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友 王傳新 徐志國 萬國強
摘 要:油井檢泵周期作為反應油井正常生產作業(yè)的重要指標。受多種因素影響,油井檢泵周期存在長短不一現象。因此,必須精細分析影響油井檢泵周期的因素,并采取對策予以消除,最大限度地延長油井的免修期,以提高油井利用率和采油時率。魯明公司從2002年開始就對維護井在綜合分析基礎上,采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逐步開展綜合治理工作,引進推廣了優(yōu)化管桿、優(yōu)選內襯油管、安裝旋轉井口和偏心井口、采油潤滑工藝、調整泵徑和沖次、加緩蝕劑預防等先進工藝措施,形成了適合公司維護的配套技術。
關鍵詞:檢泵;檢泵周期;分析;對策
1生產作業(yè)概況
魯明公司主要從事低品位、復雜難動用油氣藏的勘探開發(fā)。于1994年正式投入開發(fā),經過20余年的開發(fā)生產,地層的流體場、應力場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同時隨著注水增多,在高含水期油品性質發(fā)生變化造成水質腐蝕影響因素,造成管蝕漏、桿蝕斷等,使油井壽命降低,降低油井檢泵周期,油井維護井次迅速增加,影響到油田正常生產。
2影響檢泵周期的原因分析
2.1管桿失效原因分析
管桿問題主要包括管漏、桿斷、桿卡三種情況,出現這三種情況的原因一是油井產出液含水高,礦化度度高,采出液呈弱酸性,且含有少量溶解氧、溶解二氧化碳等,對油管和抽油桿腐蝕性較大,造成油管穿孔或桿體腐蝕變小變脆斷裂。二是對于斜井、側鉆井或水平井,井身結構存在一定的井斜度,液面較深,抽油泵下到造斜點以下,泵上油管隨著套管一起彎曲,生產時,抽油桿拉力產生一個側向分力,導致管桿分生偏磨,加快了油管桿失效速度。三是在長時間油井生產中,低含水液量少的油井,原油在井筒流動過程中不斷散熱,當低于蠟的初始結晶溫度時,在管桿上部開始結蠟。由于檢泵周期長,在熱洗井過程中化蠟不夠徹底,使管桿結蠟日漸嚴重,導致抽油桿上下阻力增大,流體在油管內流動的空間減少,當管桿結蠟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拉力逐漸增大,造成蠟卡或抽油桿拉斷。四是地層出砂、斷層、套管質量等因素導至套管變形,進而導致油管錯斷、變表、開裂,造成管漏躺井。五是地層出砂,砂礫進入泵和工作筒間的間隙,導致泵卡,造成抽油桿拉斷。
2.2抽油泵失效原因分析
抽油泵失效主要包括泵漏和泵卡兩種情況,而泵卡常常導致抽油桿斷脫。出現這兩種情況的原因一是防沖距調整不合理,產生頻敏碰泵,高含水高礦化度造成腐蝕,造成薄弱點,及本身材質原因造成凡爾罩斷脫;二是柱塞泵筒配合間隙過小,潤滑不充分造成拉傷,或壓裂砂、充填砂礫、地層砂進入泵筒及本身材質或加工質量致表強化處理工藝不倒位或腐蝕造成柱塞泵筒拉傷甚至砂粒較多時造成卡泵;三是凡爾受高溫高壓液體流在凡爾球、座表面形成噴射作用、凡爾不正常開啟、腐蝕、腐蝕產物或機雜導致的結垢等造成凡爾刺漏。四是含氣原油進入泵腔,析出的氣體占據泵腔足夠大時,氣體的壓縮性,致使固定閥和游動閥打不開,造成氣鎖。氣鎖時還常會產生“氣擊”,加速抽油機、抽油泵、管桿等設備的損壞。
3影響檢泵周期的問題解決對策
3.1對井筒精細管理
3.1.1偏磨綜合治理措施
