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積江
摘要:小學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改變習作評改模式要從以下方面做起:確定各個年級習作評改的重點;要體現(xiàn)精批少改的原則,注意維持孩子習作的興趣,保護孩子習作的自信心。改革評改習作方式,提倡教師評改采用面批面改,學生自改互改、家長評改等多元化形式,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關(guān)鍵詞:習作評改;評改策略;評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3-0125
小學習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毫不例外地受到極大的關(guān)注!各級各類的優(yōu)秀習作指導課、示范課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然而,筆者認為,作為習作指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習作的評改,好像并沒有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青睞”,習作評改的現(xiàn)狀仍舊不容樂觀!在許多地區(qū)依然亙古不變地延續(xù)著“生寫師改”的老套模式。這種評改模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每當學生完成習作后,評改則是教師的“專利”了,學生習作的好壞全由教師說了算,而一些教師往往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以成人的思想認識和寫作能力去評改學生習作,常常改得滿紙通紅,耗時耗力,收效甚微,真可謂是“吃力不討好”!學生則認為寫成文后不必再去下工夫,評改作文是教師的事情,無形之中缺乏自主評改的意識,這很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而教師“體無完膚”的評改又往往很容易挫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因此,“高勞動,低效率”的老套習作評改模式這塊“堅冰”一定要打破!
如何一改過去那種形式單一、實效性差的習作評改模式呢?筆者認為,只有倡導評改習作的多元化,才能提高習作評改的實效性?,F(xiàn)結(jié)合《語文課程標準》對習作評改的要求,同時結(jié)合筆者所在學校習作評改教學的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把握習作評改要求,講究習作評改策略
眾所周知,無論做什么事,我們都要講究原則和方法?!墩Z文課程標準》在寫作上不但強調(diào)寫作前的準備和指導,而且強調(diào)寫作后的評議和修改。因此,對于習作評改,我們必須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具體要求,確定各個年級習作評改的重點;每次習作的評改,還要突出本次習作寫作的要求,避免面面俱到。
我們做語文教師的必須清楚:對于學生的習作要體現(xiàn)精批少改的原則,注意維持孩子習作的興趣,保護孩子習作的自信心。對低年級寫話的評改,更要體現(xiàn)以鼓勵為主的思想。對孩子寫得好的地方,可以批上一兩句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或者劃上一個鼓勵性的標志或線條;對于習作中錯字、用詞等方面特別明顯的問題,可以適當指出,但沒有必要有錯必糾。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低年級教師反復提醒學生寫話開頭一定要空兩格,可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有一些孩子會忘記,因而教師非常生氣,便挖苦、批評學生。其實,這樣的規(guī)范化要求完全可以逐步落實,不必急于求成,如果因為這樣的問題而影響學生習作的興趣,打擊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是得不償失的!另外,習作評改還要根據(jù)學生作文的個別差異,在評改習作內(nèi)容和要求上體現(xiàn)一定的針對性和彈性,有的側(cè)重材料,有的側(cè)重構(gòu)思,有的側(cè)重遣詞造句,有的側(cè)重規(guī)范書寫,對優(yōu)秀習作要求可適當高些,對較差的作文要求可放寬些??偟膩碚f,我們一定要注意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注意把握作文評改的要求,講究評改的策略。
二、改革評改習作方式,提倡評改形式多元化
對照《語文課程標準》對習作評改的要求,我們應(yīng)該一改過去單一的評改方式,采用教師評改,學生自改互改、家長評改等多元化的評改形式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改。
1. 教師評改方式要靈活多變
作為學生習作的指導者,教師評改顯得尤為重要!但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如果教師采用與學生“背對背”的單項批改,必將是“吃力不討好”!《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作文評價結(jié)果的呈現(xiàn)方式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級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采用多種形式評價?!标P(guān)于教師的評改,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可以本其經(jīng)驗而創(chuàng)造他途?!蔽蚁耄~老一定是要求我們教師應(yīng)該采用多種評改方式,提高評改實效。
首先,教師可以采用面批面改。面批面改是一種直觀、互動、有個性、針對性強的作文指導方式,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作文能力、修改能力都會有很好的效果。具體做法是:可在每次作文中或作文后,找?guī)讉€學生進行面批面改,爭取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至少一次面批面改的機會。對個別學生的作文還可以進行重點輔導,對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反復修改的優(yōu)秀習作,還可以向有關(guān)報刊雜志投稿發(fā)表,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在快速瀏覽全班學生習作的過程中,隨機簡單批閱部分作文,再挑選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習作在全班講評。再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挑選一些他們認為有代表性的習作在全班講評。最后,教師的評價語要克服俗套,多用鼓勵語言,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最近,小語論壇上有網(wǎng)友提出:教師不再批改學生的習作,而是改成寫讀后感的形式來評價學生的習作。筆者認為這種提法有一定的道理!
總之,教師評價方式的靈活多變,利于客觀地、多角度地評價學生的習作,能使習作評改更扎實有效。
2. 學生自改互改要形成習慣
學生自改和互改的過程,實際上是習作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墩Z文課程標準》在第三階段目標中提出“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那么,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自改和互改呢?
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lǐng),才能把文章寫好?!睂W生自評自改習作很關(guān)鍵。對于學生自評自改,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評自改的意義,教給他們評改習作的方法,使學生樂于、善于評改自己的習作??梢宰寣W生通過誦讀法、推敲法等方法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并做出評價,寫上評語!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要求“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币虼?,在學生自評自改的基礎(chǔ)上,教師還要指導學生互評互改。首先,讓學生認真閱讀、思考、研究別人的習作,找出優(yōu)缺點。推己及人,汲取別人的精華,去其糟粕。這種平等地位的評改,學生沒有心理壓力,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們既是作者又是讀者,評改中角色不斷轉(zhuǎn)換,相互啟發(fā),相互合作,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自改互改,長此堅持下去,讓學生形成習慣,對于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3. 家長評改習作要講究方法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的家長,可以說對于孩子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父母和孩子在情感上更容易溝通交流,如果方法得當,相信孩子很愿意把自己剛剛完成的習作讀給爸爸媽媽聽,這時,父母可以不失時機地對孩子的習作進行點評,真正成為孩子習作起步的“領(lǐng)路人”??梢哉f,面對家庭教育的日趨篤厚,相信這會是對學校教育教學的有力補充!
三、將習作評改貫穿于習作指導全過程
習作的寫作過程和習作的評改過程并不是明顯的先后關(guān)系,而是相互融合的過程。習作材料、立意、構(gòu)思、遣詞造句甚至書寫等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口說或片斷練習中進行評議和修改。從習作指導來說,有作前指導,作中指導,也有作后指導;從評改角度來說,有作后評改,也有作前評改和作中評改。習作評改是作文指導的一個方面,并和其他方面的指導過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絕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
四、處理好習作評改和個性化寫作的關(guān)系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自由寫作、個性化習作和有創(chuàng)意的寫作,但不等于說寫作沒有一定的規(guī)范、標準。在習作評改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在習作內(nèi)容和形式上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評改成為個性飛揚、創(chuàng)造性提升的過程,而不是個性、創(chuàng)造性受到約束、限制甚至打擊的過程;另一方面也要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逐步落實寫作的基本規(guī)范。當然,當學生習作思想偏激,觀點不正確時,教師必須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方面加以引導,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作者單位:甘肅省榆中縣清水驛學區(qū) 7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