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強
空腹聽陽關三疊。腹腔里是滿滿的琴聲。秋風起時,陽關早已風化了,成了漫天的灰塵。它們吹進我的眼睛,濕了眼眶。我的愿望是在秋天做一個鄉(xiāng)村祭師,抱一古琴,擇古曲對每一個亡靈彈奏一遍。流水與光線是我手上的琴弦。我的琴越彈越松,以至無音。
(小寶摘自2017年10月27日《今晚報》)
依然向往
玄 武
一再寫下不相信的事物,比如愛。但我們因它而來,連接從未中斷。深淵和救贖,光和懲罰。明日不可測而我們依然向往。
幽暗之海猶如執(zhí)念的一顆心,破碎又完美地愈合。它也是我自己的心,風暴之源,在夜的深處寒流涌動。
風在水波上無目的地奔跑。岸石崩裂,鳥的哀鳴遠去。時光一年又一年幻滅,我們?nèi)匀辉跊]過頭頂?shù)穆淙~中站起。
親愛的,我不信你,也不信自己,但仍然愿意沉默地走在路上。像遠處的馬匹銜著韁繩奔向你。像黑夜升起的燈籠慢慢落向你。
(小寶摘)
細看小花,
也許可知道生命的取舍
蔣 勛
七月到九月是玉簪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路從北海道到溫哥華到紐約,都能看到大樹下安安靜靜的一叢一叢玉簪花。
黃庭堅有詩:宴罷瑤池阿母家,嫩驚飛上紫云車。玉簪落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他說的是民間流傳廣遠的神話,仙女參加瑤池盛宴,想溜走,被母親禁足,不甘心,就拔下玉簪,讓它代替自己下凡,留在人間,化作了玉簪花。
我喜歡這些民間故事,它們總是提醒仙界多么單調(diào),盛宴多么無聊乏味;它們總是提醒仙女多么向往人間。
玉簪花一叢一叢開在大樹下的陰蔽處,花自開自落,大片的深綠葉子,葉脈起伏宛轉(zhuǎn),像水波回旋。抬頭仰望高大的樹,低下頭來,靠近細看草本的小花,也許可以知道許多生命的取舍。
(小寶摘自《蔣勛老師的生活筆記兩則》)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