公司生產井中偏磨造成的躺井問題突出。為此,根據油井實際情況,采取以下技術。一是對管柱進行優(yōu)化組合,結合以前生產動態(tài)資料,合理設計出下泵深度,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加重桿和防脫器的配套使用,部分井降低了泵徑,從而降低了井下負荷,減少振動;二是優(yōu)化生產參數,在滿足油井產能要求時,盡量采取小泵徑、長沖程、慢沖次的原則,減小快沖次對管桿的沖擊;三是選用優(yōu)質的防偏磨器,選用抽油桿性扶正抗磨副,減少偏磨。對泵掛較深的油井,采油油管錨減小油管伸縮,增加特殊加重桿;經濟條件允許采油內襯油管;四是改變舉升工藝,對部分油井采用螺桿泵,對水平井采用無桿泵,如水力噴射噴等。
3.1.2結蠟井治理措施(1)通過反復實踐,對水敏區(qū)塊,采用“四控”加藥法,即控制溫度,在65-80攝氏度之間,控制流量,每小時1方左右,控制藥量,加藥量控制在1.5方左右,控制加藥周期,25天左右。通過對加約方式及加期優(yōu)化,因結蠟造成的躺井逐年下降,最高下降幅度達50%。對地層能量較充足的水敏區(qū)塊,結蠟嚴重,且水敏、速敏導致無法正常熱洗加藥的油井,在泵和地層之間下入單向流封隔器,可以采油“高溫低液量”熱洗法進行清蠟。(2)采油機械清蠟。2004年始有針對性的選擇部分油井,下了清蠟器,且使用效果不錯。只是機械清防蠟易損耗,且對泵及吸入口達不到清防蠟作用。(3)細化管理方式。從管理上入手,改變加藥制度和周期 ,利用“一井一策”耗量曲線進行加藥實驗。當日耗量和載荷增大到一定警界線時,采取每天定時、定量連續(xù)加藥,當耗量量和載荷曲線恢復到正常時,停止加藥。
3.1.3油井管桿腐蝕的治理措施
針對油井管桿腐蝕現象,在作業(yè)時與油管一同下入一定量的固定緩蝕劑或下入陰極保護器,來延緩地層對油管桿的腐蝕。雖然在短時間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從長時間也只能看電泵自身的耐腐蝕程度。在實際應用中,為減少人工勞動強度,引入自動加藥機,連續(xù)定量加入液體緩蝕劑,同時,減少使用J55油管,根據油井實際合理使用N80油管,增加防腐抗磨性。
3.2地面精細管理
3.2.1油水井的精細管理
熱洗、抽油機平衡等是保證油井正常生產的一種日常維護措施。主體管理上,“從井入手”變?yōu)椤皬挠吞镎w開發(fā)思路入手”,把握區(qū)塊矛盾,最后落實到單井分析及措施提出及油井維護上,實現研究精度的逐級細化,達到油井管理有順序,有取舍。一井一策就是油井身體狀況表,體檢表及治療表的統(tǒng)一。通過一井一策,我們可以通過油井體檢情況,實現油井有規(guī)律的保養(yǎng)維護。
3.2.2作業(yè)質量管理
如何提高檢泵作業(yè)施工質量,公司根據生產和管理實際,按照一井一策質量管理要求,對作業(yè)質量實行三定管理,即每一井的作業(yè)監(jiān)督和作業(yè)管理質量“定人”,考核和質量管理掛鉤,對質量抽檢“定時”,采取教育與獎懲制度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員工的責任心,注意檢泵中的細節(jié)問題。強化質量管理,認真落實直線責任,通過工序檢驗記錄,嚴格控制每道工序,細化每個崗位人員職責,并嚴格監(jiān)督落實到每道工序。對作業(yè)監(jiān)督人員培訓和作業(yè)隊人員培訓“定期”,加強對作業(yè)隊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操作人員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民.影響檢泵作業(yè)質量的因素剖析及對策,科技信息,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