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對詩歌的終極追求可能是詩意哲思的表達,詩人、作家們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做個思想者。我想,創(chuàng)作的根本不是沉湎于語詞的華美和技法的嫻熟,重要的是詩人語詞之背后的睿智的思想性。顯然,商震是個思想者,他的詩行里閃爍的是他獨特的思想,即對人生的思考,現代人命運的共性和個性的思考,人性善惡的思考等?!妒幥锴А方M詩是他新近之作,在保持他一貫辛辣、豁達和幽默的詩風的同時,有了更多蝶變,即思想性元素更多對詩歌本體的注入和嫁接,使他的詩在原有的沉靜冷峻中多了重量和深邃,以及使人讀出更多感悟,并延伸出更多哲學層面的美學思考。
詩心在,詩在;詩的思考在,詩的生命力就更加茂盛和頑強?!妒幥锴А方M詩美學價值體現在此。
植物的生命意義在詩人眼中隱喻了社會本體意義,即所有植物都對應著社會中的人的命運。讀完高春林的詩后,我倏然生出這個想法。高春林在詩歌里建立起植物的理論體系,從現場,從書本,從思索,他發(fā)掘、歸納,他樹立標尺并盡情贊美,“這光以蘆荻的聲音在輕聲歌唱”,他給出答案,安排好歸宿,我相信,每個人都脫胎于一株植物,發(fā)芽,成長,發(fā)育,開花,揚出花粉,收獲情愛,結出果實。詩人嫻熟地穿梭,還原世界,還原事物,還原人性的本身。
植物世界與人的世界相融相生,相互不可缺少,植物在提供人類生存的氧氣之外,還給我們提供深層次的生存啟迪,這是高春林的詩歌文本的呈現,也是他的獨有發(fā)現。
世間萬象,皆囿于人心,時間飛逝,唯留下思想,詩人的文本要有詩性的哲學表達,唯此,才能給讀詩的人們詩意有內涵的生活。請讓我們的詩有重量起來。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