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重溫那些可圈可點的改革開放“第一”故事(二)

      2018-09-08 11:01李春發(fā)
      黨史文匯 2018年8期
      關鍵詞:第一外資銀行

      李春發(fā)

      “四項基本原則”首次完整系統(tǒng)提出

      針對有些人思想僵化或半僵化、極少數(shù)還宣揚無政府主義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主張,反對共產黨的領導、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等右的思潮而造成部分青年思想混亂的態(tài)勢,根據(j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決定,1979年1月18日至4月3日,中共中央召開理論工作務虛會,總結理論宣傳工作的經驗教訓,研究理論宣傳工作適應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的根本任務,解放思想,統(tǒng)一認識。3月27日,鄧小平在同有關領導同志談其即將在會上所作講話稿時指出:四個堅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現(xiàn)在該講了。3月30日,他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作了題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

      他在講話中將我們黨一貫強調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則,科學地集中概括為“四項基本原則”: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并指出:“這是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根本前提?!边€提醒:“我們必須一方面繼續(xù)堅定地肅清‘四人幫的流毒,幫助一部分還在中毒的同志覺悟過來,并且對極少數(shù)人所散布的誹謗黨中央的反動言論給予痛擊;另一方面用巨大的努力同懷疑上面所說的四項基本原則的思潮作堅決的斗爭。這兩種思潮都是違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都是妨礙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前進的?!彼麖娬{四項基本原則是完整的指導原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每個共產黨員不允許在這個根本立場上有絲毫的動搖??梢?,他充分認識到: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這是首次提升到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政治基礎、構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為中共科學總結歷史經驗提供了思想指導等高度上,對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集中系統(tǒng)有機完整科學的論斷。從此,四項基本原則成為我黨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

      四項基本原則是內在統(tǒng)一的,其核心在于堅持黨的領導。1980年1月1日,鄧小平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們之所以能經得起風浪,黨的領導是最根本的一條保證。黨的領導,是四項基本原則中帶根本性的一條。不久,他又在1月16日中央召開的干部會議上指出,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由共產黨領導,不能動搖。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現(xiàn)代中國的一切。同時,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只有改善黨的領導,才能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黨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規(guī)律、黨的建設規(guī)律和執(zhí)政規(guī)律的科學揭示,為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根本思想基礎和政治保證。

      鑒于1978年的憲法在許多方面已越來越不適應改革開放的推進及發(fā)生深刻變化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黨中央建議全面修改憲法。

      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對于四項基本原則,要用適當?shù)姆尚问郊右源_定。而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性質和地位決定,將其寫入憲法,應是這種適當?shù)姆尚问健?jù)彭真在具體主持憲法修改工作中講,1981年7月,鄧小平讓他抓憲法修改工作,就憲法內容明確了四點,首要的就是“理直氣壯地寫四個堅持”。

      四項基本原則提出以來,一些科學論述和全面貫徹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歷史文獻,為憲法修改提供了重要依據(jù)。一是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上統(tǒng)一了全黨意志,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基本完成撥亂反正;關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決議》指出,這是全黨團結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的共同政治基礎,也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這一《決議》以黨的文獻的形式,成為將四項基本原則寫入憲法的一個重要依據(jù)。二是1982年9月1日至11日召開的黨的十二大,全面實現(xiàn)撥亂反正,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開創(chuàng)新局面指明了前進方向道路;在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中規(guī)定了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要求,規(guī)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全黨團結統(tǒng)一的政治基礎;此黨章以黨內法規(guī)的形式,為將四項基本原則寫入憲法提供了又一重要依據(jù)。

      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精心修改好的憲法。這次修改,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回顧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歷史成就與經驗,特別是面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為基本遵循,寫入憲法序言,并作為指導思想貫穿全部條文,集中反映了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從而把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地位、指導思想、新中國的國體和社會主義道路作為有機統(tǒng)一體,以法的形式完整規(guī)定下來。四項基本原則從提出到寫入憲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奠定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思想政治基礎。

      該憲法中論證并彰顯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歷史必然性;貫通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發(fā)展,在實踐上統(tǒng)一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在思想政治上統(tǒng)一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為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基礎與前提,同時把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作為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與四項基本原則提出時比較,寫入憲法時調整為: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此后,該憲法的修正,在保持四項基本原則基本面貌的基礎上,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內涵寫入憲法,豐富發(fā)展了四項基本原則在憲法中的內容。這個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理論成果及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治體系建設的指導。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重要內容寫進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1992年10月18日,黨的十四大通過的新黨章,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這一基本路線正式載入黨章。

