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煉
摘 要:縣(區(qū))黨校老師的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不適應在新時代大規(guī)模培訓黨員干部任務要求情況。積極破除困境,提升能力水平,成為當前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從嚴治黨要求加強背景下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縣(區(qū))黨校教師;基層;能力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于鍛造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離不開各級黨校;黨校發(fā)揮作用,離不開高水平的教師??h(區(qū))黨校教師作為縣(區(qū))黨員干部培訓“主力軍”,成長速度、工作狀態(tài)和成效直接影響黨的基層治理和黨的事業(yè)發(fā)展。
一、縣(區(qū))黨校教師及其成長困境
縣(區(qū))黨校無論是設置、管理、配套設施,還是面對的教學對象、工作任務等都難以與上級黨校相比,縣(區(qū))黨校教師的成長發(fā)展道路和上級黨校也明顯不同??傮w來說,其成長發(fā)展主要面臨三大困境:
1.起點總體偏低。按照當前縣(區(qū))黨校招聘老師時的學歷要求標準來看,大部分要求為本科學歷,發(fā)達地區(qū)的要求相對高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由于黨校教師本身吸引力不足,對教師學歷的要求相對較低,一些縣(區(qū))黨校教師更是從中小學教師中轉行過來。由于自身起點不高,教學、教研能力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專業(yè)職稱的評定、待遇的提升等也有較為明顯的天花板效應。
2.專業(yè)基本無分工??h(區(qū))黨校由于在培訓任務上自主性不強,與上級黨校相比,縣(區(qū))黨校很少有根據(jù)教師所學專業(yè)分門別類設立相應教研科研室,大部分教師都沒有專門的研究方向,其教學任務基本上是按照上級要求進行,因此產生了相當一部分“樣樣通,樣樣松”的萬金油式老師。
3.個人進步和提升空間不足。受黨校機制體制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約,當前縣(區(qū))黨校管理各地不一:有些全員參公,即教師全部并入公務員編制;有些則實行行政和事業(yè)“兩條線”管理;有些則將教師和工勤人員同檔管理。因此,縣(區(qū))黨校教師地位缺乏保障,進步空間受限。同時,由于基層治理任務日益繁重,很多縣(區(qū))黨校教師在承擔教學工作的同時,還需要承擔本級政府下發(fā)的中心任務。比如扶貧、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計生、征地等,難以專心致力于教學研究。此外,縣(區(qū))黨校教師,尤其是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縣(區(qū))黨校教師外出學習培訓機會少之又少,所備的課程使用生命周期很短,提升專業(yè)能力水平的難度加大。
二、努力提升能力素養(yǎng),縣(區(qū))黨校教師要主動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
縣(區(qū))黨校教師成長的困境,有體制機制不健全因素的影響,也對自身定位的不準確、工作途徑方法的固化等因素影響,根源卻是能力素養(yǎng)急需不斷提升的問題。
1.找準定位、轉變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
當前,縣(區(qū))黨校教師工作存在兩大誤區(qū):一是認為反正各方面條件都無法與上級黨校相比,作用發(fā)揮比較小是應該的,盲目悲觀;二是覺得只有上級黨校尤其是名家教授的教學方式才是最佳的,盲目模仿。這兩種想法錯誤且有害。首先,縣(區(qū))黨校作為黨在基層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承擔著為鎮(zhèn)街村社培養(yǎng)一批政治合格、能力出眾、敢于擔當?shù)狞h員干部隊伍的重任。在社會治理重心下移的今天,工作是抓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加強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優(yōu)化縣(區(qū))干部隊伍意義重大,縣(區(qū))基層黨校教師應主動作為,努力發(fā)揮更大作用;其次,縣(區(qū))黨校的工作對象,是縣級機關單位、鎮(zhèn)(街道)和村(社區(qū))黨員干部,他們無論從知識學術水平、眼界思維,到對理論政策的理解能力上都不能與省市領導干部相比,對教育培訓和課題教學的要求肯定另有特點。因此,縣(區(qū))黨校教師應轉變思路,在教學方法上,既吸收上級黨校和專家教授的授課經驗技巧,又探索更接地氣的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內容上,既適應多種內容教學,也要根據(jù)自身擅長領域,確定重點研究方向。
