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群英
范文示例
她
◎黃 高
她只是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
那年,他7歲。那天,她臉上沒有絲毫血色,手里緊攥著一張x光片。那以后,家中經(jīng)常彌漫著中藥味,還多了很多瓶瓶罐罐,而父親的身體日漸消瘦。
那天,是個黑色的日子,風(fēng)很大,天氣陰冷陰冷的。他上著課,她忽然來學(xué)校叫他出去,他有一種不祥的預(yù)感。他發(fā)現(xiàn)她的眼眶紅了。向老師請假后,他們回了老家。眼前是一幅讓他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場面:老家房前的空地上,許多人站在那里,還有一副——黑色的——棺材。
他明白,父親走了,不會再回來了。她成了整個家庭的支柱。那幾天,他分明聽見她在夜里哭泣。
生活仍要繼續(xù)。
當(dāng)時他讀著小學(xué),學(xué)校離家很遠,她每天接送他上下學(xué)。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六點半她就騎自行車送他上學(xué),途中吃早餐,他吃兩個包子,她卻只吃兩個饅頭。冬天到了,路上他們兩個都凍得瑟瑟發(fā)抖,可是到學(xué)校后,她的后背總會濕透,額上也聚著大顆的汗珠,嘴里喘著粗氣。她分明很累,卻又飛快地騎車離去。
這樣一送就是六年,沒有間斷,沒有停歇。
她在鋼鐵廠工作。他去看過,基本都是男工。鐵是很重的,幾十上百斤。她為了他們這個家的生活,撐了下來,她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男同事的嘲笑,一干就是五年。后來,她笑著對他說:“剛開始每天手腳都痛,還做得不好;現(xiàn)在,做得順手了,幾十斤的鐵抓在手里就如同羽毛,連新來的男同事都佩服我?!?/p>
可生活是殘酷無情的。
那天,雷電嘶吼,風(fēng)雨咆哮。他感覺天塌了。她的腳被鐵壓斷了。在病房里,他看著她,淚水奪眶而出。到了手術(shù)那天,她痛得哭了。上一次看見她哭,是父母剛走得時候了……是的,太痛了,生活的壓力,命途的坎坷,使這個堅強的女人哭了。她不知該怎么辦。她是這個家里的天,天塌了,她的孩子怎么辦?
然而,她再一次站起來了。半年后,雖然是一拐一拐的,但她又找了一份新工作——為了他。
她是普通的,也是偉大的。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她是母親,她用天下最無私的母愛和最大的堅強撐起了一個家。
他是愛她的。他心里最想對她說的是:“謝謝您!謝謝您做了我的母親!”
(江西上高中學(xué))
有的放矢
讓人性返璞歸真,這是寫作的本質(zhì),也是人生的真諦?!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真情實感是作文的價值所在,魅力所在。從中考作文的發(fā)展趨勢看,對作文的真情實感的要求必定會進一步加強。所以,作文要我手寫我心,不能為情造文,更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求我們關(guān)注日常生活,家庭、學(xué)校、自然、社會都是寫作的沃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我們要去觀察生活、親歷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積累情感,寫自己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感。
思維碰撞
羅老師:黃高這篇寫母親的作文,讀得我的心頭顫抖。這種閱讀的感覺,即便是讀名家作品,也好像很少有過。我看到幾位女同學(xué)的眼里都閃著淚花了。
趙雅靜:我想哭,太感人了。
羅老師:女漢子都動情了,看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文的感人指數(shù)為五顆星,這一點我認為可以與胡適的《我的母親》和朱自清的《背影》相媲美。那這篇作文為什么能如此打動我們呢?
潘昱麟:黃高的母親太了不起,太偉大了。
羅老師:你怎么知道這是黃高寫自己的母親呢?他既然寫自己的母親,為什么用第三人稱呢?