      鄧小平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不僅重視將四項基本原則寫入憲法、黨章,而且始終強調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早在1986年12月30日,他在與幾位中央負責同志的談話中,批評從中央到地方,在思想理論戰(zhàn)線上軟弱,喪失了陣地,放任資產階級自由化,好人沒有勇氣講話,好像自己輸了理似的。他斬釘截鐵地說:“沒有什么輸理的。四項基本原則必須講,人民民主專政必須講。要爭取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沒有人民民主專政不行,不能讓那些顛倒是非、混淆黑白、造謠誣蔑的人暢行無阻,煽動群眾?!敝塾谏鐣髁x中國的長治久安他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反復告誡:“在整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依靠無產階級專政保衛(wèi)社會主義制度?!彼瑫r強調:“運用人民民主專政的力量,鞏固人民的政權,是正義的事情,沒有什么輸理的地方?!?993年9月16日,他在同弟弟鄧墾的談話中提到:“沒有這‘四個堅持,特別是黨的領導,什么事情也搞不好,會出問題。出問題就不是小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yōu)越性在哪里?就在四個堅持。四個堅持集中表現(xiàn)在黨的領導。”這是鄧小平在以往對四項基本原則不斷闡釋的基礎上,根據(jù)十四大后我國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情況作出的新思考新論斷。

      中國大陸第一個出口加工區(qū)在蛇口創(chuàng)辦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了廣東省和交通部的聯(lián)合報告,決定在蛇口創(chuàng)辦中國大陸第一個出口加工區(qū)即“特區(qū)中的特區(qū)”和改革開放的“試驗場”。

      1月31日,時任招商局主要領導的袁庚和當時交通部領導向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谷牧匯報在廣東建立蛇口工業(yè)區(qū)的設想,當即得到批準。用袁庚的話說,“搞點試驗,探索一下中國未來的經濟走向”。

      7月8日,隆隆的炮聲中,蛇口開山動土。這是一次艱難嘗試:沒被納入國家計劃、無財政撥款,僅有500萬美元以下工業(yè)項目的自主審批權、允許向外資銀行舉債。為吸引外資袁庚在權限范圍內一再簡化各項流程。一時間外資紛紛涌入。兩年蛇口企業(yè)就超過百家。為避免泥沙俱下他定下不引進“來料加工、補償貿易、技術落后、污染環(huán)境、擠占出口配額”項目的原則,確立了蛇口工業(yè)區(qū)生產型和外向型的大方向。他說:“我希望人們把蛇口看作一根試管,一根注入外來有益經濟因素對傳統(tǒng)式經濟體制進行改革的試管?!睂嶋H上,他引進的不僅是經濟因素。他還成立了招商局干部培訓中心,引進、吸收、消化國外先進管理思想、技能,并把“培養(yǎng)和世界打交道的人”作為“校訓”。他創(chuàng)辦招商銀行、平安保險后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經營管理理念。比如招商銀行實行了“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六能”機制,平安保險探索了人才公開招聘、引進國外咨詢公司等途徑。

      1980年1月,由招商局和丹麥寶隆洋行出資各半,組建了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集)。在袁庚提議下中集實施了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還聘請丹麥人做總經理。這在當時實屬創(chuàng)新,因《中外合資企業(yè)法》尚未出臺。

      蛇口首個工程項目是建造600米的順岸碼頭,工人每天運泥20至30車。為加快進度,施工方決定實行超產獎勵,即完成每天55車定額,每車獎2分錢,超額每車獎4分。工人們干勁大增,每日運泥達80至90車,多的甚至達131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考察后認為此路數(shù)對頭。但不久后相關部門卻認為這是倒退,并以文件形式叫停。施工速度一下慢了下來?,F(xiàn)場調查時工人對袁庚說:“若不實行獎金制度,我保證沒人愿意多干,只能拖唄?!痹敿幢響B(tài):我來想辦法,獎金制度一定要執(zhí)行。兩周后一份反應此情況的新華社內參送到中央領導案頭。在中央支持下超產獎勵重新執(zhí)行,工地再次火熱起來。因“4分錢”驚動中南海,可以想象當時改革難度有多大。最終工程提前一個月完成,為國家多創(chuàng)產值130萬元。

