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蘇云 李寧川 李淑艷 沈詩文 王成霞
摘 要:目的:主要是對運動療法(太極拳)在老年人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康復中起到的積極作用進行探討和分析。方法:從社區(qū)按自愿方式選取滿足運動條件的高血壓患者32人(男8名,女24名),分別于實驗前、運動后6個月、運動后12個月測試血壓水平及氣體信號(一氧化碳、硫化氫)濃度。鍛煉期間保證藥物增減不變,飲食不變,除太極拳外不參加其他體育鍛煉,最后觀察高血壓患者鍛煉前后血壓、CO(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H2S(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等指標的前后變化。結果:太極拳運動能夠顯著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老年患者SBP(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同時縮小脈壓,提高血清氣體信號分子CO及H2S水平。結論:12個月后,太極拳運動對高血壓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和脈壓有明顯影響;在干預過程中,受試者血壓曲線呈波狀下降,太極拳運動可作為降壓聯(lián)合藥物治療的輔助手段;同時該運動也能提高高血壓患者血清CO和H2S的水平,有效降低血壓,對高血壓患者的健康具有積極作用,可作為降壓機制之一。
關鍵詞:太極拳;老年人高血壓;運動療法
一、緒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但同時一系列的疾病也接踵而來,老年人高血壓是其中之一,年齡越大越明顯。根據(jù)我國四次大規(guī)模高血壓患病率調(diào)查:四項調(diào)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呈上升趨勢,人數(shù)逐漸增多,呈現(xiàn)年輕化、加重化的趨勢。高血壓患病率1959年為5.11%,1979年為7.73%,1991年為11.88%,2000年為20.5%[1][2]。
高血壓的特點是全身動脈血壓升高,DBP(舒張壓)≥90 mmHg同時可伴有心臟、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損害。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腎功能衰竭、中風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3][4]。由于高血壓的治療率很低,需要繼續(xù)服藥,在這種情況下,各種治療和醫(yī)療費用給國家、社會、家庭增加了沉重的負擔[5]。因此,社會應該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治療給予高度重視。高血壓患者老年人居多,在以往缺乏鍛煉習慣的情況下,應從輕度開始測量,逐漸增加量,一般心率在100~120次/分。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時間應該在30min~45min左右,初始參與者不應超過5min~20min,這是為了避免肌肉損傷。每周三次鍛煉,兩次鍛煉之間間隔時間不得超過兩天。近年來,研究表明,運動療法對高血壓老年人的血壓治療有很好的療效,在世界范圍內(nèi)得到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其實施也越來越積極。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蘭苑社區(qū)原發(fā)性高血壓老年人共(130mmHg≤SBP≤140mmHg,80mmHg≤DBP≤90mmHg)32名,其中包括運動組20例(男5,女15),對照組12例(男3,女9)。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老年人,測試者年齡在60~70歲之間且滿足原發(fā)性高血壓標準,鍛煉前未服用過降壓藥物,若正在服藥保證藥物增減不變。所有受試者無規(guī)律體力活動習慣,安靜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正常,沒有貧血或心律失常表現(xiàn),無煙酒等不良習慣,無其他嚴重心血管并發(fā)癥;無關節(jié)損傷或紊亂;實驗前簽訂《實驗知情書》自愿參加太極拳健身運動,可堅持鍛煉,除太極拳外,不參加其他體育鍛煉。受試者實驗之前在靶心率范圍內(nèi)采用中等強度功率自行車測試運動能力和填寫健康問卷調(diào)查,排除測試過程中出現(xiàn)不良身體反應和不能堅持主動退出的測試者。受試者的基本情況見表1。
2.血壓測定
每天運動1h,正常每周運動6次(周一至周六),雨雪及惡劣天氣不鍛煉,時間集中在4∶00pm—5∶00pm之間,選擇地面開闊平坦、環(huán)境干凈和安靜的地方鍛煉。實驗持續(xù)12個月,期間由專業(yè)老師和學生指導,每天會記錄高血壓患者服藥情況。每周約好受試者,測定每次運動前安靜血壓、心率以及運動后的即刻血壓、心率,每周每人測量一次并記錄。實驗周期內(nèi)采用臺式全自動血壓測量儀測量受試者安靜血壓。運動過程中以歐姆龍腕式電子血壓計監(jiān)測血壓,測量前受試者在座位安靜休息5分鐘,由專人嚴格按照設備說明將腕帶套在受試者手腕上,腕帶大小適宜,且與心臟高度保持一致,自動測量并記錄數(shù)值。進行三次重復測量,取最為相近的2次測量結果平均值作為記錄。
3.指標測定
(1)血漿一氧化碳測定——化學比色法。
(2)血漿硫化氫測定——去蛋白法。
4.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全部由SPSS(Statistic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軟件處理所得。兩組間實驗對比使用配對t-檢驗,多組間比較則使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實驗結果
1.老年高血壓患者鍛煉 48 式太極拳前后BP(血壓Blood Pressure )的變化
收縮壓和舒張壓結果顯示,運動組與對照組在實驗前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果表明,運動6個月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低于運動前。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顯著下降但收縮壓下降幅度大于舒張壓。然而,太極拳再運動6個月后,高血壓患者收縮壓下降幅度較大,舒張壓也呈下降趨勢,但收縮壓無明顯下降趨勢,接著進行的6個月的運動鍛煉過程中,鍛煉者的血壓基本上比較穩(wěn)定,下降幅度較小。對照組實驗前后無顯著性差異。從表2可以看出:相較于對照組太極拳鍛煉6月個后,降壓效果明顯;后6個月的血壓水平基本保持不變,有輕微的下降,這可能是經(jīng)過6個月的鍛煉后,改變了高血壓患者內(nèi)皮素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在血漿中的含量,從而導致降壓效果顯著,而后面可能是經(jīng)過長期的運動鍛煉,改變了高血壓患者血管內(nèi)皮的適應性,因此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變化不是很明顯。
2.原發(fā)性高血壓老年患者鍛煉 48 式太極拳前后CO和H2S的變化
一氧化碳濃度測定結果顯示,運動組與對照組在實驗前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果表明,運動組干預6個月后CO水平升高,但差異無顯著性。12個月后,CO水平繼續(xù)升高,與運動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運動結束時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實驗前后無顯著性差異(P>0.05),6個月后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12個月后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H2S濃度測定結果顯示,運動組與對照組在實驗前無統(tǒng)計學差異。分析表明,運動組干預6個月后H2S水平呈上升趨勢,差異有顯著性
