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是明朝中后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萬歷時期的內(nèi)閣首輔。他主政期間,竭力倡導(dǎo)清廉、懲治貪腐。張居正50歲大壽時,突然決定擺一場壽宴,宴請朝中群臣。收到邀請的官員在祝壽那天,都把精心挑選的奇珍異寶拿出來,送到張府。
酒席進行到最后一道菜時,張居正站起身說道:“這道菜便是本宴的壓軸菜,名為‘孺鼠夾珍。孺鼠夾珍者,就是鼠里面夾著珍寶。”然后他突然話鋒一轉(zhuǎn):“今日張某壽辰,承蒙百官厚愛,送來不少奇珍異寶。張某非貪財之人,不想因賀壽而落人口實。若退回不收,又駁了大家面子。因此,思前想后,想出一個‘借花敬佛的方法?!睆埦诱^續(xù)說:“家丁將端給每人烤全鼠一只,每只鼠腹中藏有寫著序號的金帛一塊,大家按照序號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寶物。大家看這個辦法怎么樣?”刑部右侍郎潘季馴建議:“不如這樣,眾位官員手持筆墨紙硯,依次將寶物的名字寫出,識得寶物最多者先挑?!睆埦诱伎计?,決定采用潘季馴的方法。
張居正吩咐家丁把百官所送禮物擺放廳中。兩百多名官員,手持筆和紙,邊看寶物邊寫。約莫半個時辰,賬房把統(tǒng)計的結(jié)果交給了張居正,張居正說:“下面我按識寶多少的順序念出百官姓名,以確定選寶的順序。左都御史魏仲煥識寶189個,排第一;吏部尚書房致遠識寶186個,排第二……”一共念了50多人。可是,張居正卻忽然把眼眉一立,吩咐手下:“將我所念到的官員去掉烏紗帽,擇日處理!”
眾人大驚失色,不知此舉何為。張居正冷笑一聲,說:“我朝官員,正一品月俸祿不過米87石,正二品不過61石,爾等如何有錢去接觸如此多的寶物?識得寶物多者往往是搜刮百姓或受賄之人。今日設(shè)此百鼠宴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鼠,乃為你們這些貪贓枉法的碩鼠!”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