      其實,這僅是袁庚推動的眾多改革中的一項。此后,蛇口陸續(xù)出現(xiàn)了工程招標、人才公開招聘、商品房改革、工資制度改革等新鮮事物。新中國首家股份制企業(yè)、首家股份制銀行、首家股份制保險公司等均誕生于此。從1979年到1984年蛇口創(chuàng)造了“24項全國第一”,而這些“第一”也多數(shù)沉淀為當下中國市場經濟的常態(tài)。比如,他創(chuàng)辦招商銀行初就推行了董事會聘請管理層,實施了董事會領導下的行長負責制,為招商銀行后來居上的發(fā)展打下良好體制機制基礎。這一系列改革的核心,就是為幫助企業(yè)沖破條塊分割的舊體制束縛,真正按經濟規(guī)律運作。因此,他在蛇口工業(yè)區(qū)大力削弱行政干預,強化企業(yè)功能。實現(xiàn)了政府從市場決策者、控制者到市場環(huán)境營造者、秩序維護者的轉變。各種束縛盡去的企業(yè)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招商局先后布局了港口、金融、地產、物流、工業(yè)制造、科技、園區(qū)開發(fā)等業(yè)務,華為、中興、南玻、金蝶、安科等企業(yè)在這里開枝散葉。他掌舵的14年里,招商局資產翻了近200倍,百年招商局出現(xiàn)歷史上第二次輝煌。由他創(chuàng)立的招商銀行、平安保險、中集集團等企業(yè)至今仍是各自行業(yè)的佼佼者。

      自1979年炸響“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聲開山炮”以來,在開發(fā)建設過程中蛇口工業(yè)區(qū)大膽改革探索和試驗,沖破舊有價值、時間、人才觀念,1981年叫響“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1992年針對輿論氛圍又立起“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巨大標語,并在勞動用工制度、干部聘用制度、薪酬分配制度、住房制度、社會保險制度、工程招投標制度及實行企業(yè)股份制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一次又一次,袁庚總是以超越時代的觀念引領蛇口改革開放不斷前行。改革、開放、創(chuàng)新、務實等滋養(yǎng)了華為、騰訊等大批以創(chuàng)新著稱的知名企業(yè)。2016年1月31日,袁庚辭世,享年99歲。招商局把袁庚精神總結為“一根五脈”:責任擔當,改革、開放、創(chuàng)新、激情、務實。這源自他對黨、對人民事業(yè)的絕對忠誠。

      踩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強勁鼓點,蛇口40年一路走來,意氣風發(fā)走在前列、成績斐然,在這里起家的平安保險、招商銀行、萬科、華為等大批知名企業(yè)從無到有、從蹣跚學步到叱咤風云,已現(xiàn)超群領袖氣質,代表著中國企業(yè)未來方向;蛇口也從一個落后海濱漁村發(fā)展成美麗現(xiàn)代化城區(qū)、我國改革開放歷史變革的一個縮影。其建設可謂是“深圳速度”中的速度,無愧于窗口中的“窗口”。足見,思想觀念的突破一直在引領改革的腳步。

      國民經濟新八字方針的提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確定實行工作重點轉移的同時,強調要解決我國經濟生活中長期積累下來的一些重大比例失調問題,要逐步消除生產、建設、流通、分配中一些混亂現(xiàn)象。

      會后幾個月內,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領導同志循此對我國經濟深入調研,進一步看清了長時期“左”的指導思想和粉碎“四人幫”后頭兩年經濟工作中失誤所造成的影響,更加深刻認識到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嚴重性。

      1979年3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陳云在《計劃與市場問題》一文中,從理論上探討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問題,提出整個社會主義時期經濟必須有計劃經濟和市場調節(jié)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從屬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14日,李先念、陳云在就財經工作寫給中央的信中提出若干重要意見:前進的步子要穩(wěn),不要再折騰;從長期看國民經濟做到按比例發(fā)展就是最快的速度;現(xiàn)在比例失調的情況相當嚴重,要有兩三年的調整時期才能把各方面比例失調情況大體調整過來;鋼的指標必須可靠;借外債必須充分考慮還本付息能力、國內投資能力。21日至23日,中央政治局討論國民經濟調整問題。會上,陳云提出要充分利用外資和外國技術;鄧小平指出,現(xiàn)在的中心任務是調整,要有決心,東照顧西照顧不行。過去提以糧為綱、以鋼為綱,現(xiàn)在到該總結的時候了。一個國家的工業(yè)水平不光決定于鋼,要把鋼的指標減下來,搞一些別的。談農業(yè)只抓糧食不行,要農林牧副漁并舉。會議同意國家計委修改和調整1979年國民經濟計劃的意見,并決定用3年時間調整國民經濟。27日,中共中央決定在國務院下設財政經濟委員會,決策研究制定財經方針政策和決定財經工作大事。陳云任主任、李先念任副主任、姚依林為秘書長。