(P<0.05),12個月后H2S水平持續(xù)升高,與運動前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運動組與運動結束時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對照組實驗前后無顯著性差異,6個月和12個月時兩組間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
(P<0.01)。
四、討論與分析
1.太極拳運動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
太極拳運動鍛煉的降壓效果顯著已經(jīng)被許多科研專家研究證實[6][7]。我們的實驗結果:運動6個月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大幅度下降,兩者差異都非常顯著,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相較于運動前明顯降低,DBP明顯低于SBP。在后6個月的運動中,高血壓患者收縮壓下降幅度較大,差異非常顯著,舒張壓也呈下降趨勢,雖然收縮壓下降趨勢不明顯,但與實驗前相比還是具有顯著性差異的。同時這期間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基本穩(wěn)定,并略有下降。這表明,太極拳運動對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老年患者的血壓有明顯的作用,運動后SBP與DBP差異有顯著性(P<0.05),該運動可作為輔助降壓方法與藥物治療相結合。
2.太極拳運動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氣體信號分子CO的影響
內(nèi)源性CO通過調(diào)節(jié)血管張力降低血壓,主要通過激活可溶性鳥苷酸環(huán)化酶,進而刺激使環(huán)磷酸鳥苷(cGMP)的蛋白激酶和磷酸二酯酶,降低血管阻力和血壓[8]。同時CO氣體信號分子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使血管損傷部位的血液量增加。據(jù)相關文獻了解,血流動力負荷(剪切力和張力)可誘導中 HO-1 m RNA 的表達,進而增加CO的產(chǎn)生量[9]。本研究中運動組12個月太極拳練習后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都有明顯下降,CO水平同時也明顯上升與運動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運動6個月末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實驗前、中、后三個時間段均無顯著性差異,進一步表明內(nèi)源性CO水平的改善可作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的降壓機制之一。
3.太極拳運動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氣體信號分子H2S的影響
我們的研究得出:運動干預12個月后H2S水平持續(xù)升高,與運動前比較差異顯著(P<0.01),與運動6個月末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實驗前、中、后三個時間段均無顯著性差異。在高血壓形成過程中,與心血管系統(tǒng)的關系最為密切是CSE(Cystathionine-γ-lyase 胱硫醚-γ-裂解酶)。CSE主要表達于血管平滑肌和內(nèi)皮細胞CSE活性,其mRNA表達降低,血管擴張能力從而下降,H2S在主動脈局部生成減少,同時血管收縮增強。在高血壓狀態(tài)下,內(nèi)皮素通過硫化氫的下調(diào)來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
同時,Bc1-2水平可通過硫化氫(H2S)的下調(diào)而刺激線粒體向細胞質(zhì)釋放細胞色素C,凋亡的細胞蛋白酶激活因子與細胞色素C相結合,加上半胱氨酸蛋白酶募集結構域的作用,caspase-9酶被凋亡細胞蛋白酶激活因子激活,同時活性增強。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隨后被激活促進細胞凋亡,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硫化氫在血管功能調(diào)節(jié)中的作用有:①血管平滑肌直接松弛;②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減少細胞外基質(zhì)穩(wěn)定血壓;③減輕血管的炎癥反應;④促進血管新生;⑤進一步提示原發(fā)性高血壓的降壓機制之一包含內(nèi)源性H2S水平升高。
五、結論
(1)太極拳運動對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有顯著療效,同時縮小脈壓,可作為非藥物治療的降壓手段。
(2)太極拳運動可通過提高血漿中CO、H2S的水平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促進患者的健康,可作為降壓機制之一。
參考文獻:
[1]雷洪強,高楚涵,朱 威,等.運動療法治療高血壓的降壓效果及康復作用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34):6789-6792.
[2]黃日峰.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D].沈陽:沈陽體育學院,2014.
[3]孫 輝,徐 凱,崔春玲.體育療養(yǎng)在高血壓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5(8): 817-818.
[4]趙 麗.老年人高血壓病的運動康復治療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2016(2): 58-61.
[5]鄭永才,陳 亮,楊建全.太極拳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及生活質(zhì)量影響系統(tǒng)評價[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4):143-146.
[6]解會娟,白彩琴.太極拳干預老年人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氣體信號分子機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2):51-54.
[7]汪文奇.系統(tǒng)太極拳鍛煉對中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ET和CGRP影響的實驗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04.
[8]Shinoda Y,Suematsu M,Wakayashi Y,et al.Carbon monxide as a regulation of ribile canal rular contractility in cultured rat hepatocytes[J].Hepatology,1998,28(2):286.
[9]鄒 晨,匡希斌.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漿一氧化碳和硫化氫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9(12):11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