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漢湘
伴隨著消費社會的到來,人們的消費特征由“物的消費”轉變?yōu)椤胺a消費”。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是一個符碼、媒介活躍的舞臺,媒介與廣告商推波助瀾,導致人們并非購買所需要的物品,而是在購買具有象征身份、地位、個性風格、名望、權力的符碼意義。正是在商品的符號價值建構中,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人們消費心理的自主性逐漸喪失,而不斷受到隱秘符碼消費精神力量的奴役。
在這樣一種對符碼盲目而貪婪的追求游戲中,整個自然界成為滿足人們欲望的原料庫,同時也形成了巨大的過度消費的垃圾場。而超常規(guī)的購買、消耗,產(chǎn)生的具有乘數(shù)效應的污染,用過即扔,垃圾圍城,污染惡臭,導致生態(tài)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正如鮑德里亞所說“物質(zhì)的豐盛,富裕的進步,也就是說對日益增加的個人與集體財產(chǎn)和設施的擁有,其危害也日益嚴重:符碼消費活動帶來了對集體環(huán)境的破壞,噪音空氣、水污染、風景的凋敝?!?/p>
人類長期無節(jié)制的消費勢必會落入資源告罄、生態(tài)失衡的窘境,這也是消費主義致命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