      在此基礎上,4月5日至28日,中央工作會議召開,李先念作《關于國民經濟調整問題》重要講話,全面分析了當時的經濟形勢,在指出粉碎“四人幫”后經濟恢復取得重大成績的同時也指出頭兩年經濟工作中的失誤,分析了國民經濟比例關系失調的嚴重情況及體制不合理、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等問題,闡明了調整國民經濟的必要性,確定了對國民經濟實行的方針任務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方針是:調整、改革、整頓、提高;以調整為中心,在調整中改革,在調整中整頓,在調整中提高。這新八字方針相對1960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舊八字方針而言,是全國工作著力點轉移后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首個大戰(zhàn)役。

      調整,是八字方針的中心,即調整國民經濟的比例關系。要集中力量把農業(yè)搞上去,加快輕紡工業(yè)的發(fā)展,加快煤炭、石油、電力、運輸?shù)纳a建設。同時,根據(jù)燃料、動力和原材料供應的可能調整現(xiàn)有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對那些產品無銷路、質量差、消耗高的企業(yè)實行關、停、并、轉,使那些產品為社會所急需、質量好、消耗低的企業(yè)能開足馬力生產;根據(jù)國家財力物力的可能縮短基本建設戰(zhàn)線,為國家急需的有利于調整比例關系的重點工程則加快建設,按時投產;對新技術和成套設備的引進要循序漸進,前后銜接。通過這些,使農業(yè)和工業(yè),輕工業(yè)和重工業(yè),燃料、動力、原材料工業(yè)同加工工業(yè)的比例關系,逐步協(xié)調起來。

      改革,即改革不合理的經濟管理體制。當時的經濟管理體制弊病很多,主要是集中過多管得過死,財政上統(tǒng)收統(tǒng)支,物資上統(tǒng)購包銷,外貿上統(tǒng)進統(tǒng)出,吃“大鍋飯”不講經濟效益。使得中央各部門、地方、企業(yè)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大受束縛。會議認為,體制改革是件關系到國民經濟全局的大事、極艱難復雜的工作,在當前調整中進行全面的體制改革,時機尚未成熟,只能進行那些有利于調整的改革。著重把那些必須改且容易改的,先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過來,以保證和促進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

      整頓,即整頓現(xiàn)有企業(yè)。會議確定,領導班子已整頓好的企業(yè)要著重整頓企業(yè)管理。反之,要抓緊整頓領導班子。要求企業(yè)各級領導建立嚴格責任制,正確貫徹執(zhí)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下的職工代表大會制。要求通過整頓,各企業(yè)有套強有力的生產指揮系統(tǒng)和較嚴密的民主、科學管理制度,從上到下建起明確責任制,保證正常生產秩序,實行文明生產,使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達到或超過本企業(yè)和本行業(yè)歷史最高水平。

      提高,即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會議確定,要通過各種形式對企業(yè)一級以上的領導干部進行普遍輪訓,把職工的文化學習和技術培訓工作切實開展起來。

      實行這八字方針是為鞏固和發(fā)展粉碎“四人幫”以來經濟恢復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糾正這兩年工作中的失誤,消除經濟工作中長期存在的“左”的錯誤造成的影響,把整個國民經濟納入健康發(fā)展軌道。該會議較準確地分析了當時國民經濟的狀況特別是比例失調的情況,并突出在調整中改革,依靠改革實現(xiàn)調整,標志著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的重要轉變。

      經過各方面貫徹中央工作會議精神,1979年和1980年全國貫徹新八字方針取得了成效,國民經濟得到了發(fā)展,一些重要的失調比例關系開始向著協(xié)調的方向發(fā)展,經濟效益也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后《刑法》等7部法律破繭而出

      1979年7月1日,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出臺了7部法律,這是中國立法史上新開端、改革開放后結出的第一批法律碩果,標志著被“文革”摧毀的國家法制重新啟動了建設步伐。

      出臺這7部法律,是對 “文革”教訓的總結,“文革”會發(fā)生且持續(xù)10年之久雖有多種原因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主義法制遭到嚴重破壞。

      為此,1978年12月,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薄艾F(xiàn)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所以,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比~劍英也在會上講:“人大常委會如果不能盡快擔負起制定法律、完善社會主義法制的責任,那人大常委會就是有名無實,有職無權,尸位素餐,我就愧對全黨和全國人民?!秉h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明確提出:“從現(xiàn)在起,應當把立法工作擺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重要議程上來。”

      據(jù)此,1979年2月23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任命彭真為主任。6月18日至7月1日,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和國民經濟新八字方針的重大決策。會議提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們的根本任務已由解放生產力變?yōu)樵谛碌纳a關系下保護和發(fā)展生產力;把我國目前很低的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到現(xiàn)代化水平,為此而改革我國目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那些妨礙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部分,掃除一切不利于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舊習慣勢力,這就是我國現(xiàn)階段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在這次會議上,7部法律破繭而出,即《刑法》《刑事訴訟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

