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蘭
(山西省煤炭中心醫(yī)院,太原 030006)
資料顯示,惡性腫瘤已經成為我國城鎮(zhèn)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WHO所公布的資料顯示,胃腸道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占所有癌癥的第2位[1]?;熓菒盒阅[瘤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其借助化學藥物滅殺腫瘤細胞,抑制繁殖和增長,但該種藥物長期使用會出現耐藥性,同時還會出現諸多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近年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逐漸成為惡性腫瘤治療的新趨勢,相較于化療治療,中醫(yī)藥治療的安全性較高,患者的依從性也會更好[2]。復方苦參注射液由苦參、白土苓制備而成,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和散結止痛之功效。本文則主要探究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胃腸道惡性腫瘤的臨床價值,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選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90例作為實驗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法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45例僅行化療治療,男女比例為25∶20,年齡在22~70歲,平均為(47.2±5.0)歲,胃癌患者19例,直腸癌15例,結腸癌11例;觀察組患者45例聯(lián)合使用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男女比例為27∶18,年齡在26~72歲,平均為(46.7±5.2)歲,胃癌患者17例,直腸癌13例,結腸癌15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入選患者均滿足《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3]中腸胃惡性腫瘤診斷標準中內容患者,經病理檢查、內鏡檢查確診為胃癌、直腸癌、結腸癌患者;近1個月內未實施化療治療的患者,卡氏功能狀態(tài)(KPS)評分超過60分,對本次實驗知情且自愿參與臨床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患者,腸梗阻患者,凝血功能和造血功能障礙患者等。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結合患者的疾病類型采用合適的化療方案,直腸、結腸癌患者采用FOLFOX6化療方案,第1日使用奧沙利鉑(生產企業(yè):江蘇奧賽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297)100 mg/m2靜脈滴注2 h,亞葉酸鈣(生產企業(yè):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391)400 mg/m2靜脈滴注2 h,靜脈推注5-氟尿嘧啶(生產廠家: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93)400 mg/m2,隨后2 400 mg/m2靜脈持續(xù)滴注46 h,14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胃癌患者采用XELOX化療方案,第1日靜脈滴注130 mg/m2奧沙利鉑2 h,之后每天早晚飯后30 min服用卡培他濱(生產廠家: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023),1 500 mg/m2·次,連續(xù)服用2周,休息1周。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加用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取20 ml溶入250 ml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實體瘤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4]中的內容進行評估,完全緩解(CR):治療后患者所有目標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較治療前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幅度>30%;穩(wěn)定(SD):治療后基線病灶長徑總和有縮小,但未達到上述標準;進展(PD):治療后基線病灶長徑總和增加超過20%,或發(fā)現新的病灶。
1.5 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評分:于治療前后使用SF-36量表分別從軀體功能、生理職能、疼痛、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緒角色、總體健康8個維度進行評估,每個維度均為100分制,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5]。
表示,組間用t檢驗,P<0.05表明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7.78%,低于觀察組的77.78%(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F-36量表中軀體功能、生理職能、疼痛、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緒角色和總體健康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維度評分均顯著提升,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維度評分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胃腸道惡性腫瘤早期多無特異性表現,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視,進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絕大多數患者確診時病情已進展至中期或者中晚期,該階段的胃腸癌患者化療仍然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6],胃腸惡性腫瘤患者單藥化療的有效率在8%~30%之間,而聯(lián)合化療的有效率可以提升至50%以上,但依然難以滿足臨床治療的要求,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研究逐漸成為熱點。中醫(yī)理論將胃癌歸為“胃反”、“伏梁”等范疇,病機為正氣虛損、肝郁脾虛、毒邪入侵積而成結,因此治療的原則為疏肝健脾、解毒益氣[7]。
對于失去根治機會的晚期腸胃惡性腫瘤患者,治療最終目的是盡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實驗中觀察組45例患者使用化療+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該組患者最終治療總有效率為77.78%,遠高于對照組的57.78%。復方苦參注射液的主要化學成分有苦參堿、苦參黃酮、氧化苦參堿、槐胺堿、槐果堿以及白土茯苓皂苷等?,F代藥理研究表明,苦參堿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能夠直接殺滅腫瘤細胞,并誘導癌細胞分化和凋亡,但是不會對健康的肌體細胞造成損傷;此外苦參黃酮、白土茯苓皂苷等能夠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從而起到抗腫瘤遠處轉移和浸潤的目的。SF-36簡表是目前評估晚期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主要量表之一,對比發(fā)現聯(lián)合復方苦參注射液和化療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8個維度的改善均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胃腸惡性腫瘤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