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雨
1911年4月,廣州一家顏料店正在熱熱鬧鬧地辦喜事,兩百多人的迎親隊伍接走新娘的同時,也帶走了裝在顏料罐里的豐厚“嫁妝”。很快,一批武器彈藥被送到革命軍手中,由黃興領導的廣州起義正式爆發(fā)。策劃這起“明辦嫁妝,暗運軍械”事件的正是后來成為黃興之妻的徐宗漢。
徐宗漢出身商賈之家,自幼接受西式教育,對三綱五常鄙夷至極,因此當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她并沒有悲切守寡,而是毅然脫離家庭,逐步成長為一個追求進步、勇往直前的革命女性。后來徐宗漢有幸結識了孫中山與黃興,自此和同盟會以及黃興結下了不解之緣。
可惜,革命黨人寡不敵眾,廣州起義失敗了。得知黃興右手中彈時,徐宗漢不顧危險相救,并護送他連夜逃往香港。黃興的手指潰爛、需要及時手術,請家屬簽字時,徐宗漢毅然以黃興妻子的名義簽了字。面對黃興的歉疚,她安慰他:“這些年,我忘了性別,忘了身份,我心坦蕩,可對天日?!?/p>
時勢造愛情,病榻旁的照料和對理想的共同追求讓他們成了真正的革命夫妻。武昌起義爆發(fā)后,黃興奉命前去指揮戰(zhàn)斗,然而“要犯”的身份使他寸步難行,她便請好友給他化裝,終于使他成功混在醫(yī)療隊里到達武漢;起義勝利后,清廷請求和談,黃興去上海主持大局,為防不測,她成立“北伐炸彈隊”,身背炸藥并自任隊長以作策應,其俠肝義膽不輸男兒。
1912年1月,黃興任南京臨時政府陸軍總長,徐宗漢則投身社會活動,始終是他的左膀右臂??吹綕M城的孤兒無家可歸,她向臨時政府建言,希望建立機構收養(yǎng)難童。在她的奔走呼吁下,“開國紀念第一貧兒教養(yǎng)院”終于成功創(chuàng)立。徐宗漢還提出了“學藝與讀書并重”的先進教育理念,使得難童不僅有飯吃,還受到了教育。
對這一切,黃興十分感動。正主持討袁工作的黃興在百忙之中給妻子寫信,稱贊她:“吾責至大、至?!曦熤良殹⒅辆谩粍t汝之責任艱巨于吾乎!”
討袁失敗后,黃興不得不流亡海外,徐宗漢始終陪伴左右,協(xié)助患肝病的他做接待、抄寫工作。1916年,黃興因病去世,年僅42歲。徐宗漢悲傷過后,再次振作起來,繼續(xù)黃興沒有完成的事業(yè)。
1919年“五四”熱潮席卷全國后,她在上海成立“上海中華女界聯(lián)合會”并任會長,領導上海婦女投身愛國運動;她創(chuàng)辦上海平民女校、出版《婦女聲》雜志、資助有志青年赴法留學……這一系列的做法雖然使她一度耗盡家財、生活陷于困境,但她毫不后悔。
1927年,在黃興舊部的協(xié)助下,年已半百的徐宗漢回到南京繼續(xù)她牽掛的扶貧事業(yè)。她不顧自己體弱多病,遠涉重洋赴美募捐,還自建奶牛場解決幼童的喝奶問題。她又開辦農(nóng)場、工廠作為貧困兒的實習基地,充分體現(xiàn)了“幼而學之,壯而行之”的辦學宗旨。
“九·一八”事變后,徐宗漢率領部分貧兒赴墨西哥、巴西等地,一面募捐,一面向華僑宣傳抗日救國。她慷慨激昂的演講感染了華僑們,大家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她就這樣任勞任怨地始終支持著祖國的革命事業(yè),直到1944年去世。
“她不僅是賢內助,更是并肩作戰(zhàn)的伙伴、戰(zhàn)友,而且,她的能力比任何男人都強。”徐宗漢不負黃興所望,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救國中留下了她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