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英
【摘要】伴隨著國內教學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幼兒園的游戲教學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完善。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不再僅僅注重基礎的學前教育理論,轉而開始探索幼兒園游戲在整個幼兒園身心發(fā)展過程中體現的價值和游戲內容的科學創(chuàng)新?;谟螒蚧顒酉碌挠變簣@學前教育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開展辦法。
【關鍵詞】幼兒園 學前教育 教學策略
一、游戲活動在幼兒園學前教育當中的主要作用
1.實時促進孩子們的健康發(fā)展
在幼兒階段,孩子們除了學習以外,身體的健康生長發(fā)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游戲活動本身是較為自由的,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有意思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兒童的身體能夠普遍呈現出良好的生存和發(fā)展狀態(tài)。在進行幼兒游戲活動的時候,教師科學隨意選擇各種游戲的方式,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使得幼兒感受到游戲的趣味性,愿意積極地參與進來,進而實時促進孩子們的健康發(fā)展。
2.改善幼兒的實際認知
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往往需要與老師及其他孩子進行實時的交流,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不自覺地進行語言和行為上的模仿,努力追隨大人的腳步去思考一些外界的問題。雖然他們的行為在大人的思想里認為比較幼稚,但是其本質上屬于幼兒獲得社會經驗的一種重要方式,能夠改善幼兒的實際認知。
3.推動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
在游戲活動的參與過程中,雖然教師是整個游戲的主導人員,但是兒童在其中彰顯著較高的主體性,兒童需要親自制定游戲規(guī)則,并遵守共同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嚴格監(jiān)督身邊同伴的各種游戲行為。而整個游戲的過程屬于兒童社會性意識的發(fā)展過程,有利于兒童健康地生存和發(fā)展。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想
通過游戲活動的參與,兒童的想象力能夠得到持續(xù)的拓展,尤其是在一些抽象的游戲活動當中,需要學生進行自由而大膽地想象。他們往往會把自己想象地無所不能。雖然嚴重脫離了現實,但是從本質上而言,在這種思想的長期推動下,幼兒能夠形成完善的創(chuàng)新思想,一旦遇到各種問題,也能夠通過開闊的思維路線加以解決。
二、幼兒園學前教育的游戲內容開展
1.游戲需要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
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過程中,幼兒園的教學要求直接規(guī)定著幼兒園教育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分別關注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而保證每個幼兒都能夠有個性地成長起來。在幼兒園學前教育開展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將兒童的實際發(fā)展要求作為第一位,接著由幼兒選擇相應的游戲內容。同時,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很多游戲內容都不是單個學生所能完成的,因而還需要尋找合作伙伴,這樣的狀況使得學生還需要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在具體的游戲創(chuàng)設上,可以選擇“小羊和大灰狼”“小企鵝建房子”等游戲,使得幼兒具備較高的參與積極性,并能夠在游戲活動中得到實時地成長。
2.完善游戲的體驗性內容
兒童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并且有著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特點。在實際的幼兒園學前教育游戲教學活動當中,為了滿足幼兒園的想象力要求,教師往往需要在基礎的游戲內容上再進行深層次地完善和創(chuàng)新。比如,在上面的小企鵝建房子活動當中,教師需要積極組織兒童對各種建筑物進行科學地參觀,并且讓兒童努力搜集相關的圖片和資料,使得兒童具備深層次的記憶內容,進而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開展各種趣味的游戲活動,推動整個教學成果的有效提升。
3.拓展游戲的開展范圍
在傳統(tǒng)的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往往僅僅局限在校園當中,而幼兒在進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直接限制。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所能得到的娛樂內容變得相當少,各種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收益也較為匱乏。為了幫助兒童在任務的科學驅動下,獲得更高的學習認知,只有實時拓展游戲的基礎空間內容,才能夠全面提高幼兒學習的科學有效性。比如,為了使得幼兒表現出較高的活力,教師可以開展親子活動,如在學習過馬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校園內選擇一部分區(qū)域,然后畫上斑馬線,并選擇一個學生在馬路對面舉著紅綠燈標示,每次進行相應的變化,而家長需要聯同自己的孩子,科學準確地過馬路。通過這一活動的科學開展,不僅能夠對兒童的情感體驗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能夠幫助學生順利達到健康游戲的目標。
三、幼兒園游戲實時開展策略
1.引導幼兒實時的參與進來
在開展幼兒園學前教育游戲的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現一部分學生不容易參與進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他們的內心思想并沒有接受這個集體,教師需要在這個時候,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引導,幫助幼兒感受到整個教育的趣味性,然后放下心中的芥蒂,實時地參與到游戲當中來。對于不同的游戲內容開展,教師都需要在活動前給予幼兒最為詳細的指導,將相關的規(guī)則和活動方式完全地告給幼兒,使得幼兒
能夠產生不一樣的認知,接下來的游戲教育也能夠發(fā)揮巨大的效果,指導起來不會過于盲目。
2.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作用
游戲活動指的主要是在幼兒的主體性之上所開展的各種活動內容,其本身具有主動性和獨立性。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按照自己的實際意愿,選擇合理的合作伙伴,并決定參與活動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由幼兒自己決定整個活動的開展方式,由他們自己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教師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不對幼兒的活動行為進行過度的干涉,否則容易使得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嚴重下降,不利于健康活動的科學開展。
3.提高游戲活動的趣味性
雖然幼兒對游戲沒有太大的抗拒力,但是并不代表幼兒對所有的游戲活動都具有較高的參與興趣,如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師長期選擇了過于單一乏味的游戲活動,很容易使得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嚴重下降。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教師需要勇于突破現有的游戲限制,努力提高游戲活動的趣味性,開展一些全新的游戲活動類型,比如在開展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游戲過程中,灰太狼每次都在抓小羊,而且永遠都抓不到,這樣的活動方式在長期地持續(xù)以下,幼兒也會感受到較高的無趣性。教師可以對它進行創(chuàng)新,如在灰太狼的陣營當中,增加一定的成員紅太狼,然后由它們共同完成抓羊的任務。在這樣的游戲改善下,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能夠迅速地彰顯出來,相應的活動開展也會凸顯出更高的趣味性。
四、結語
游戲本身是一種十分愉快的活動內容,其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幼兒的成長需要,還迎合了幼兒的年齡特征。通過游戲活動的科學開展,能夠為孩子們帶來相當大的活動趣味性,使得孩子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當中。游戲本身能夠體現和肯定幼兒的主動特征,并且給予幼兒創(chuàng)新和想象的空間,對于幼兒的未來發(fā)展也有著最為直接的教育價值。在有意思的過程中,各種以幼兒活動為核心的學習和教育內容持續(xù)發(fā)生著相應的作用。因而教師應當將游戲作為幼兒園開展學前教育的主要方式,將各種教育內容完全地融合在其中,進而給予幼兒最為深層次的學習和游戲認知,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認識,促使幼兒能夠在健康快樂的氛圍中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羅秋彥.幼兒園體育區(qū)域自選游戲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孫小小.幼兒園傳統(tǒng)體育游戲的開發(fā)與應用[D].沈陽師范大學,2016.
[3]閆妮文.太原市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開展現狀研究[D].山西大學,2015.
[4]趙爭男.揚州市區(qū)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調查[D].揚州大學,2014.
[5]任亮.幼兒多元智能發(fā)展與幼兒園體育游戲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