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丁是偽滿時期文壇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長篇小說《新生》影響較大,獲得了“第二次大東亞文學獎”。本文完全摒棄政治因素,單純從語言學視角考察該作品的語言特色,以期給讀者呈現(xiàn)出當時的語言原貌。研究發(fā)現(xiàn),古丁在《新生》中,語言具有很明顯的寫實性,同時還摻雜大量的協(xié)和語,這一特點明顯不同于同時期其他作品。
關鍵詞:日偽時期;文學作品;協(xié)和語
古丁是偽滿時期文壇上最活躍、影響力非常大的一位作家。以往國內對古丁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其文學作品的屬性即應該劃分為“親日派”還是“抗日派”的話題。近年來文學評論家們開始用客觀的視角評價古丁及他的作品,認同了他對于文學“精進”的追求。認為《新生》是“用近于冷峻的筆觸,采用紀實的手法,在現(xiàn)實生活的層面上繼續(xù)著反省國民性格的思考?!盵1]本文則主要從語言學視角對古丁的作品進行研究。
一、古丁和《新生》
古?。?914—1960)。吉林長春人,原名徐長吉,曾用過的筆名有徐突微、史之子、史從民、尼古丁等。由于小的時候在日本生活過,所以熟悉日語和日本文化。是“文話會”文藝部委員、“文藝家協(xié)會”、“藝文聯(lián)盟”的重要成員?!缎律肥且黄詡黧w小說,登載于1944年2月的《藝文志》雜志上。內容寫的是古丁及家人因為鼠疫在醫(yī)院隔離的那些日子里遇到的人和發(fā)生的事。
二、《新生》的語言特點
(一)平易
每位出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異于其他人的語言風格,古丁也不例外。在這部作品中,語言風格上依舊保持著以往一貫的平易、不華麗的風格。對此風格,古丁這樣自我評價:“我所求的,只是平易?!盵2]事實上,正是這樣的語言才能顯示出了作者極高的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天賦。
例如:
我有些不耐煩了,催促著她。隨后拿出來夾在胳肢窩里的體溫計,一看是三十六度八自己也不禁苦笑。妻接過去那體溫計,看了看,一面甩著那體溫計,一面不齒似地:“神經過敏!”(735頁)
(二)大量植入東北方言
為了讓東北當?shù)氐淖x者,看著容易接受和吸引人,古丁采用了大量植入東北方言的手法,使該作品語言樸實明快、通俗幽默,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如:
“涼水就行,渴得要命!”(742頁)
“餓著啊,有能耐就餓著啊?!保?64頁)
“你們多咱出去?”運轉手大人問。(776頁)
(三)日源擬聲擬態(tài)詞
在小說中使用擬聲擬態(tài)詞,并不是什么特別的事情。但是在這部作品中,擬聲擬態(tài)詞卻使用得很獨道,值得一提。如:
外面,載重汽車噗噗地直響,門也在敞著。(742頁)
他已經呼隆呼隆打起鼾聲了。
都已經睡得模模糊糊了。
漢語中通常不用“噗噗地”“呼隆呼隆”“模模糊糊”來描寫上面的事物,而日語中卻是這樣的擬聲擬態(tài)來形容,所以很明顯作者是受到早年在日本生活的影響,把日語給直譯了過來,這些別具一格的表達盤活了整體風格,形成了有別于其他作家的明顯特征。
(四)大量使用協(xié)和語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大量地使用了協(xié)和語。所謂協(xié)和語是指“流行于偽滿洲國時期的漢語和日語的混合語言,從語言學角度來說,是漢語和日語接觸后,互相交流詞匯和語法而形成的?!盵3]如:
“這也是為了五十萬市民!如果我們真有了百死毒,住在城市里,豈不是危險萬分。”我說著順便的跟大家約束著:“我們的鞋,都要脫在地上罷,你們看人家東頭,有多么干凈!我們毫不介意地穿鞋上席子?!保?55頁)
他們之中,有一位運轉手,是一個暴君,進室就大罵不已,也不知對象是誰。(771頁)
“大夫告訴大大地干活計,有日本人看著哪,我想少撒也不行啊!”(761頁)
“約束”在漢語中是“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圍”,而在日語中是“約定”的意思。漢語中沒有“運轉手”這個詞語,在日語中卻是“司機”的意思?!按蟠蟮亍边@個詞,在漢語中是沒有的,這個詞是日本人結合日語的語法結構和發(fā)音特點創(chuàng)造的,是“很,十分,好好地”的意思。所以這些詞都是協(xié)和語。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生》這部作品的語言特點具有“平易”“大量植入東北方言”“擬聲擬態(tài)詞”“大量使用協(xié)和語”的特點。因為當時偽滿政府正鼓吹“民族協(xié)和”的理念,作者也許是出于附和時局的考慮,才大量使用了協(xié)和語。作者的政治傾向我們在這里不做討論,想要討論的是當時文學作品的語言面貌。由于協(xié)和語是一種畸形的語言現(xiàn)象,所以隨著日本的戰(zhàn)敗,也很快地消亡了。
參考文獻:
[1]黃萬華編.新秋海棠——抗戰(zhàn)時期淪陷區(qū)小說選[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2]古丁.平沙[M].長春:滿日文化協(xié)會,1940.
[3]于湘泳,張守祥.日偽時期的協(xié)和語新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6):107.
[4]于湘泳.東北淪陷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協(xié)和語研究[J].文化學,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