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宋明煒,美國衛(wèi)斯理學院東亞系副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2016年)。兼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研究員。專業(yè)領域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比較文學、科幻文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2005年),于2005年至2006年在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著有傳記《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1996;1998再版)、隨筆集《德爾莫的禮物:紐約筆記本》(2007)、《普利茅斯的冬日花朵:新英格蘭記》(2012)、論文集《批評與想象》(2013)、英文著作Young China: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Bildungsroman, 1900-1959(譯名:《少年中國》,哈佛大學,2015)。另有多篇論文發(fā)表于《中國學術》《現(xiàn)代中國》等中外期刊。
自2010年以來將主要精力用于向英語及世界讀者翻譯、介紹中國當代科幻小說,并撰寫有關論著。最近五年,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等多所大學做有關中國科幻的專題演講。
記得我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常常帶我去值夜班。媽媽是醫(yī)生,那時候醫(yī)生辦公室有爐子,我就著爐子讀書。讀的是什么呢?根據(jù)《星球大戰(zhàn)》電影改編的小說。那是80年代初,中國的電影院里還看不到《星球大戰(zhàn)》??墒俏乙呀?jīng)讀了小說,記得一開頭描寫的世界、兩顆太陽照耀下的星球、行天者盧克、蕾雅公主求救的全息錄影、神秘的絕地武士歐比萬,我其實不記得那本小說里是怎樣翻譯這些名字的,但那樣恢宏的印象,永遠也不會忘。讀完《星球大戰(zhàn)》,我立即讀續(xù)集《帝國反擊戰(zhàn)》。行天者盧克遇到隱藏在密林中的絕地宗師約達長老。矮小動物一般的約達嘮嘮叨叨,盧克心猿意馬,但盧克終于在約達的指點下,開始理解何為原力, 何為心,何為物。我讀得如癡如醉。幾年以后我看到金庸《笑傲江湖》里寫風清揚傳劍一幕,不禁神思一動。盧克和令狐沖,這兩個英雄人物,將我心目中的科幻和武俠兩種小說類型溝通起來,他們都是理想青年。而約達和風清揚都是世外隱者、智慧的導師、沉著的高手,人生難得一見,在小說里看到,更是讓人心弛神往。
我描寫的這個閱讀經(jīng)驗,為我同一代的許多人共有。了不起的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雖然年長我很多歲,也是差不多在同一個時期——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初時期,讀到西方科幻經(jīng)典,如凡爾納、威爾斯、克拉克、阿西莫夫的作品。幾乎所有的科幻作家都差不多先經(jīng)歷過一個科幻迷的階段。迷戀,才會熱愛;熱愛,才會創(chuàng)作;而創(chuàng)作,會令人更加持久的迷戀,熱愛。沒有半途而廢的科幻迷,也沒有半途而廢的科幻作家。
記得韓松有一次講話,一開頭就把大家都逗笑了。他在幾位青春小說家之后發(fā)言,說其余發(fā)言人都是青年,而科幻則是少兒文學。這是千真萬確的。曾經(jīng)有一個時期,中國科幻和科普讀物是特別向少年兒童打開大門,通向知識大廈,通向世界想象的。我記得小時候讀過一些書,此后再也沒有見過。其中一套書是當時從蘇聯(lián)翻譯來的多卷本《人是怎樣成為巨人的》,是整整一部科學發(fā)展歷史,還有一套是中日建交之后日本為中國小讀者印行的《少年博物館文庫》。這些書是廣義的科普讀物,適合孩子看?!度毡旧倌瓴┪镳^文庫》大約有十幾本,圖文并茂,紙張精美,從哲學到天文,從史前到當代,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真是讓我和同學們大開眼界。記得當時大家沒有人能買得起一整套,就你買一本,我買一本,互相交換著讀。
引發(fā)兒童在一個特定年齡對世界發(fā)生好奇的重要事件,每一個人都經(jīng)歷過。如果這個時候,世界向你打開,你就會看到世界無窮無盡的影像,此生此世都會繼續(xù)好奇,保持理想。這是為什么我感謝科幻的原因。在我六七歲到十幾歲這個時期,中國經(jīng)歷了一次科幻的復興。且不用說各種中國科幻小說,更讓我著迷的是各式各樣從蘇聯(lián)、日本、美國、歐洲翻譯到中文的科幻小說。法國人寫的《猿猴行星》、重印的凡爾納全集、日本星新一的作品、蘇聯(lián)的《飛人阿里?!泛汀断膳窃啤?、英國作家的《2001年太空漫游記》都在其列。我記得還在一本家里大人讀的英文小說選中,吭哧吭哧地讀過一篇小說,喜歡到不行,就自己翻譯了出來,很多年之后,我才意識到那是科幻大師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編年史》中的一個章節(jié)。從另一位已經(jīng)逝去的親人那里,我得到一本《博爾赫斯短篇小說集》,1983年初版的,我至今依然帶在身邊。我無法想象十歲的時候,我是怎樣讀《特隆,烏克巴爾,奧爾比斯,忒蒂烏斯》這篇無與倫比、包羅萬象的科幻小說。也許,那位逝去的長者曾經(jīng)跟我講過這篇小說,以及他送給我的一位80年代中國大物理學家寫給兒童的相對論簡介。
我后來既沒有成為物理學家,也沒有繼續(xù)發(fā)揮對古生物學和考古學的興趣。不久之后,周圍的同學都在讀武俠小說。我也隨著讀了幾本,只是喜歡金庸,對其余的武俠小說作家完全看不上眼??苹梦膶W漸漸從我的視野里消失了。盡管我也看錄像帶上的《星球大戰(zhàn)》。許多年過去,我還在紐約最大的電影院里看了《星球大戰(zhàn)前傳》。但隨著年齡增長,我似乎告別了科幻文學。我開始用新的眼光來讀博爾赫斯。
直到有一天,我得知《三體》的存在,我讀到《中國太陽》《宇宙墓碑》。所有童年的記憶都打開了。那個無限美好的想象世界,在隱藏了許多許多年后,蓬勃而出。我為年輕的讀者,為如同我幼小時代的年輕朋友們期許,希望你們在好奇的時候,有一扇門打開,讓你看到一個驚奇、美麗的世界。無論你將來成為科學家、工程師、醫(yī)生、律師、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普通上班族,這個世界永遠跟著你,不會失去,你可以回到童年,回到未來,回到中國科幻的創(chuàng)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