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波 夏太武
摘 要: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作為計算機類的一門基礎語言,它具備強大的功能以及很高的安全性,很多學校都設置了這門課程,不同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了不少問題,筆者通過對某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改革分析,希望對推動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改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C語言;程序設計;改革
一、 前言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普通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一種必然,是以培養(yǎng)直接為地方經(jīng)濟服務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的,為響應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畢業(yè)生素質的要求,很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設置課程上做了一些改革,力爭與社會高度接軌,使大部分學生可以快速適應社會的需求,但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往往難以如愿。
二、 普通高校課程設置的現(xiàn)狀
目前地方應用型高校在課程設置問題上基本上是大學低年級課程繁多,安排了大量的專業(yè)基礎課和公共課,學生課程表排得很滿,每天基本上都是6節(jié)課,有的甚至是一天8節(jié)課,像某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全國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還要求低年級學生周一到周五進行晚自習,如此長的時間安排,學生好像又回到了高三時段,漸漸地學生疲于應付上課的增多起來,對各門課程也逐漸失去了原來的興趣,主要表現(xiàn)在上課遲到、請假現(xiàn)象增多,曠課的也時有出現(xiàn),來上課的學生中偷看手機、趴在桌上睡覺也大有人在,真正能跟上老師上課節(jié)奏的只有少部分同學,以上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實在令人擔憂,仔細分析一下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自身的因素,很多學生的想法是高中階段拼搏三年,已經(jīng)吃了很多的苦,現(xiàn)到大學啦,應該好好休息一下,若要想考研的話,到大三再學還來得及;另一方面從學校的課程設置來講,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說,一學期排課過多,學生自主的時間太少,再一個就是課程設置不科學,以某高校為例,像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全校學生不論是文科還是理工科都開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理工科學生學起來還好,但文科學生這樣學起來是比較吃力的,容易產生疲憊感,甚至會產生厭惡情緒。
三、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針對學生以上出現(xiàn)的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對策:
第一、改變單一的計算機課程設置模式,使課程教學更加趨向合理,對于文科學生不再要求他們像理工科學生一樣去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因為文科類學生在算法上確實普遍比理工科學生差,這樣理工科學生學C語言程序設計,而文科類學生可以學像access等這類算法要求低而操作性強的工具軟件,而對于音樂、體育、藝術類學生,像某高校已經(jīng)改為圖像工具軟件Photoshop,越發(fā)貼近實際應用。
第二、闡明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意義,對于各種理工科類的學生,計算機教師最好能夠對各專業(yè)情況有所了解,教師在講授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之前,能盡量先向學生介紹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與其專業(yè)課程之間所存在的某種聯(lián)系,讓學生感覺到學好這門課程會對以后專業(yè)學習帶來的好處及作用,只有讓學生了解了這些,才能更好地使學生愿意積極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
第三、對于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可采用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環(huán)境設置不再是以老師教學為主,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位置,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之前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去做好預習,使學生在課前有所準備。課堂中,教師主要是對重點和難點部分進行講解,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可以改變早期教師課堂上滿堂灌、學生疲于應付的情形。針對學生們在預習過程產生的效果,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應對回答的正確率和滿意度進行登記,并按等級進行分類,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進行考核。像某高校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考核成績的計算方法是平時成績占據(jù)總成績的30%,而平時成績包括課堂考勤、作業(yè)、回答問題等方面,其中課堂考勤、作業(yè)、回答問題各占10%,教師要及時關注班級的考勤情況,不能讓學生隨便遲到、早退、甚至曠課,對于違紀的學生要予以登記,并進行相應的扣分,讓違紀學生有危機感。而對于作業(yè)部分,大家知道,作業(yè)是用于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C程序設計也可以按章節(jié)布置作業(yè),這樣老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狀況,除了作業(yè)還可以借助實驗報告,實驗報告可以反映學生的上機動手情況。
第四、開展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基礎的拓展實踐,對于理工科學生,在學生課余時間,可以由教師引導學生成立一些軟件工作室之類的組織,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軟件的開發(fā),制作一些簡單的系統(tǒng),比如跟學生相關的萬年歷、成績管理系統(tǒng)等,這些應用軟件的開發(fā)成功,能解決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像某高校在C語言程序設計中開展了課程設計的動手訓練,它是由任課教師將班級學生按2到3人一組進行組隊,由教師給出題目,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系統(tǒng)進行課程設計,要求每位學生都要有相應的分工,從實施的效果看還是比較好的。
第五、通過各種程序設計大賽激勵學生拓展能力,現(xiàn)在國家、各省每年都有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各地方高校可以以此為契機,對學生加強宣傳,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增強學生們的榮譽感,并對獲獎的學生以及指導教師要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也可以推進學風的改進。
四、 總結
通過以上C程序設計課程現(xiàn)狀的分析,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目的是為了提高廣大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通過學習C程序設計這門課程,了解計算機語言的基本思想及軟件開發(fā)的一些基礎知識,為后續(xù)的一些課程學習做好一個鋪墊。
作者簡介:鄧波,夏太武,湖南省邵陽市,邵陽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