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健
摘 要:在生活與工作當中都離不開禮儀,禮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對中職學生進行禮儀教育能夠增強學生對禮儀的理解,并促進其能力與素質(zhì)的提升,從而讓中職學生的綜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為社會輸送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文章就怎樣增強中職學校禮儀教學的有效性作簡要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中職學校;禮儀教學;有效性
中職學校主要的教育目標是為社會輸送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技術型人才。因此中職學校不但要注重對學生在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還要提升其文明道德修養(yǎng),而禮儀修養(yǎng)能夠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素質(zhì),讓學生懂得與用好禮儀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zhì)量,而教學質(zhì)量又是一個學校的關鍵競爭力,關乎著學校的發(fā)展與生存,并且禮儀教育是對中職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中職學校禮儀教學現(xiàn)狀
1.中職學生自身的禮儀修養(yǎng)問題
由于在“二孩政策”開放之前,人們在長時間的計劃生育影響下,獨生子女的數(shù)量逐年升高,大部分家庭都只擁有一個孩子,因此家長就容易過度縱容孩子,什么事情都以孩子為中心,從而產(chǎn)生過度溺愛的情況,使得部分孩子禮儀觀念不強。與其他學校相比,中職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zhì)相對偏低,當學生產(chǎn)生矛盾或問題時,通常采取錯誤的方式進行解決,如打架斗毆、謾罵等,從而為學校帶來不良的影響。此外,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影響也是極其巨大的,由于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大部分家長都將所有精力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忽略了禮儀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得不到較為全面的發(fā)展。因此使得中職學生在禮儀方面的認識不夠,了解也較為片面。
2.學生對禮儀實踐教學的適應程度不強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深刻,學生習慣了教師講的教學方式,而在進行禮儀教學時,因?qū)嵺`性較強,需要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因此,大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極其不適應的情況,從而導致各個學生對于禮儀知識的掌握程度差距大,嚴重影響教學質(zhì)量,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有效提升。禮儀課的教學特性決定了在上課時需要學生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理解,并采取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來進行實踐,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協(xié)作能力,同時在出現(xiàn)問題時采取有效的方式來進行合理解決。而學生由于不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沒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從而導致禮儀教學質(zhì)量低下,禮儀的相關知識掌握程度也不夠,使得學生對禮儀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實際生活當中也無法將學習到的禮儀知識進行應用。
二、如何增強中職學校禮儀教學的有效性
1.禮儀教育要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
中職學校當中的學生年齡通常在十五至二十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之花剛剛開始盛開的時期,但是受到家庭與社會環(huán)境當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學生得不到有效引導,導致部分中職學生產(chǎn)生自我否定等負面情緒。由于負面情緒沒有得到及時消除,學生逐漸出現(xiàn)自暴自棄等嚴重心理問題,感受不到社會與家庭給予的關心。對于這類特殊情況的學生,在進行禮儀教學時,若只是單純地去講解禮儀,是無法讓學生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的,因此想要讓他們將禮儀意識牢牢地記在心中,并去改正他們的不良行為,成效是微乎其微的。
禮儀教育不同于禮貌教育,禮儀教育屬于健全人格以及提升道德修養(yǎng)的一種教育。因此,中職學校當中的禮儀教學不僅僅只是較為獨立的一門課程,還要與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結(jié)合起來,使得禮儀教學與其進行有效的統(tǒng)一。因此,在安排課程時,可以通過將思想道德教育課安排在禮儀教育課程之前,從而增強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的生動性和禮儀教育課程的完整性。同時,在進行禮儀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將愛心教育滲透其中,這樣才有助于改變思想道德教育和禮儀教育在學生心目中的態(tài)度,有助于改變中職生對自我失敗者的心理認知,并拋掉自暴自棄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對學生在中職學校期間學好其他課程也有著積極影響。
2.增強教師涵養(yǎng)是提升禮儀教學質(zhì)量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有著主導作用,并且教師自身的言談舉止會影響到學生。因此,教師對于教學的態(tài)度就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教師如果缺乏責任感,就會使得教學起不到有效的效果。因此,教師自身要具備廣泛的文化知識與專業(yè)知識,作為禮儀教師,在擁有豐富禮儀知識儲備的同時,還必須具備較高的文明禮儀修養(yǎng)。禮儀教師的言談舉止要能夠符合禮儀規(guī)范,并能夠體現(xiàn)出文明方面的禮儀風尚。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禮儀教學時,要注重言傳身教對學生帶來的影響,如果禮儀教師在課堂當中要求學生做到講文明懂禮貌,而在課堂之外遇見同事時卻不打招呼,又或者是學生在遇見自己并向自己問好時卻不予理睬與回應,這會使得教師在學生眼里就不具備任何威信。在教學當中,身教是大于言傳的,特別是禮儀教學方面。因此,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涵養(yǎng),從而更好地去影響學生。
3.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要想在禮儀課堂上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必須先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從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到禮儀知識,并學會將其運用到生活之中。教師要將自身的親和力提高,走到學生中間,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對學生在生活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及時給予幫助解決,以此建立師生之間和諧的關系。在禮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diào)動,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課堂中的作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獨立學習、理解和掌握禮儀知識的習慣。
4.增強禮儀實踐教學
在禮儀教育中,如果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是遠遠不能滿足其禮儀教學的要求的。所以,要以中職學生禮儀行為的養(yǎng)成為核心,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將禮儀行為的養(yǎng)成和道德規(guī)范貫穿于整個學生生活的過程之中,在日常行為的方方面面中體現(xiàn)出來。禮儀教師在將禮儀規(guī)范動作要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要帶領學生一起進行聯(lián)想,直到學生養(yǎng)成習慣。要想順利地完成這一過程,教師先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接著再將這些動作要領的規(guī)律和方法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掌握,并將掌握到的方法教授給學生。例如,在禮儀教授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行、坐、立、蹲四種姿勢的基本要領,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實際訓練,并要求學生養(yǎng)成一種習慣。
三、結(jié)語
對中職學生進行禮儀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素養(yǎng),并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因此,中職學校要增強對禮儀教學的重視,教師也要不斷地提升自身修養(yǎng),從而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同時,充分分析中職學生所具備的特點,從而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禮儀教學,提升學生對禮儀學習的興趣,為中職學生今后更好地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駱 銳.中職學校禮儀課程教學方法有效性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11):72.
[2]方 婷.提高中職學校商務禮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大眾科技,2014(4):122-123.
[3]陳鋼洪.提高中職學校禮儀教學效果的方法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