潘昱麟:同學(xué)之間還是了解一些的。他用第三人稱,這樣顯得更客觀,不夸張,反而更感人。
羅老師:我同意。黃高這種用第三人稱來寫自己故事的獨特方式,看似冷靜沉著,實則感情澎湃。
黃婷:特別真實、真摯,感覺沒有一絲一毫虛構(gòu)的成分,一字一句都是自己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感。
羅老師:說得很好,“真”字很有概括力。對“真情實感”這一點,很多省市的中考作文評分標準已明確提出要求。作文要“真”,就要用心“去見”“去聞”“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黃高固然有一位感人的母親,但他如果不是這么留心于他母親,怎么可能寫得如此感人肺腑呢?
我們可以從文中的哪些文字讀出其真實感呢?
李天依:從母親送“我”到校后,“她分明很累,卻又飛快地騎車離去”和“幾十斤的鐵抓在手里就如同羽毛,連新來的男同事都佩服我”這兩處。如果不是親自見過聽過,就不會寫出很累卻又飛快騎車離去、幾十斤的鐵竟然跟羽毛一樣,這樣令人難以想象的句子。
羅老師:這兩處都是細節(jié)描寫。作文的細節(jié)描寫遠不止這兩處??梢哉f,細節(jié)越豐富,作文就越顯得真實,越能讓讀者感同身受。
陳可欣:仔細看的話,黃高在作文里還悄悄地渲染了氛圍,營造了情景。比如文中寫父親過世時“風(fēng)很大,天氣陰冷陰冷的。”母親的腳被壓斷時“雷電嘶吼,風(fēng)雨咆哮”,筆墨雖然不多,但卻很容易把人帶入當(dāng)時的情境。
羅老師:“一切景語皆情語?!鼻榕c景往往是水乳交融的,有時候我們只要把景物描繪出來,情感也就自然表現(xiàn)出來了。
剛剛我說本文可以與《背影》相媲美,我們來找找它們感人的共同點吧。
任凡:語言特別樸實,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特別的修辭,更沒有煽情的文字。
羅老師:可見,要打動讀者,可以不要“花言巧語”,可以不要“豪言壯語”,只要能做到“情動辭發(fā),言為心聲”。寫作文重在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讓讀者從文字的背后看到作者的心靈。但是,有一點我們要明確,寫作文可以不煽情,但不能不抒情,特別是作文的結(jié)尾部分。試想本文如果沒有最后兩段直接抒情的文字,也是會打些折扣的。
說到抒發(fā)的情感,《背影》和《她》也是有共同點的,是什么呢?
曹宇茜:是不是前面都有鋪墊,中間一路蓄勢,到最后感情噴薄而出,到達頂點?我讀《背影》和《她》越讀到后面就越感動。
羅老師:就布局“鋪墊—蓄勢—達頂”這條情線來看,《她》確實別具匠心。開篇淡淡一句“她只是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中間寫“她”負擔(dān)起整個家庭,接送“他”六年上下學(xué),和男人一樣到鋼鐵廠干重活,甚至被壓斷了腳還拐著腳重新找工作;最后以“偉大”“最無私”“最堅強”高度評贊“她”:極大地增強了作文的感染力。
“文章不是無情物”,接下來我們也來反思一下自己作文寫得不感人的原因。
羅琪甄:我的作文十有八九是虛構(gòu)的,就感覺生活太單調(diào)了,沒什么素材。
羅老師:作文允許虛構(gòu),但不提倡全部虛構(gòu)。寫作要源自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至于說素材,我們的生活經(jīng)歷還是有一些的,只要認真篩選,一定能找到可寫的素材。
胡慧婷:我可能是舍本逐末了。我寫作文一門心思咬文嚼字,追求華麗辭藻。
羅老師:我之前借林黛玉教香菱學(xué)詩之言說過:詞句新奇固然好,第一立意要緊。文章之“立意”,就我們初中作文而言,是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俗話說:“真情無價?!蓖瑢W(xué)們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