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澤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華社文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xiàn)值得警惕》作出重要批示,強調(diào)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聚焦作風建設,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了大排查、大診治、大掃除。通過集中的學習教育、查擺問題、整改落實、建章立制,“四風”問題得到有效整治,黨內(nèi)風氣明顯好轉,隨之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但是在作風建設的具體實踐中,專題教育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有部分黨員領導干部抱著歇一歇、等一等、看一看的想法,并沒有把作風建設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甚至是活動一過一切照舊,教育一停一如既往,任由“四風”問題反彈回潮、卷土重來,若不及時剎住,變異后的“四風”一旦刮起來,危害會更大,影響會更惡劣。
杜絕“四風”問題反彈回潮,需要我們不忘躬身為民的初心。作為基層的黨員干部,要真正坐群眾的木頭板凳,聽群眾的方言土語,察群眾的喜怒哀樂,問群眾的所需所求,把群眾的小事當成工作的大事,把群眾的意見建議作為推進工作、制定措施的重要依據(jù),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履職的“指揮棒”,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
杜絕“四風”問題反彈回潮,需要我們秉承務實擔當?shù)某踔尽|h員干部要把“務實”和“擔當”作為立身之本,徹底改變“喝茶看報混日子”,面對群眾時,少一些推諉扯皮,多一些為官有為。多接地氣,少打官腔,不僅要“門好進、臉好看”,更要“事好辦、辦得好”。
杜絕“四風”問題反彈回潮,需要我們保持艱苦奮斗的初衷。黨員領導干部應該以身作則,做出表率,要多到艱苦的基層去轉轉、看看,沒有公車更要扎到基層,多吃吃群眾的農(nóng)家飯,找一找艱苦樸素的感覺,在“話桑麻”中錘煉黨性修養(yǎng)、轉變工作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