      這7部法律是在以彭真為主任的80人法制委員會的日夜兼程努力下短短3個月草擬完成,創(chuàng)造了世界立法史上的奇跡。

      當然,3個月修改、制定7部法律并非一揮而蹴、草率而成。它的制定經過了長期的準備、起草過程。

      彭真說過,他在“文革”失去自由時就再三考慮這方面的問題。恢復工作接受此任務后時年77歲的他日以繼夜地工作。他在人民大會堂的辦公室、會議室?guī)缀趺客矶剂林鵁?,讓人動容。此外,這7部法律都廣泛征求吸納了各方面意見建議尤其是不同意見。關于刑法: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法律室就著手刑法的起草工作。到了1957年刑法草案已有22稿。后因整風運動及反右派運動,刑法起草工作被迫擱置。1962年毛主席提出不僅刑法要搞,民法也要搞。這時刑法、民法的起草工作得以恢復,到1963年刑法草案有了第33稿。1979年出臺的刑法即以此為基礎根據(jù)新情況新問題修改補充而成。關于刑事訴訟法:1954年制定頒布首部憲法的同時頒布了《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同年12月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又通過了《逮捕拘留條例》。兩個組織法和一個條例的頒布實施,為制定刑事訴訟法準備了條件。1956年刑事訴訟法啟動起草工作,到1957年草案草稿擬出。后也因整風運動、反右派運動、“文革”開始而中斷。1979年,我國首部《刑事訴訟法》是在1963年草案初稿的上制定的。在證據(jù)問題上彭真把原“搜集”改為“收集”。還規(guī)定了嚴禁刑訊逼供、只有口供不能定罪等。辦理刑事案件從此有了基本程序可遵循。此外,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54年9月21日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也就是說,1979年制定的這4部法律都有源頭可循。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也一樣,它的源頭來自實踐。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有與社會主義國家搞合資企業(yè)的經驗,起草法律前又研究了其他一些國家引進外資的經驗。別看當時的法條很簡單,才15條,但對一些重要、基本的問題作了原則規(guī)定,為對外開放、吸引外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4年后,1983年出臺實施條例,就增至118條。

      制定法律時,有些問題還沒有經驗,不可能定得很細。1978年鄧小平就高瞻遠矚提出:“有比沒有好,快搞比慢搞好”,“法律條文開始可以粗一點,逐步完善”,“修改法律,成熟一條就修改補充一條,不要等待‘成套設備”。

      這7部法律破繭而出,意義不凡,標志著新時期的人大工作從立法方面打開了新局面?!缎谭ā泛汀缎淌略V訟法》的制定,對懲罰犯罪,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有重大作用;更從保障公民權利的角度,結束了“文革”亂抓亂捕、無法無天的混亂局面。《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成為我國向世界打開國門、對外開放的第一份法律宣告書。鄧小平高度評價說:“全國人民都看到了嚴格實行社會主義法制的希望。這不是一件小事情啊!”

      五屆全國人大的立法,為改革開放新時期法制建設拉開了序幕。以此為良好基礎,中國立法步伐不斷加快:1980年《婚姻法》出臺,1981年《經濟合同法》出臺,1982年《商標法》《民事訴訟法(試行)》等出臺,1986年4月12日《民法通則》問世;立法理念和價值取向也在發(fā)生著變化,集中體現(xiàn)為確認公共權力與保障公民權利并重、效率與公正并重、實體立法與程序立法并重。同時,立法方式走向開門立法、聽證立法,立法過程更加透明、民主,立法質量不斷提高。2000年3月《立法法》出臺。它標志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立法制度已經建立起來。實踐證明,從當時的中國國情出發(fā),及時將實踐證明成熟了的政策制定為法律,適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從此駛入快車道。

      最早建立的中外合資公司

      1980年4月10日,中外合資企業(yè)——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獲批準成立,5月1日公司在北京正式掛牌。這是全國第一家由港商投資的中外合資企業(yè),取得了國家外資委發(fā)放的中外合資企業(yè)第“001號”。

      作為國家批準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yè),在中國新經濟發(fā)展的萌動之初,“北京航食”便成為中國航空配餐業(yè)的“開路先鋒”。伍淑清即是那個港方投資人、后任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這均得益于1979年第一部《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的出臺。

