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鈺
30歲的女人在一起聊天,談?wù)撟疃嗟脑掝}就是父母的健康狀況、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老公的事業(yè)等,早已沒有了曾經(jīng)的無憂和浪漫。人到中年,肩上的那份責任和家庭生活的重擔是越來越沉了。
我不知道父母的不合到底始于何時,反正在我的記憶中,他們四十多年來就這樣磕磕絆絆、鬧鬧嚷嚷的一路走來。以前是因為我們兄妹幾個上學學費的事情爭吵,可是現(xiàn)在生活好了,他們還是爭吵不停。雖說同在一個屋檐下,可倆人總喜歡“吵架”。只要父親認可的事情,母親一定反對;凡是母親的主張,到了父親那不是不行就是不好。倆人要么不說話,只要說話,不是抬杠就是唱反調(diào)。記得有一次過年全家人吃團圓飯,不知他們兩個人說了什么不對路的事情,立馬爭吵起來,爸爸摔門而去,年過得都不像個年了。
看著別家老人親親熱熱地過生活,我心里真替父母寒心。這哪是夫妻,分明是一對“活冤家”。為這事,我們做子女的沒少費心,也沒少說和,開始還奏效,可時間久了,我們的話也就成了空氣,二老依舊如故。所幸二老雖然都已年過六旬,但身子骨還硬朗,沒災(zāi)沒病的,盡管平日斗嘴像喝涼水般平常,可也沒造成什么實質(zhì)傷害,這倒讓我們放心。
很多時候我就納悶了,這老倆口整日別別扭扭地生活在一起,就一點兒也不覺得受煎熬?當初又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在我看來,父母就是兩個不可融合的排斥體,根本沒有愛情可言。
然而,2010年春天發(fā)生的一件事,卻讓我徹底改變了這種看法。多年的煤礦工作讓父親患上了塵肺病,醫(yī)生再三叮囑不能抽煙,以免病情擴展。我們也對母親萬般叮囑:把煙藏起來,千萬保重好身體!可是沒過幾天,母親的血壓竟然也升高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才得以控制。
我們都不敢松懈,隔三差五回去探望老人家。在頻繁的走
動中,我發(fā)現(xiàn)了新情況,爸爸的嘴邊多了很多零食,比如話梅糖、瓜子、花生等。我問母親誰買的,母親說:“還不是給你爸買的,這樣他就可以少想煙、少抽煙了。”母親的回答讓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再后來,我開始留心,母親的腰腿疼了,父親會搬來凳子,給母親拿酒揉。有時也“告狀”,說母親吃降壓藥過量,或者干脆把藥藏起來。我勸他們二老之間多溝通,可二老不說話便罷,一說話就又拉開了架勢。
我意識到,父親與母親之間并不是沒有愛情,他們只不過是用另一種方式在維系難以斬斷的愛意。很多時候,花前月下是愛情,吵吵鬧鬧也是愛情,生活過于平淡就會乏味,時不時吵個嘴、磨磨牙,給愛情這道菜添些佐料,也會別有一番味道。
愛情在歲月的磨煉中會升華為親情,不論年長年少,只要心意相系,那就是完美。其實,愛情也好,生活也罷,我們無需刻意去雕琢,隨意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