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丙超
摘 要: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工作人員為了能夠極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土地資源情況,采用“3S”技術可以針對不同土地情況而做好整理工作,下文主要分析“3S”的技術具體運用情況,希望對今后我國的土地整理帶來積極作用。
關鍵詞:“3S”測繪技術;土地整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P237 文獻標志碼:A
土地整理工作不僅可以更好地掌握耕地面積,而且還可以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可以保障土地面積實現總量動態(tài)平衡目的。因此,工作人員在整理土地的工作中就需采取對應技術,一方面是提升土地整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隨著各種技術不斷發(fā)展,“3S”技術在土地整理中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下文重點分析其實際運用情況,希望能夠對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帶來積極作用。
1 概述“3S”技術
“3S”技術包括3種類型的技術,即地理信息技術(GIS)、遙感技術(RS)以及定位系統(GPS),遙感技術主要通過外太空與高空實施對地球表層中電磁波進行收集、管理和傳輸資料,從而提升檢測對象的準確度。除此之外,RS技術還可以在土地、天氣和農業(yè)等領域中。地理信息則通過專業(yè)數據庫而管理數據系統,然后工作人員就可以直接和GPS以及RS結合,提升信息數據的處理以及分析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可以將此技術運用在其中,具體的特點如下:自動化、準確性以及高效性。
2 分析“3S”技術運用在土地整理的運用情況
2.1 分析GIS技術運用情況
地理信息(GIS)技術可以在土地后備處理過程中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統,實施土地整理以及專項規(guī)劃可以提升其科學性以及合理性。除此之外,在土地整理和基礎資料收集方面,可以通過數字地面方式建立良好的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而進行土地資源整理,同時借助此技術還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土地資源更好地完成土地的后備潛力,進而也可以完成數據共享和更新的任務。因為土地后備資源系統還包括人口資料、生態(tài)環(huán)境、經濟社會、自然災害、地質、水文和地形地貌等,這些基本的數據都可以在此系統中得到更新,同時還可以做好類型以及評價,此外,運用此技術還可以對土地資源進行模塊化處理,例如通過圖形方式進行編排,進而可以在土地規(guī)劃工作中展示具體階段的效果,工作人員也可以結合展示效果而評價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土地后備信息系統中,為今后的利交通水利、農業(yè)、城鄉(xiāng)建設以及林業(yè)等部門提供土地資料信息。
2.2 RS技術在調查土地中的潛力運用情況
在之前的土地整理工作中,工作人員對開發(fā)土地的潛力價值中,基本采用的方式都是1︰10000的土地信息圖結合野外調查進行。但是在實踐運用過程中,1︰10000的土地信息現實性較差,難以真實反映出土地的實際情況,導致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準確率較低,此外,采用野外勘察的方式還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難以快捷以及高效地完成土地整理工作。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就運用RS技術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因為RS技術可以提升幾何分辨率,同時還可以通過多時遙感和多元遙感的方式收集土地信息,能夠提升土地整理的準確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采用RS技術還可以完成土地資源提取以及整理工作,同時還可以及時更新土地資源信息,為今后土地規(guī)劃以及利用提供準確的數據。
2.3 GPS測繪技術的運用情況
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工作人員針對不同的階段工作進展情況而做好研究工作,進而將GPS技術運用在土地工作中,有效提升整理工作效率。如GPS技術可以在土地整理幫助人們掌握土地的面積,同時還可以運用其他方面,如對比當前土地規(guī)劃情況和實際運用情況等。在近幾年的土地整理工作中,GPS技術在土地面積測量、實施地形勘察和土地查圖方面都具有準確性,因為GPS技術主要發(fā)揮其定位的作用,在土地整理中一方面可以有效收集土地信息,另一方面對加強土地管理工作也具有參考價值。除此之外,GPS技術還可以完善土地邊界,即設置邊界的控制點具體的平面坐標,然后能夠完善經緯度坐標,對今后的土地管理工作帶來積極作用。
(1)運用在土地資源的實測過程中
在土地資源整理過程中,其面積、長度等如果通過人工進行測量,不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對土地數據的準確性也帶來不良影響。例如測量工具存在較大的誤差,這就會導致土地數據存在問題。將GPS技術運用在其中,可以對土地的界限進行準確定位,然后通過平面定位的方式就可以進行實測,而且通過此技術所掌握的土地數據可以直接運用,如果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提升土地數據的精確度,還可以繼續(xù)進行處理。
(2)加強對土地資源的規(guī)劃
土地整理所得到的數據信息,還可以對土地規(guī)劃以及設計等帶來幫助,工作人員在整理土地過程中,可以設計為全要素的地形圖,即通過GPS進行定位,確定土地面積以及邊界,然后采用GIS技術可以更好地掌握土地信息,例如土地周圍環(huán)境、水文情況以及生態(tài)等,工作人員就可通過建立模式的方式,進而可以對土地資源的利用以及規(guī)劃提供資料參考。除此之外,土地整理中還可以通過數據攝像的方式采集相關的資料,例如結合野外收集數據方式,為土地模型提供數字高程,在今后的模型形成之后,即通過數字高程的模型而設計,對今后土地規(guī)劃工作以及計算土方等工作提供便利性。
3 分析土地整理工作中的運用效果
土地整理過程中,RS能夠通過動態(tài)監(jiān)測的方式而幫助人們掌握土地周圍環(huán)境信息,例如掌握土地的地表水情況、土地周圍的信息和生態(tài)系統,為人們利用土地以及規(guī)劃帶來指導效果。此外,在土地利用過程中,劃分出具體的項目區(qū)域和景觀農業(yè)區(qū)域等,使得土地資源提升綜合價值,同時又可以保障土地的生產力。GIS技術在實踐運用過程中,第一,可以在土地分區(qū)方面以及項目管理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例如通過掌握土地的質量進行規(guī)劃,保障優(yōu)質的土地可以提升生產力;第二,在土地所有權以及使用權方式進行統一管理,如掌握土地具體的空間位置以及類型等,對今后的規(guī)劃以及發(fā)展工作提供指導;第三,在統一管理土地所具有的附屬物方面,例如電信、房屋、地上管線、電力以及排水灌水工程等,一方面可以防止今后發(fā)展中受到破壞,另一方面還可以在評價工程的效果方面提供參考;第四,土地整理過程中采用“3S”技術,可以完善土地資源的數據信息,工作人員結合此信息而建立管理數據庫,可以對土地數據信息進行優(yōu)化處理,在開發(fā)土地價值、規(guī)劃土地發(fā)展區(qū)域等工作中也可以提供準確的數據。
結語
土地整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掌握耕地面積,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可以保障土地面積實現總量動態(tài)平衡目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土地的工作中采取對應技術,提升土地整理工作的效率以及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都具有重要意義。今后實施土地整理,工作人員運用3S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時對土地資源的管理以及整理工作帶來積極作用。因此,我國實施土地整理過程結合3S技術而可以更好地整理土地,對今后利用土地以及規(guī)劃土地提供良好的資料。
參考文獻
[1]王軍,嚴慎純,余莉,等.土地整理的生態(tài)系統服務價值評估與生態(tài)設計策略——以吉林省大安市土地整理項目為例[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4,25(4):1093-1099.
[2]頓耀龍,王軍,白中科,等.松嫩平原西部土地整理區(qū)景觀格局指數的粒度效應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66-71.
[3]頓耀龍,王軍,郭義強,等.基于AHP-FCE模型的大安市土地整理可持續(xù)性評價[J].中國土地科學,2014,28(8):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