      1978年12月10日,“喜歡做別人沒做過的事”的香港人伍淑清積極響應“鄧小平讓香港人士到四川看看”的熱情邀請,從香港到深圳,再坐火車到廣州,晚上坐飛機到貴陽,然后到成都、重慶、湖北、廣州。在從武漢到廣州的火車上,她在廣播里聽到了鄧小平的聲音:“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歡迎外商到中國投資。”因當時不太理解 “歡迎外商到中國投資”是何意,她于1979年再次來到大陸。早在1979年初鄧小平訪美之后,中國政府決定開通中美直飛航班卻苦于國內無專業(yè)的航空食品服務公司。7月《中外合資經營法》出臺。9月,時任中國民航總局局長沈圖繞道香港,邀請知名餐飲企業(yè)美心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伍沾德“出手”:“老伍,大家都是中國人,能否幫個忙?”伍沾德心念此事,并與女兒伍淑清不謀而合。這次她特地帶自己的團隊作具體考察,首先決定到北京看看,開始和有關部門接洽。恰遇李先念出訪菲律賓,伍淑清的父母就帶了廚師廚具一路為李先念做飯。經過10多天的考察,伍淑清輾轉返回香港后,第一件事就是向父親建議到內地去投資發(fā)展,父女倆考慮也許可以把做食品的經驗和中國航空服務業(yè)結合起來,和改善內地交通條件結合起來。

      通過中國民航總局,她了解到1981年中美要復航,從北京到舊金山直飛30個小時,沒有航空配餐是不行的。那時飛機上僅以餅干、煮雞蛋及一點午餐肉充饑。美國人對伍淑清說:“你不要在北京搞配餐了,我在日本給你搞?!敝忻酪ê?,沒有自己的配餐怎么行呢?她覺得這是個投資良機。

      建立合資企業(yè),在內地還是很新鮮的事物,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談股份制,怎么談合資,找誰批,能不能批下來。港人有擔心,中方也有擔心。有人說:“不就是個做飯嗎?干嘛交給資本家呢?”但伍淑清覺得有機會就要多闖闖。顯然,決定來投資是承擔了很大風險的,談判也是個很痛苦的過程。從1979年6月開始談,直至1980年5月合資公司開業(yè),前前后后一年多。剛開始談,很費勁,6月份就談了3次,伍淑清等人不會講普通話,便用紙筆寫繁體字溝通。其中有個人懂一點廣東話,也幫忙進行溝通。那時內地相關法律只有1979年7月8日開始實施的《中外合資企業(yè)法》。9月中旬,伍淑清等先把香港的公司法翻譯成中文,民航局的朋友將這繁體字翻譯成中文簡體字,一條一條對,經過一夜的辛苦工作,從晚上10點談到次日晨6點,終于形成了相關文件。次日下午3點在民航總局簽署了備忘錄。在審批過程中,國家經委、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財政部、海關等部委曾專門開過3次會,對合同上的21項條款逐一斟酌,每次都爭論不休。畢竟是第一次打交道,雙方對改革開放的理解不一樣,都要考慮各自利益。伍淑清那時既無門路,又不認識人,常常是單槍匹馬去談判。當時畢竟是懷揣理想、有股闖勁的年輕人,沒想過困難。她相信,大家都是中國人,只要有誠意都可以開門見山地談。為趕在中美通航前做好配餐,中國民航總局的一位領導有一天對她說:“審批過程是很長的,太多部門要研究,不管批不批,先做吧,你先把設備買進來?!蔽槭缜逡埠苊埽€是冒險采購了500萬港幣的設備訂單。那時很多人認為,做飯的事僅有個鍋就行了,沒生產線的概念。設備也只有美國和德國有,但不賣給中國,只能以香港的名義買,然后從香港運到天津港,再拉到北京。當時受國內外政策環(huán)境和各種條件所限,很不容易。所以,改革開放,不是有錢就可以進來,進來就可以發(fā)財?shù)?。民航總局曾經跟日航、新航都談過,人家都表示,沒有批下來,設備不可能先進來。伍淑清是先有了雞蛋后有了母雞的。

      談判過程中,沈圖把準備和香港一家食品公司合資搞航空食品的事情匯報給了鄧小平。鄧小平說:你要了解一下,你的合作伙伴懂不懂得做面包,做出來的面包掉不掉渣。不懂得做面包,做的面包掉渣,就不要談了。伍淑清覺得,鄧小平考慮問題非常務實,非常實事求是。對這樣的領導人直接關心的事情,伍淑清的信心倍增。經過數(shù)輪洽談,雙方決定合辦航空食品公司。在通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后,于是,有了中國的“001號”合資企業(yè)。

      可見,政策導向是一個宏觀層面,但待真正具體落實到頭一個執(zhí)行起來時就是另一番艱難景象了。這就應了中國的一句至理名言“萬事開頭難”!

