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
溶巖地區(qū)相對于其他地形地區(qū),地質情況更加復雜,因此在進行溶巖地區(qū)施工時,要注意施工細節(jié)和施工方法,從而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尤其是在溶巖地區(qū)的沖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非常容易因為地形以及地質原因,導致施工發(fā)生卡錘、坍塌等問題,不僅嚴重延誤了施工速度和效率,并且對施工設備以及人員的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施工團隊一定要針對溶巖地區(qū)進行深刻的研究和學習,從而更好地掌握特殊地區(qū)的沖孔灌注樁施工要點,更好的進行工程施工。本文結合了維達力實業(yè)有限公司赤馬港廠區(qū)的宿舍工程情況,從而對溶巖地區(qū)的沖孔灌注樁施工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情況非常復雜,這就導致各類地貌在我國都有分布,無疑給施工企業(yè)和人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通常在溶巖地區(qū)會采用沖孔灌注樁的施工工藝,但是沖孔灌注樁技術的使用過程中,會因為溶巖地區(qū)地形地貌的復雜,而出現各種施工問題,影響了正常的施工效率。
在溶巖地區(qū)進行建筑工程施工,必須要預先對溶洞進行的處理,從而避免溶洞地貌影響后續(xù)施工。在進行處理前,需要先對溶洞的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因此要進行探索和勘探工作,根據所得的勘探數據,再對溶洞進行區(qū)域上的劃分,尤其要對溶洞的高度以及深度等基礎數據準確獲取,從而保證處理的質量和水平。當出現空洞型溶洞以及半填充溶洞時,一般需要通過采用兩層鋼護筒的方式進行加固,具體而言,第一層鋼護筒需要穿過軟土層以及松散砂層,從而避免在后續(xù)沖孔過程中發(fā)生坍塌,第二層鋼護筒則需要穿過整個溶洞。面對全填充型溶洞,需要通過回填枯土等材料,對溶洞進行填充,從而減少溶洞中的空隙,保證加固的質量。
在溶洞中施工所采用的一般是沖孔灌注樁技術,簡單而言分為沖孔以及灌注兩個環(huán)節(jié)。在沖孔環(huán)節(jié),會采用沖擊式鉆機或者是沖擊鉆頭對溶洞的外壁進行沖擊開洞,這針對的是硬土層以及巖石層。在進行灌注的過程中,需要采用泥漿混合材料涂抹整個溶洞,保證在施工的過程中,不會發(fā)生溶洞內壁的坍塌,影響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為了提高安全和穩(wěn)定程度,邊施工邊對內壁的硬度進行檢測,直到硬度滿足建筑施工的需要,才能夠展開灌注工作,形成樁基。
維達力實業(yè)(赤壁)有限公司赤馬港廠區(qū)宿舍樓,房屋高度為30.750m;層數為9層。擬建建筑物設計安全等級為二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為二級,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在勘察深度范圍內,根據鉆孔揭露的地層自上而下可分為素填土、第四系全新沖洪積統(tǒng)粉質粘土、殘積紅粘土、三疊系石灰?guī)r三個地層單元。根據地質資料,場地未見斷裂構造,但勘探揭露石灰?guī)r鉆孔發(fā)現有17個鉆孔出現溶洞。勘探見洞率28.3%,垂直洞高0.7~8.4m,洞內全充填有可塑狀態(tài)的粘性土,鉆進過程中無掉鉆現象,失水不太嚴重。表明場地巖溶有一定程度發(fā)育。
通常溶巖地區(qū)建筑工程的整體情況都比較復雜,因此必須要進行嚴格的前期準備工作,保證全面獲取準確的數據,為后續(xù)施工提供理論基礎。溶洞的具體情況,往往難以探明,這就要求采用各種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從而保證溶洞情況的徹底掌握。
在進入溶洞的砂層施工之前,需要對鉆孔口附近的土層進行取樣分析,一般情況下,會選擇枯土以及片石,從而確保取樣的準確性。進行溶洞施工前的加固工作時,需要充分做好安全預防工作,具體而言就是通過鋼護筒的安裝,從而加固溶洞內外壁,加大泥漿的儲備量,從而避免發(fā)生溶洞的坍塌等嚴重事故,確保建筑工程的正常進行。
沖孔灌注樁施工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的施工質量都會直接影響最終建筑工程質量,因此必須加以注意。在灌注過程中,通常是采用混凝土作為灌注材料,混凝土的質量十分重要,因此在進行灌注前,必須要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確認,包括混凝土的泥漿枯土量以及含砂率等數據,必須要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和工程需要。待混凝土材料質量確認之后,才能夠開展灌注工作。
溶巖地區(qū)屬于一種特殊的施工區(qū)域,而且在溶巖地區(qū)之中,還根據具體情況,分為不同的溶巖類型,針對不同的溶巖地形,所采用的施工方式也就有所不同。在面對最常見的溶巖地形時,一般會采用回填的方式來進行溶洞的加固,這就需要對溶洞進行全面的勘察,從而計算與確定回填量以及回填速度。在回填材料的選擇上,片石和枯土比較適合進行回填工作,但是要注意片石需要選擇直徑大概在25~80cm之間,巖石種類為花崗巖。
當面對斜巖面地質的溶巖地區(qū)時,沖孔過程中非常容易發(fā)生偏錘的問題,因此必須要對偏錘做好預防工作。想要避免發(fā)生偏錘問題,就必須要采用補平材料來對孔底進行填平,從而保證沖孔工作的順利進行。當偏錘問題已經發(fā)生時,則需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因此引發(fā)更大的質量以及安全事故。
面對土洞和溶洞有很多處理的辦法和技巧,最為經濟實用的方式就是向孔內投擲石塊,當然這種方式的效果也差強人意。相比較而言,效果更好的方式包括了鋼護筒、灌注混凝土、高壓旋噴等方式,其中能夠達到經濟與效果并重的一個方式就是鋼護筒技術。投擲石塊法相對于鋼護筒法而言,其處理難度更低,投入資金量更小,因此受到了很多施工團隊和企業(yè)的喜愛,被廣泛地應用于溶巖地區(qū)的沖孔灌注樁施工之中,在投擲石塊法的應用之中,也要嚴格按照溶巖地區(qū)的具體情況,邊沖擊邊投擲石塊,從而保證石塊能夠填滿洞體的四周,從而提高溶巖地區(qū)的穩(wěn)定性。在進行灌注時,要時刻檢查混凝土的面標高,當發(fā)生混凝土灌注量大于計劃灌注時,此時表明混凝土已經進入洞體內部,必須要等待混凝土完全充滿后才能拔出灌注管,否則將無法保證樁體質量。
在沖孔灌注的過程中,容易發(fā)生的問題、原因以及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