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蹄疾步穩(wěn)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改革全面發(fā)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著力增強改革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同性,壓茬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作為機構編制工作者必須在思想上跟進新時代,客觀認識規(guī)律,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工作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運用大數據平臺,積極構建互聯網+機構編制模式,全面維護機構編制權威,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主題,奮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山西省機構編制信息化建設新局面。
一、山西省機構編制電子政務中心基本現狀
互聯網信息化建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作為機構編制部門的電子政務中心也應運而生。目前,山西省機構編制部門電子政務尚處于起步階段,配套的體制機制還不完善,甚至于有些地方編辦到現在都未成立機構。全省11個地級市中朔州市的朔城區(qū)、平魯區(qū)、山陰縣、右玉縣、懷仁縣、應縣,陽泉市的城區(qū),晉城市的城區(qū),還有高平市未成立電子政務中心;臨汾市的堯都區(qū)、安澤縣機構雖已成立但設置為掛牌機構。
二、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對策建議
目前,主要在重視程度、隊伍建設、職能定位等方面存在問題和不足,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弊端、與時俱進加以解決。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開展機構編制部門電子政務工作相對于傳統(tǒng)的機構編制管理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山西省有些編辦部門負責人對于新興的電子政務在思想上認識不到位、在行動上遲緩觀望,認為電子政務只是作為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的輔助方式,重視程度不夠,以致于機構編制部門電子政務建設擱淺擱置。
(二)人員隊伍亟需加強。當前,山西省機構編制電子政務中心隊伍結構簡單,人員力量薄弱,相關體制機制尚不健全。全省現有核定編制540個,而實有人員僅303名,遠低于核定編制數。甚至有些縣(區(qū))至今未成立電子政務中心,人員配備更是無從談起。比如朔州市,除了市直成立了機構編制電子政務中心外,其所轄的各縣(區(qū))均未成立電子政務中心。
(三)存在“打雜工”現象。通過調研發(fā)現,全省已經成立了機構編制電子政務中心的市縣普遍存在著人員“打雜工”現象。所謂“打雜工”,就是指本該屬于電子政務中心的在編在崗人員,放著電子政務中心的“正業(yè)”不做,去其他科室干“副業(yè)”,從而導致電子政務中心有名無實,正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四)存在“邊緣化”認識。調研中還發(fā)現,由于思想認識上的不足和對工作職能定位的模糊,有些電子政務中心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未能正常發(fā)揮,片面地認為電子政務中心就是機構編制部門的一個下屬機構,僅僅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與“主流”工作相比是“邊緣化”的,存在感和認同感較低,消極對待情緒嚴重,覺得干與不干、干好干壞無妨大礙,缺乏主動作為的進取意識。
(五)調研和培訓力度不夠。山西省機構編制電子政務建設起步較晚,各市縣機構設置正在逐步完善、人員正在配齊階段,因此針對機構編制部門電子政務的深度調研和業(yè)務培訓相對較少。同時,作為電子政務中心工作人員來說,因為目前機構職責劃分不十分明晰,工作對接需要跨科室,使得一些同志在機構編制部門信息化建設深入研究上有畏難情緒、缺乏信心。
針對上述問題,一是建議作為部門主要負責人應加快轉變思想認識,對機構編制電子政務工作給予大力支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只有部門領導高度重視了,才能真正激發(fā)電子政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才能真正發(fā)揮電子政務在機構編制管理中的重要平臺作用。二是要不斷加強機構編制電子政務隊伍建設,整合內部資源,優(yōu)化人員結構,健全和完善體制機制,切實保障電子政務中心人員的配備。尤其是還未成立電子政務中心的市縣,更應該加快步伐、迎頭趕上。探索建立優(yōu)秀人才流動機制,搭建人才交流平臺,把綜合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成績突出者放到更合適的位置,讓真正的人才在機構編制電子政務領域大展身手。三是進一步規(guī)范機構編制電子政務中心崗位職責,明確工作范圍,細化工作流程,成立內設機構,讓電子政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有明確的工作任務、有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方向、有為之奮斗的目標,從根本上解決“打雜工”的困局,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機構編制電子政務工作中去。四是全面提升工作人員機構編制信息化認識,加深對電子政務工作的了解,在意識層面引起高度重視,從而不斷激發(fā)工作活力。只有把握當下,珍惜機遇,機構編制電子政務才能從后臺走向前臺,從被動變?yōu)橹鲃樱瑥亩唐谧呦蜷L遠,從“邊緣”轉為“核心”。五是定期組織機構編制電子政務相關知識培訓,學習掌握信息化建設中先進的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理論素養(yǎng);不定期開展業(yè)務交流,搭建自上而下相互溝通的交流平臺,利用全省電子政務微信群進行即時的政策分享、業(yè)務指導、疑難解答。克服畏難情緒,積極開展機構編制電子政務調研,深層次認識和了解電子政務的意義內涵,堅定樹立作為機構編制電子政務人的自信心。
總的來說,山西省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正在逐步邁向正軌,域名注冊和網站掛標初見成效,網絡安全和網站管理正在形成常態(tài),互聯網+機構編制主體意識已經形成,各市縣機構設置正逐步完善。下一步,山西省機構編制電子政務建設力爭在一年內完成基礎工作,兩年內全面實現機構編制一鍵式點擊服務功能,為黨政機關相關部門提供最權威的數據、最可靠的依據,為領導科學決策、合理配置資源,為各項機構改革、社會事業(yè)和人民群眾提供優(yōu)質服務。□作者單位:山西省河津市編辦 E:WJJ
關鍵詞:機構編制管理 電子政務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