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為平,楊夢云
(1.湖北龍禹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70;2.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勘測設計院,湖北 公安 434300;3.南京明輝建設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我國關于擋土墻的研究較多,如王錫朝對特殊地質(zhì)條件下的擋土墻基礎設計[1],石林關于大型擋土墻基礎處理[2],夏琴就公路擋土墻的選型及基礎處理[3],馮偉喜對臺階式擋土墻土壓力分布特征[4]等進行了研究,但關于擋土墻基礎的開挖與縱向布置的研究尚屬空白,而擋土墻基礎的開挖與縱向布置和擋墻的穩(wěn)定、滑坡的防治、成本與工期的控制密切相關,本文擬就云貴高原某PPP項目水庫上壩公路施工中遇到的實際案例,結合設計規(guī)范和工程實踐就擋土墻基礎的開挖與縱向布置的合規(guī)性及合理性和對路基與邊坡安全的影響進行探討。
云貴高原某PPP項目水庫上壩公路K0+010~K0+065為漿砌石擋土墻,基礎開挖施工中,第一層主要為雜填土,厚1.0~1.5m;第一層以下主要為粉土、砂土等一、二類土,其間夾雜破碎的強風化巖。原坡高3~5m,坡度55°~65°,坡面植被稀少;原路面縱向裂縫共4條,長度3.2m,最大裂縫寬度8mm。施工單位在擋墻基礎開挖1.0m后,發(fā)現(xiàn)基底仍為巖體風化、破碎、土質(zhì)松軟土層。經(jīng)監(jiān)理現(xiàn)場實地查勘,要求按圖施工,繼續(xù)開挖,開挖施工中,邊坡處于非正常工況Ⅰ(暴雨或連續(xù)降雨狀態(tài)),由于原路基邊坡過陡(1∶0.4~1∶0.6),土質(zhì)松軟,且工作面極度狹窄,基礎只能緊貼坡腳開挖,兼之施工期間降雨頻繁,基礎及工作面松土淤積泥濘,極度松軟,開挖后最大坡高8.0m,坡度65°~85°,局部達90°甚至倒坡,原路面縱向裂縫呈擴展趨勢并產(chǎn)生新的裂縫;邊坡出現(xiàn)大面積崩塌,崩塌線最近處距村民房屋僅2.5m。在搶險過程中,現(xiàn)場監(jiān)理仍要求擋墻基礎按圖施工,故擋土墻基坑在開挖過程中,只能不斷向內(nèi)側切和下挖,相鄰段基礎高差1.5~1.8m,崩塌繼續(xù)發(fā)生。
龍樹寨—坪柏線K0+010~+065左擋土墻(基底縱坡i=0)相鄰基礎高差見表1。
表1 龍樹寨—坪柏線K0+010~+065左擋土墻(基底縱坡i=0)相鄰基礎高差 單位:m
龍樹寨—坪柏線K4+850~+929左擋土墻(基底縱坡i=0)相鄰基礎高差見表2。
表2 龍樹寨—坪柏線K4+850~+929左擋土墻(基底縱坡i=0)相鄰基礎高差 單位:m
根據(jù)《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位于縱向斜坡上的擋土墻,當基底縱坡大于5%時,基底應設計為臺階式[5];《公路擋土墻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則明確規(guī)定,沿擋土墻墻長方向的地面有縱坡時,擋土墻的縱向基底縱坡不宜大于5%,當為巖石地基,基底縱坡大于5%時,墻的縱向基底可按臺階形布置;采用分段砌筑時,相鄰段高差不宜超過1.2m[6];《擋土墻(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則強調(diào),擋土墻基底縱坡i不宜大于5%,當大于5%時,應在縱向?qū)⒒A做成臺階式,臺階高度不宜大于0.5m[7]。而《水工擋土墻設計規(guī)范》則規(guī)定,當擋土墻布置在沿墻長方向的縱向坡上時,其底部可按階梯形分段布置,每個臺階長度不應小于2.0m,相鄰臺階高差不宜大于2.0m[8]。
《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關于位于縱向斜坡上的擋土墻,當基底縱坡大于5%時,基底應設計為臺階式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開挖工程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工程造價。從上述規(guī)范和細則來看,本PPP項目水庫上壩公路的擋土墻基礎設計,因其基底縱坡i=0,沒有必要在縱向?qū)⒒A做成臺階式,設計不僅沒有減少開挖工程量,反而增加了開挖工程量;且其相鄰基礎高差一般在1.5~3.5m范圍內(nèi),擋土墻基礎相鄰臺階高差不符合《公路擋土墻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和《擋土墻(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標準圖集的規(guī)定,個別墻段基礎相鄰臺階高差也不符合《水工擋土墻設計規(guī)范》要求。
如前所述,擋土墻基底做成臺階形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開挖,加快進度,降低造價。本案例中擋土墻基礎相鄰段的基礎高差達1.5m甚至3.5m,尤其是K0+010~K0+065段,原路面就存在既有裂縫,原路基邊坡過陡(1∶0.4~1∶0.6),土質(zhì)松軟,且工作面極其狹窄,基礎只能緊貼坡腳開挖,兼之施工期間降雨頻繁,基礎及工作面松土淤積泥濘,極度松軟,開挖后出現(xiàn)大面積崩塌,崩塌線最近處距村民房屋僅2.5m。在險情發(fā)生后,仍繼續(xù)按原設計的分段臺階基礎側切、下挖最大達1.8m,至險情沿縱坡向坡下端進一步擴展。
本案例中擋土墻基礎分段大高差開挖,不僅增加了工程量,加大了投資,延長了工期,尤其是在不良地質(zhì)段,過深的基坑開挖極不利于路基或邊坡的穩(wěn)定,開挖中或開挖后易導致邊坡塌方或滑坡險情。故在地形、地基承載力無較大差異時,擋土墻基礎相鄰段高差過大是不合理的。
經(jīng)過對《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公路擋土墻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擋土墻(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標準圖集與《水工擋土墻設計規(guī)范》的比較,《水工擋土墻設計規(guī)范》沒有考慮擋土墻的縱向基底縱坡,也沒考慮地基是否為巖石,即規(guī)定當擋土墻布置在沿墻長方向的縱向坡上時,其底部可按階梯形分段布置,無疑增加了開挖工程量,也不利于路基或邊坡的穩(wěn)定;而關于相鄰臺階高差不宜大于2.0m的規(guī)定更是易導致開挖施工中邊坡塌方或滑坡險情,尤其是在不良地質(zhì)段,這種設計是不合理的。該項目的擋土墻基礎開挖施工中發(fā)生的邊坡塌方及滑坡險情也證明了這一點。
(1)非巖石地基,段內(nèi)擋土墻基底縱坡應小于5%,不易開挖成臺階形。
(2)不良地質(zhì)段,擋土墻基礎不易分段大高差開挖。
(3)工作面狹窄,基礎只能緊貼坡腳開挖時,擋土墻基礎相鄰段不易大高差開挖,避免邊坡塌方或滑坡險情。
(4)地基承載力不足的不良地質(zhì)段,采用擴大基礎或(和)換填基礎,避免無限制開挖到堅硬基礎,從而導致邊坡塌方或滑坡險情。
(5)《水工擋土墻設計規(guī)范》關于當擋土墻布置在沿墻長方向的縱向坡上時,其底部可按階梯形分段布置,每個臺階長度不應小于2.0m,相鄰臺階高差不宜大于2.0m的條文不合理,至少在不良地質(zhì)段,相鄰臺階高差不宜大于2.0m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