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凱
摘 要:黑娃是《白鹿原》里的一個關鍵性人物,他有著曲折的人生經(jīng)歷,他先后做過長工、短工、農(nóng)協(xié)主任、警衛(wèi)員、土匪、保安團營長、人民政府副縣長。他被鹿兆鵬燃起“革命激情”,懷著狂暴的反封建情緒,在白鹿原掀起“風攪雪”革命,在瘋狂破壞和“徹底”決裂后,卻最終從反抗命運到屈服于命運,從反抗禮教到屈服于禮教。作品通過對黑娃“壓抑——報復——懺悔”的人生道路描寫,反映出黑娃悲劇命運多重原因。
關鍵詞:黑娃 壓抑 反抗 屈服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以陜西關中地區(qū)白鹿原上白、鹿兩姓家族社會生活為核心展開。黑娃是《白鹿原》這部小說中一位貫穿始終的人物,也是人生起伏最大的悲劇人物。他出生于白鹿原,也死于白鹿原。他的曲折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民在階級抗爭中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平等的痛苦歷程以及揭示了他們的追求最終化為泡影的原因。
一、物質(zhì)上的壓抑
兒時的黑娃是在一個倍受壓抑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黑娃的父親鹿三在主人白嘉軒的耳濡目染下,成了儒家思想、封建倫理道德的信徒,黑娃從小在這種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下長大。
鹿村學堂建成后,鹿兆鵬出于好意給他冰糖和點心時,不僅沒有使他產(chǎn)生絲毫的感激之情,反而激起他的自卑和抵觸心理。初嘗冰糖,黑娃先驚后哭,在上學途中,鹿兆鵬扔給他一塊冰糖,黑娃認為是塊石子。初嘗冰糖給黑娃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但黑娃自知無錢購買,于是悲哀地扭開臉,忽然跳起來說:“我將來攢下錢,先買狗日的一口袋冰糖?!?第二次當鹿兆鵬把比冰糖更好吃的水晶餅放到他手心里時,他卻沒有吃這塊水晶餅,而是一咬牙扔到草叢里去了。[1]并非不想吃才扔,而是太想吃而不敢吃。這是黑娃向往美好事物的愿望受到壓抑不得實現(xiàn)極度痛苦的內(nèi)心體驗及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的叛逆的種子。
二、盲目的革命
黑娃的反抗行為隨著革命的發(fā)展,也逐漸顯示了他的獨特生存價值。在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他在共產(chǎn)黨員鹿兆鵬的啟發(fā)下放火燒了軍閥的糧庫,緊接著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又成為白鹿原上農(nóng)協(xié)會的骨干,以極大的熱情參與了革命活動。黑娃從“農(nóng)講所”培訓歸來,在白鹿原掀起了一場風暴。那些議論黑娃的白嘉軒、鹿子霖、田福賢以及一切或富或窮的莊稼人,全都對他刮目相看“瞪起了眼睛?!卑凑章拐座i的計劃,他們十兄弟開始在原上發(fā)動群眾,組織白鹿原農(nóng)民協(xié)會,當上了農(nóng)協(xié)主席,砸了那個象征著家族威嚴的祠堂。
然而,[2]政治風云的變幻使黑娃的革命熱情受到了致命打擊,但他既沒有像他的一些兄弟那樣屈膝投降,也沒有像另外一些兄弟那樣血灑白鹿原,而是走上了一條獨特、漫長的道路。在逃出白鹿原后,經(jīng)鹿兆鵬的引薦加入了革命隊伍,并因才華出眾而頗受器重,成為了習旅長的警衛(wèi)。但是好景不長,他所在的部隊在一次戰(zhàn)斗中全軍覆滅。至此,黑娃那種由自發(fā)的反抗意識發(fā)展而成的自覺的革命信念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如果說在此之前他主要是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來反抗壓迫的話,那么在以后則主要以消極、被動的態(tài)度來反抗。
三、懺悔皈依
懺悔修身,學做好人,是黑娃后期追求的人生目標。這一人生目標原于他厭倦漂泊,求息定爭的心理需要。黑娃在經(jīng)歷生活的坎坷后,自覺地皈依他曾反叛的傳統(tǒng)文化。[3]他第二次結婚時選擇了老秀才的女兒,用他的話說:“我需得尋一個識書達理的人來管管我?!?這里的“識書達理的人”,實際上是熟悉那個文化世界的人。小說第三十章在寫到黑娃與高玉鳳舉行婚禮時,對黑娃的復雜心理作了一番詳細的描寫。洞房的門閂播上后,黑娃的心情變得更糟糕,他覺得自己十分別扭,十分空虛,十分卑劣……他想不起已往任何一件壯舉能使自己心頭樹起自信與驕傲,而潮水一波又一波漫過的盡是污血和濁水,與小娥見不得人的偷情以及在山寨與黑白牡丹的齷齪勾當,完全使他陷入自責和懊悔的境地……黑娃久久地坐著抽煙,看到炕頭并擺的一雙鴛鴦針頭,更加卑怯到無力自持的地步……這是一個被傳統(tǒng)文化世界的理性之光所喚醒的靈魂,對前此以往的行為的懺悔。“我以前不是人……”第二次婚姻喚醒了黑娃這顆“浪子心”,這位生性粗獷的陜北漢子在新婚之夜突然變得溫柔斯文謹慎起來。
后來,黑娃又在玉鳳的影響下開始“念書”。當他跪拜朱先生為師渴望“痛改前非”、“學為好人”的時候,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自己的過去:“兆謙闖蕩半生,混賬半生,糊涂半生,現(xiàn)在想念書求知活得明白,做個好人?!睘榇耍煜壬o黑娃提寫了“學為好人”四個大字。從此,黑娃每日早起借著蒙蒙晨曦舞劍,然后坐下誦讀《論語》。黑娃言談中開始出現(xiàn)雅致,舉手投足也顯現(xiàn)出一種儒雅氣度。他從一見到先生就怯得慌到成為朱先生的最好的一個弟子,從拒絕接受儒家文化到最終成為儒家文化教育的俘虜。
陳忠實在《白鹿原》中,[4]黑娃反叛過他所不屬于的那個有產(chǎn)者階級,最后卻擠進了那個階級并成為其中最優(yōu)秀的一個;他反叛過曾使他難以立足的那個社會,最后卻成了那個社會秩序地衛(wèi)護者;他反叛過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最后卻溫情脈脈地投進最具傳統(tǒng)色彩的婚姻懷抱之中;他憎恨并打折了白嘉軒那代表傳統(tǒng)文化人格的腰桿,最后卻拜服在白嘉軒的腳下;他曾毀族規(guī)砸宗祠,最后卻跪倒在祠堂里;他厭讀四書五經(jīng)是徐先生門下的不屑弟子,最后卻大徹大悟埋首四書五經(jīng),成為關中大儒朱先生門下最好的弟子。概而言之,黑娃反叛的每一個起點,最后都無一例外的成了他復歸的終點。
參考文獻
[1]陳忠實.《白鹿原》創(chuàng)作漫談[J].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04期
[2]劉延東.崔嵐.電影《白鹿原》評析[J].青年文學家,2012年27期
[3]李時.《白鹿原》中人物形象描述的悲劇美[J].作家,2013年10期
[4]陳忠實.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