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交通量也在日益增多,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我國道路橋梁工程的質量和使用的性能都不同往日,質量不如以前,這阻礙了道路橋梁施工工程的發(fā)展,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施工企業(yè)必須要敵對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多加重視,分析道路橋梁的病害,并且找到其解決的辦法。本文分析了常見的道路橋梁病害,并且分析了加固道路橋梁的處理技術。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施工處理技術
路橋被作為人們出行安全的重要的基礎設施,對人們生產生活質量和國民經濟發(fā)展有著最致命的作用。然而,隨著路橋工程規(guī)模的擴大,施工標準和要求也愈發(fā)嚴格,路橋工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病害,嚴重影響了其使用性能的發(fā)揮,甚至很可能因病害問題引發(fā)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防范和處理路橋工程中的病害值得深入探究。
一、道路橋梁工程中的常見病害
(一)路面和橋面的鋪裝層易產生裂縫
道路橋梁因其常年暴露在外且承載量大的特點,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經常承受太陽的暴曬以及雨雪浸刷,因此很容易受到損害。所以,在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因考慮其自身特點的影響,在選材上會特別注意,通常選用半剛性材料來建造橋面和路面,使用這種材料可以有效提高鋪裝層的抗壓能力和承載強度,但是,這種材料會受溫度影響產生裂縫,尤其是在北方溫度較低的地帶,甚至還會出現(xiàn)崩塌。另外,除材料自身的原因,路面或橋面長期受壓也會導致裂縫的出現(xiàn),路面因受較大荷載或者出現(xiàn)車輛急剎車的情況,就會使得路面承受嚴重的摩擦和擠壓,從而導致路面凹陷。
(二)梁端頭的局部破損
梁端頭的塑封損壞或變形是產生這種病害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一旦發(fā)生這種病害,很難進行修復。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工程初期的設計不合理,也可能是由于當初在計算縮量值時不準確。橋梁梁端頭的局部破損會使橋梁的適應功能降低,使橋梁的結構受到破壞。
(三)道路橋梁地基不均勻造成沉降問題
道路橋梁工程作為陸地交通的主要形式,其承載著大部分的交通運輸職責,是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必要基層設施。但是,我國現(xiàn)階段的道路橋梁路基路面沉降的問題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面的不平整度,出現(xiàn)了橋頭跳車的情況,并且路基路面也存在著搭板斷裂的情況,其問題的出現(xiàn)不僅會影響到通行的速度,增加車內部磨損的程度,還將對行車安全帶來不利影響。除此之外,跳車現(xiàn)象還會加劇橋梁結構的損失,主要表現(xiàn)在對橋頭與路面結合處的損傷,影響到路橋與路面連接處的通信順暢,為通行帶來了一定的危險性。基于此,加強提升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就成為保證交通運輸質量的根本,進而確保交通順暢、通行的安全。
二、道路橋梁工程的病害處理技術分析
(一)裂縫處理技術
外表修整技術外表修整技術的優(yōu)勢顯著,屬于比較快捷的處理方法,能對施工階段存在的粗淺的裂縫進行處理??紤]到裂縫的承載力要求,在處理過程中需要對承載力進行評估,結合受力規(guī)范斷定修整計劃。外表修整操作技術的使用方法比較簡單,工作人員要找到橋梁路途工程中裂縫的詳細為主,對裂縫處進行涂改施工。挑選的資料可以是水泥漿,也可以是環(huán)氧膠泥。涂改施工完畢后,施工單位要挑選一些功能比較優(yōu)勝的資料,包含水泥和瀝青等,將其掩蓋到原有的裂縫外表。最終施工人員能夠挑選實用性比較強的土工布或土工格柵進行掩蓋操作,防止呈現(xiàn)延伸的現(xiàn)象。填充技術關于部分裂縫面積小的狀況,能夠使用填充技術,所謂填充技術,指的是將樹脂膠結物和水泥漿等填充到工程裂縫中,該方法操作簡單便當,能滿足施工要求。因為樹脂形狀比較穩(wěn)定,合作使用水泥漿能夠起到抱負的添補作用。此外,施工單位能夠沿著裂紋開展和延伸的方向進行固定,及時向槽內放入橡膠和防水性比較高的資料,防止呈現(xiàn)嚴重的病害現(xiàn)象。注漿修補技術注漿法是重要處理方法,需要將裂縫內灌注水泥資料、環(huán)氧樹脂資料等,對裂縫進行填充和粘接后,能到達抱負的處理作用。注漿完畢要進行加固護理,削減其他要素的影響,滿意施工要求。
(二)沉降病害采用橋梁加固增強技術
當橋梁道路因為地基沉降不均勻、或者受力不均而產生表面凹凸不平的狀況時,道路橋梁工程的工作人員就可以采用橋梁加固增強的方法。關于橋梁加固增強,有多種技術手段可供選擇,但是,最主要的、最常使用的方法有三種。①增大橫截面積:增大橫截面積一般會分為兩種:a.增加鋼筋配比;b.增大截面積,增加橋梁橫截面積,就是在橋梁上方的結構之上,以鞏固橋梁的穩(wěn)定為目的,來增加橋面的整體橫截面積;②改變結構體系:此種方法較為復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集中所以一般使用頻率不是很高;③在外部進行粘貼覆蓋:這是利用環(huán)氧樹脂等粘合劑,將橋梁的內部材料與外部進行緊密的粘合,從而提高橋梁整體的穩(wěn)定性,并推動道路橋梁結構的完整。
(三)橋梁基礎檢測技術
橋梁工程針對常見病害采用的基礎檢測技術,主要是指:基樁成孔檢測,其可通過獲得孔徑、孔底沉渣、傾斜以及深度等參數(shù),來反映結構作用的實際情況。以橋梁工程結構鉆孔取芯檢測技術應用過程為例,對存在局部缺陷的樁,如夾泥、縮徑等,因缺陷范圍只占部分樁截面,則取芯孔可能未穿過該缺陷部分,導致不能發(fā)現(xiàn)缺陷,從而留下事故隱患。對此,當施工過程或無破損檢測懷疑樁基有此類缺陷,就應增加鉆芯孔數(shù)。鉆孔位置布置時可將孔位偏向外側,并按等距離布置三個鉆孔取芯點,這樣才能比較準確反映此類樁的缺陷情況。鉆孔布置一般不宜在樁截面中心也不能太靠近邊緣,且鉆孔要始終保持垂直鉆進,以此來避免碰上鋼筋籠后無法鉆進或鉆眼斜出樁體外而取不到芯樣的情況發(fā)生。
三、結語
總之,橋梁工程的質量、路況等問題是影響工程運行性能優(yōu)劣的關鍵因素。因此為取得高質量、路況佳、使用壽命長的工程,不僅要保證其施工質量,完善工程維護作業(yè),還要結合工程施工的實際需要,對出現(xiàn)的病害進行分析,并找到防治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橋梁的承載力和安全性,從而有效延長工程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張瑞芳,陳麗,包向春.淺談道路橋梁工程存在的質量問題及管理措施[J].中國外資,2011.
[2]李善智.探究道路橋梁工程存在的質量問題與維護[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