      歷經波折和努力后,1980年5月1日,合資的北京航食成立,共投資588萬人民幣,中方占投資總額的51%,港方占49%,是“外審字(1980)中外合資企業(yè)001號”。同期報上去的還有中美合資的建國飯店等合資企業(yè)。北京航食作為“001號”有著特殊歷史意義。短短半年就完成了裝修廠房、購買設備、人員培訓、制定規(guī)則、開拓市場等各項準備工作。

      至今,北京航食榮譽室仍存放著特殊的那頁鑲在鏡框里外資審字(1980)第一號的批準文件。這就是1980年中國外資管理委員會批準該公司成立的通知,也是內地批準成立的首家外資企業(yè)的“準生證”。它不僅結束了中國民航無航空配餐的歷史,更具意義的是,它開創(chuàng)了我國利用外資的先河并以自身發(fā)展見證了中國引進外資事業(yè)的歷史。合資公司的成立不僅引進了有關法律條文、財務審計制度及管理技術,在食品安全方面也豎起了前所未有的標桿。也帶來了觀念的變革即工作期間執(zhí)行嚴格的衛(wèi)生標準等。公司成立3年就收回投資。2004年,經過股權變更,北京航食成為外資企業(yè)。它是全國最大的航空配餐生產企業(yè),截止2008年10月已上繳國家稅收5億多元,為近50家中外航空公司提供高標準配餐,且28年來從未發(fā)生食品安全事故。到2007年底,我國像這樣的外商投資企業(yè)已達28.62萬戶,投資總額達2.11萬億美元。

      2009 年 2 月 6 日,中國航空集團公司與其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中翼航空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隆重開業(yè)儀式。作為中航集團在國內市場經營航空相關產業(yè)的專業(yè)化公司,中翼公司的成立標志著中航集團正式搭建起航空相關產業(yè)的投融資和發(fā)展平臺,拉開第三次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序幕。北京航食作為先導企業(yè)榮幸成為集團下首家實體企業(yè)。據(jù)商務部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6年底,內地累計批準港資項目39.8966萬個,實際使用港資9147.9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tǒng)計,港資占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1.7%。

      伍淑清回憶說,因無港資入內地的先河,內地部門不敢輕易作批復。伍家在沒有合同、沒有委托書的前提下,自掏腰包籌來500萬元港幣購買設備,并從海外運往北京?!案赣H說,我相信鄧小平先生,他說開放就一定會開放?!庇谑?,沈圖與伍沾德的握手致意,成為中國首家合資企業(yè)創(chuàng)立的“承諾書”?!拔覀儺敃r并非為賺錢,而是為了滿足國家所需,為了中美通航。”她感慨說,改革開放之初,港資幫助內地企業(yè)了解市場經濟,培養(yǎng)人才,是個十足的“輔導員”。而目前,在港資份額占據(jù)內地引資“半壁江山”的情況下,其角色應適時轉變?yōu)椤胺仗峁┥獭?,吸引更多外資進來,帶領內地企業(yè)“走出去”?!跋愀劬褪莻€平臺,有環(huán)境、有條件、有人才。你需要什么服務,我們都可以根據(jù)要求滿足你?!?/p>

      第一家外資銀行代表處

      在華設立代表處,是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必走的一步。在華外資金融機構代表處的工作范圍是:進行工作洽談、聯(lián)絡、咨詢、服務等非贏利性活動。

      1979年,日本輸出入銀行在北京設立了我國第一家外資銀行代表處。

      隨即,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不斷吸引來諸多外國金融機構向中國進軍。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業(yè)對外開放在過去40年中不斷擴大深化,外資銀行已融入中國金融體系之中??梢苑譃閿?shù)個階段的發(fā)展歷程。

      第一階段(1979-1993年):除日本輸出入銀行的首家外資銀行代表處外,1981年,南洋商業(yè)銀行在深圳也設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家外資銀行營業(yè)性機構。1983年,頒布《關于僑資、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設立常駐機構的管理辦法》。1985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特區(qū)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管理條例》,允許外資銀行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和海南設立營業(yè)性分支機構。1990年8月,頒布《上海外資金融機構、中外合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

      第二階段(1994-2001年):1994年,頒布全面規(guī)范外資銀行的第一部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規(guī)定了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市場準入條件和監(jiān)管標準。1996年,頒布《上海浦東外資金融機構經營人民幣業(yè)務試點暫行管理方法》,允許外資銀行在上海浦東試點經營人民幣業(yè)務,服務對象限于外資企業(yè)和境外居民。1998年3月,發(fā)布《關于批準外資銀行加入全國同業(yè)拆借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外資銀行加入全國同業(yè)拆借市場,從事人民幣同業(yè)拆借和現(xiàn)券交易。同年8月,批準深圳為第二個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yè)務的試點城市。1999年7月,發(fā)布《關于擴大上海、深圳外資銀行人民幣業(yè)務范圍的通知》,放寬對外資銀行人民幣業(yè)務客戶的地域限制和人民幣業(yè)務的規(guī)模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向同業(yè)借入一年期以上的人民幣資金。