2.銳意進取,努力提升能力素養(yǎng)
結合其自身情況及工作特點,縣(區(qū))黨校教師主要應提升以下三種能力:
一是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新時代,黨的先進理論、政策方針、國家治理方式不斷與時俱進,資訊和知識獲取途徑越來越多,縣(區(qū))黨校教師自身的政治理論水平、政策理解能力、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等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不斷提升學習能力、終生學習成為解決“知識恐慌”的唯一途徑。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網絡時代,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要適合自身,特別要避免各種“碎片化”咨詢對自身學習的負面影響,讓自身學習變得更加有效率;要有選擇的進行學習。即在學習過程中,要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先進理論體系、光輝歷史和政策法規(guī)等的學習,要原原本本學,原汁原味學,學深悟透;要重視學習的深度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習的廣度。
二是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教學要嚴謹。要讓自己的課堂講授內容觀點新穎、重點突出、布局合理、邏輯嚴密,才會有深度、有新意、有吸引力。講解要接地氣。比如對村(社區(qū))黨員干部講課的時候,適當?shù)囊胍恍┑胤椒窖运渍Z,課堂氛圍會更活躍,對年輕干部講課的時候,加入一些新鮮網絡話題更容易引起共鳴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要熟練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制作課件、組織互動,使課堂教學內容更直觀生動,充滿時代氣息。要多與學員的溝通交流。通過與學員的良好交流,快速了解其情況和對學習培訓的深層次需求,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要分析基層干部的心理特點,善于引導和啟發(fā)。當然,“學術研究無禁忌,課堂教學有紀律”,縣(區(qū))黨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重視這一點,在對各種重大問題分析講解中,必須強化“四個自信”、“四種意識”,堅持與中央和上級保持一致。
三是不斷提升調查研究的能力。毛澤東說:“要想當群眾的老師,先要當群眾的學生”??h(區(qū))基層干部奮戰(zhàn)在一線,社會實踐和工作經驗豐富,需要加強和提升的是用先進理論指導工作,分析和研究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h(區(qū))黨校老師努力提升調研研究能力,通過堅持不懈地實地課題調研,才能對當?shù)亟洕鐣陌l(fā)展認識更為清晰透徹,才能將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與黨的先進理論和科學工作方法融為一體,放之于教學之中,讓基層黨員干部“學有所得”。
3.提高思想站位、轉變態(tài)度,在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中擔當奮進
與上級黨校教師相比,縣(區(qū))黨校教師的成長,確實是平臺更小、資源更少,困難更多。但俗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高度決定影響力”,思想的高度,決定了一個人能在前行的路上走多遠,站多高。身為縣(區(qū))黨校教師,要深刻理解自身崗位和工作的重大價值意義,明確責任擔當,以高度的榮譽感、使命感,轉變方式、補足短板,不斷適應新時代對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要求,在三尺講臺上有所作為。要明白“有為才有位”的道理,直面自身成長發(fā)展的現(xiàn)實局限,不抱怨、不放棄,不畏未來,努力尋找更多發(fā)光發(fā)熱的途徑,推動縣(區(qū))黨校工作上臺階;要積極在黨校教師群體中發(fā)聲,強化存在感,讓上級和本級黨委不斷發(fā)現(xiàn)縣(區(qū))黨校的亮點和對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更加重視縣(區(qū))黨校工作,從而推動基層黨校機制體制不斷走向完善,為自身發(fā)展爭取更為廣闊的空間和資源。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2015年12月9日
[2]黨的十九大報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2017年10月
[3]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8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