蓀俠
“魔鬼時刻”不是玩笑!不只是有多年慢性病的老年人存在著被“魔鬼”打敗的風險,甚至很多年輕人也難逃魔爪。
一、心梗的“魔鬼時刻”:
早上8點至9點。
早上8點至9點是急性心梗發(fā)生的“魔鬼時刻”,眾多心?;颊叨加诖藭r發(fā)病。
在清晨,人體交感神經的活動可增強一倍。同時,人體經過了一整晚的水分流失,來不及補充,血黏稠度是全天最高的。而此時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刻,人體受冷、血管收縮,很容易引發(fā)急性心腦血管病。
建議:
1. 心血管病患者睡眠一定要充分,最好睡到自然醒。
2. 醒后不要著急起床,先給手腳做一下按摩,可以減緩交感神經的興奮速度,保證血液循環(huán)通暢。
3. 不建議在早晨鍛煉身體,尤其是在寒冷的早晨。
4. 晨起便秘很危險,因為用力的一瞬間,血壓迅速升高,有可能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
二、中風的“魔鬼時刻”:
中午11點至13點
一般情況下,中午11點半左右,體內激素分泌或者旺盛或者不足,血壓、血糖的波動幅度也非常大,人的情緒也可能在此時發(fā)生較大波動。所以,這就給突發(fā)中風造就了多重誘因。
建議:
1. 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需警惕小中風。小中風通常表現為一過性頭暈、一過性頭痛、一過性視物不清、一過性言語不利、一過性肢體麻木等癥狀。
2. 當氣溫上升時,人體流汗增多,注意補水,防止血液變得黏稠。
3. 不論冬季還是夏季,合理使用空調和暖氣,保證房間內外不要溫差過大。
4. 睡午覺時如果突然覺得翻身困難,動彈不了,應馬上呼救。
三、糖尿病的“魔鬼時刻”:
凌晨1點至3點
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尤其是凌晨1點至3點是低血糖的高發(fā)時刻,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也是一個“魔鬼時刻”。
患者發(fā)生低血糖后往往易出現面色蒼白、心慌、手抖、渾身乏力、腿腳發(fā)軟的癥狀,如發(fā)生在夜間,人們處于睡眠狀態(tài),往往難以覺察,在不知不覺中被低血糖奪去生命。
從臨床數據顯示看,有超過60%的糖尿病低血糖是由藥物使用不當引起的。比如:過多注射胰島素。此外,不合理的膳食,比如:過分限制糖的攝入、延遲進食等也容易導致血糖過低。糖友反復低血糖,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心肌梗死等。
建議:
1. 保持進食量的均衡、穩(wěn)定,不要過度節(jié)食、或者延遲用餐。
2. 夜里床邊備點吃的。一旦發(fā)生低血糖,可進食15克碳水化合物,比如餅干或者糖果等。過15分鐘后重測血糖,如果血糖依舊低,則繼續(xù)補充15克的碳水化合物,直到血糖恢復正常水平。
3. 不要突然增加運動量。
4. 限制飲酒,尤其不能空腹飲酒。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