      第三階段(2001-2006年):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取消外資銀行辦理外匯業(yè)務的地域和客戶限制,允許外資銀行經營對中國企業(yè)和中國居民的外匯業(yè)務;在上海、深圳、天津和大連4個城市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yè)務。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修訂版)。2002年1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修訂版)。同年12月,在廣州、青島、珠海、南京、武漢5個城市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yè)務。2003年12月,在濟南、福州、成都和重慶4個城市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yè)務;允許外資銀行在已開放人民幣業(yè)務的地域經營對中資企業(yè)的人民幣業(yè)務。同時,頒布《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規(guī)定入股中資銀行的資格條件和持股比例。2004年12月,在昆明、北京、廈門、沈陽和西安5個城市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yè)務。2005年12月,在汕頭、寧波、哈爾濱、長春、蘭州、銀川、南寧7個城市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yè)務。

      第四階段(2006年至今):2006年11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條例在兌現(xiàn)加入世貿組織承諾與保護國內銀行業(yè)及防范銀行風險上尋求一種新的平衡?!稐l例》強調外資法人銀行導向政策,就是要求外資銀行在中國以國內法人銀行方式存在,在準入程度、監(jiān)管標準上盡量與中資銀行一致。同年12月,取消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yè)務的地域和客戶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對所有客戶提供人民幣服務;取消對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非審慎性限制。2007年,銀監(jiān)會下發(fā)《關于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開辦銀行卡業(yè)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開始接受外資銀行法人機構從事本外幣銀行卡業(yè)務的申請。

      中國加入WTO后,銀行業(yè)的開放步伐加快。截至2011年9月末,外國銀行在華已設立39家外資法人銀行(下設247家分行及附屬機構)、1家外資財務公司、93家外國銀行分行和207家代表處。與加入WTO前相比,外資銀行分行數(shù)增加175家,支行數(shù)則從6家增加到380家。截至同期,外資法人銀行數(shù)已是加入WTO前的3倍,營業(yè)網點數(shù)量占外資銀行營業(yè)網點總數(shù)的87%。外資法人銀行資產占外資銀行整體份額從加入WTO前的5.24%躍升至87.66%,存款份額更高達95.56%。除西藏、甘肅、青海和寧夏外,外資銀行已在全國其他?。ㄗ灾螀^(qū)/直轄市)的48個城市設立營業(yè)網點,比加入WTO前增加了28個城市,填補了12個省區(qū)的空白。在監(jiān)管部門的鼓勵和引導下,外資銀行積極響應國家區(qū)域振興和發(fā)展戰(zhàn)略,在東北和中西部金融欠發(fā)達地區(qū)設立了119個營業(yè)網點,為促進當?shù)劂y行業(yè)競爭和金融服務環(huán)境改善貢獻力量。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銀行業(yè)對外開放形成新格局。到2017年底,外資銀行在華營業(yè)性機構總數(shù)1013家,近15年增長近5倍,年均增速13%,總資產為3.24萬億元人民幣,比加入WTO時增長10倍多;并且在華外資銀行資本充足,流動性穩(wěn)定,資產質量良好,保持了穩(wěn)健經營。同時,共有10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8家一級機構,累計發(fā)放貸款超過2000億美元。

      (責編 王燕萍)

      猜你喜歡
      第一外資銀行
      律師王工創(chuàng)造的“第一”
      “第一”投行追趕上市末班車
      外資銀行對我國銀行穩(wěn)定性的影響
      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少數(shù)股權還是獨立發(fā)展
      外資銀行進入對我國銀行業(yè)的影響及對策
      外資銀行適合你嗎
      长沙县| 西乡县| 年辖:市辖区| 上栗县| 应用必备| 环江| 保德县| 铜鼓县| 治多县| 涞源县| 福清市| 永州市| 定结县| 锡林浩特市| 凤冈县| 田阳县| 南丰县| 屏东市| 灵寿县| 新竹市| 连山| 谢通门县| 安图县| 库尔勒市| 五家渠市| 蒲城县| 汽车| 襄樊市| 济南市| 濮阳县| 临城县| 遂平县| 车险| 安达市| 咸宁市| 时尚| 印江| 社旗县| 莱州市| 伊春市|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