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霞, 顧麗麗
(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yī)院 腫瘤內科, 江蘇 南通, 226361)
乳腺癌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發(fā)病率位于全球女性癌癥發(fā)病率首位[1-2]。術后輔助化療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3],但長時間的化療會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巨大壓力,以致患者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4-5],而抑郁及焦慮等情緒會影響機體免疫力,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嚴重影響化療效果。因此,在患者接受化療時需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緩解患者的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常規(guī)護理缺乏對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訓練,且未能有效減輕患者不良情緒。益處發(fā)現(xiàn)是指患者從負性事件中發(fā)掘益處的過程,是個人認知和行為上的一種積極應對,患者通過書寫表達個人想法,有效促進情緒的調節(jié)[6-7]。為進一步改善乳腺癌化療護理質量,本研究將書寫表達干預應用于乳腺癌化療患者中,并探討該護理方式對患者負性情緒和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醫(yī)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療患者62例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乳腺癌化療患者62例作為觀察組。入組標準:病理組織檢查確診為乳腺癌;正處于化療階段;意志清楚,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上,具備書寫能力;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隨精神疾??;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有交流、理解障礙,因文化程度低、視力受損等因素無法正確通過書寫表達個人想法。對照組年齡30~65歲,平均(46.26±4.27)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72±2.62)年。觀察組年齡31~65歲,平均(47.48±4.10)歲;病程7個月~7年,平均(3.81±2.19)年。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化療過程中生命體征檢測、用藥指導、不良反應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書寫表達干預。
1.2.1 建立護理小組
建立護理小組,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完成護理工作。小組成員包括2名心理咨詢師,1名具有較強溝通、組織能力且具有較豐富臨床護理經(jīng)驗的高年資護士,5名護士。
1.2.2 制定護理方案
相關人員通過翻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制定最終護理方案,主要包括書寫表達主題、護理措施等。
1.2.2.1 書寫表達主題: 護理人員每日確定1個書寫主題,共4個寫作主題,并引導患者正確書寫。第1天:情感表達,即“請寫出患病以來,您感觸最深的想法、情感和經(jīng)歷”;第2 天:認知評價,即“請正確評價您的疾病,患病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第3天:發(fā)現(xiàn)益處,即“患病以來您感受到了哪些積極的影響和改變,您克服了哪些困難,您對生活有哪些新的領悟”;第4天:展望未來,即“患病以來您有哪些積極的應對策略,請將您的經(jīng)驗分享給其他的患者,引導他們積極地應對疾病的挑戰(zhàn)”。
1.4.2.2 護理方案: 于化療結束后第11天開始,待患者的不良癥狀得以減輕,疾病得到有效改善后實施書寫表達,連續(xù)4天,每次書寫時間為20 min。護理人員將不同的書寫主題與書寫指導語、信紙、筆等物品裝入信封,每個信封按照書寫主題的順序做好“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 天”的標記。在患者出院前完成患者基本資料收集工作,并發(fā)放4封不同書寫主題的信封,囑咐其勿提前打開信封。護理人員于化療后第10天通過電話聯(lián)系患者,提醒患者于第2天開始書寫,并詳細向其宣讀相關指導語,如“請您明天挑選您精力較充沛且較清閑的時間,在無人打擾的環(huán)境中,依次打開信封,根據(jù)信封內容進行寫作,并嚴格控制寫作時間20 min,不管您是否寫完,請將信紙裝入信封內封好,下次回院時交給我們。請您坦誠地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與想法,所有的寫作完全匿名進行并將被嚴格保密?!比艋颊咭蚱渌蛭茨芡瓿蓵鴮?,亦不影響下一次書寫的進行,請患者將未能進行或完成書寫的原因記錄在信封內,一并交回醫(yī)院。
1.3.1 負性情緒
采用Zigmond和Snaith編制的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對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1月時的負性情緒進行評分,HADS分為焦慮、抑郁2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均有7項條目,采用0~3級評分法進行評分,各分量表總分為0~21分,其中0~7分為無癥狀,8~10分為可疑癥狀,11~21分為肯定存在癥狀[8]。得分越高表明負性情緒越嚴重。
1.3.2 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
采用由美國邁阿密大學的Antoni編制的益處發(fā)現(xiàn)量表(BFS)對護理前和護理后1個月時患者的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進行評價,該量表共有19項條目,評分分為4個等級,由“完全沒有”至“非常多”,評分依次為1~4分,總分為19~76[9]。得分越高表明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越高。
干預前2組HADS中焦慮和抑郁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1個月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HADS量表評分對比 分
干預前2組BFS量表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干預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護理前后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對比 分
輔助化療在提高乳腺患者遠期生存率及改善生存質量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乳腺癌患者化療過程中易出現(xiàn)惡心、脫發(fā)及月經(jīng)紊亂等不良癥狀[10-11]。此外,化療還會導致消化道不良反應,造成食欲減退、嘔吐及腹瀉等,以及患者因抑郁情緒導致厭食、絕食等,從而導致機體營養(yǎng)攝入不足[12-13]。因此,需給予乳腺癌化療患者有效護理干預,使患者能夠充分表達自身感受。通過患者反饋,醫(yī)護人員及時了解病情和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而提前采取應對措施。書寫表達是一種情緒取向的壓力應對方式,患者通過書寫行為來揭露和表達與個人重要經(jīng)歷或積極事件有關的感受和想法,強調以書寫的方式將情感語言化,進而促進情緒的調節(jié)或社會分享[14]。通過書寫表達的方式,患者能夠有機會進行自我掌控與調節(jié),有效促進疾病康復[15-16]。
本研究中,護理1個月后觀察組HADS量表中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說明書寫表達護理應用于乳腺癌化療患者中可顯著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其原因可能為相關人員能夠在制定相關護理方案前閱讀大量國內外優(yōu)秀文獻,使護理方案更合理、科學;而患者通過該護理方式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情感支持,有效緩解抑郁情緒。通過書寫表達能夠使患者認識到自身疾病的改善,引導其發(fā)掘自身更多的積極情緒,并提高患者不良事件的應對能力[17]。此外,諸多患者性格較為含蓄,無法全部表達自身情緒,而書寫表達護理通過書寫的形式使患者舒緩心理壓力、表達情感,從而緩解其負性情緒。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1個月后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可能為由相關人員成立護理小組,小組成員之間團結協(xié)作,使護理工作的開展更為嚴謹,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相關人員按照相關參考文獻確定書寫主題,并由專人按時提醒患者進行書寫表達,使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颊咄ㄟ^書寫表達,能夠合理宣泄自身不良情緒,而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時引導其感受積極情緒,指導其進行情感表達、發(fā)現(xiàn)益處,進而提升患者的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
綜上所述,書寫表達護理應用于乳腺癌化療患者中可減輕其負性情緒,提升患者的益處發(fā)現(xiàn)水平,促進疾病康復,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