短短的四十年我國制造了可以上天入地的驚人工具,蛟龍?zhí)柎蚱屏耸澜缦聺撟钌钣涗洠瑖a航母增強了我國的軍事實力……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我國已經在各個領域取得了偉大成就。
三、展望與總結
回顧四十年的艱難歷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種道路不同于其他任何國家的發(fā)展模式,它是我黨在歷史中不斷探索與實踐的產物,是世界上偉大的壯舉,如今的中國已經使世界刮目相看。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停止的時刻,縱觀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啟示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并且不斷擴大改革開放的領域,只有實行改革開放,我國才能在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下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實行改革開放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堅持黨的正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正確走下去,我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民群眾才能安居樂業(y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
[2]《鄧小平文選》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8.
[3]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56.
[4] 徐崇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4).
作者簡介:
王麗娜,1985年2月,女,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助教,科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