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教育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新疆農村中小學師資隊伍調查研究

      2018-09-19 09:07:58
      昌吉學院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專任教師骨干教師雙語

      陳 煒

      (新疆師范高等??茖W校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3)

      勞倫斯·克雷明1976年提出:教師的數量、質量、梯隊結構、學緣結構以及團體生態(tài)情感智力水平是師資隊伍建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要素。近幾年,新疆農村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學歷水平有所提升,但高質量、高專業(yè)水準、高教學能力的教師仍是不足,農村中小學師資隊伍整體質量無疑成為影響新疆教師隊伍生態(tài)發(fā)展的障礙之一。[1]據此,文章選取新疆和田地區(qū)的于田縣②農村中小學教師為調查對象,探查了最近7年以來,于田縣農村中小學在教師數量、學歷結構、職稱結構,教師培訓情況、MHK獲得情況和教學水平等方面的狀況,這些問題的調查分析,對建構生態(tài)的新疆農村師資隊伍建設和發(fā)展可提供幫助,對新疆農村教師隊伍的發(fā)展規(guī)劃可提供參考。

      一、和田地區(qū)于田縣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發(fā)展現狀

      (一)教師隊伍發(fā)展狀況

      教職工總體數量逐年增加,專任教師總數也逐年增長,尤其是雙語教師的比例增長速度較快,教師資源配置日益改善。

      圖1 2007—2014年于田縣中小學專任教師和雙語教師總體情況

      圖2 2007—2014年于田縣中小學專任教師和雙語教師所占比例情況

      圖1—2表明,7年間于田縣專任教師從2007年的2429人增長到2014年的3297人,增速迅猛,專任教師占教職工比例也在不斷上升,從2007年的90.09%升高到2014年的96.23%;雙語教師占教職工總體比例也不斷上升,從2007年的8.16%上升到2014年的22.91%,年均增長54.9%,呈迅速上升趨勢。

      (二)教師隊伍學歷結構發(fā)展狀況

      教師學歷結構有了明顯改善,專任教師的學歷以本、??茖W歷為主,其中??茖W歷的教師已占教師學歷的一半以上。

      圖3 2007—2014年于田縣中小學教師學歷情況

      圖4 2007—2014年于田縣中小學教師不同學歷比例情況

      圖3—4表明,7年間于田縣中小學專任教師的學歷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趨勢,其中專科學歷的教師從2007年的1373人上升到2014年的1805人,學歷合格總體比例已達83.9%。本科及以上學歷在專任教師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升,2007年為14.70%,到2014年提高到29.15%,7年提高了14.45個百分點;具有??茖W歷的專任教師比例2014年已經達到54.75%,占教師總體比例的一半以上,成為于田縣師資隊伍的主導力量;高中階段以下學歷在專任教師中所占比例從2007年的28.86%下降到2014年的16.11%,7年降低了12.75個百分點,教師學歷結構的改善比較明顯。

      (三)職稱結構發(fā)展狀況

      教師職稱結構總體上不斷改善,中(?。┙谈呒壜毞Q的教師比例有所提升,教師職稱以中(?。┙桃患壓投壜毞Q為主,中(?。┙倘壜毞Q教師所占比例呈下降趨勢,比例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未評職稱教師的比例。

      圖5 2007—2014年于田縣中小學教師職稱比例情況

      圖5表明,到2014年于田縣具有中(小)教高級職稱教師的比例是28.03%,比7年前增加了10多個百分點,有較明顯地提升;具有中(?。┙桃患壓椭校ㄐ。┙潭壜毞Q教師的比例分別為31.18%和22.26%,比7年前分別下降了9.7和3個百分點,呈現出波動發(fā)展的趨勢;未評職稱教師的比例占專任教師的比例從2007年的1.19%上升到13.28%,上升比例明顯。

      (四)雙語教師獲得HSK或MHK等級證書的狀況

      在于田縣雙語教師隊伍中,中青年教師獲得HSK或MHK等級證書的合格率迅速提高,其中31—40歲年齡段的雙語教師獲得HSK或MHK等級證書的比例達到41%,已經符合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基本條件。

      圖6 2007—2014年于田縣中小學雙語教師HSK或MHK等級情況

      圖6表明,30歲以下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獲得HSK或MHK等級證書的合格比例逐年增高,從7年前的44%上升到7年后的53%,但31—40歲之間的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獲得HSK或MHK等級證書的合格比例從7年前的56%降低到7年后的41%,有逐年下降的趨勢;41—50之間的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獲得HSK或MHK等級證書的合格率很少;50歲以上的雙語教師基本沒有HSK或MHK等級證書。

      (五)雙語教師培訓狀況

      教師培訓覆蓋面逐年擴大,培訓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7年間于田縣中小學雙語教師97%參加過不同地區(qū)的各類專項培訓,且培訓地點以和田地區(qū)的本土培訓為主。

      圖7 2007—2014年于田縣中小學雙語教師參加培訓情況

      圖7表明,于田縣中小學雙語教師2010年以前僅有249人參加過和田地區(qū)的培訓,到2010年培訓人數猛增到1526人,占到專任教師比例的58.44%,達到專任教師的一半以上,培訓地點以和田地區(qū)本土培訓為主。2011—2014年的4年間參加雙語培訓的教師比例分別占到專業(yè)教師比例的 32.98%、18.59%、17.47% 和23.11%,較2010年參加培訓人數有所降低。此外,2010年以前參加烏魯木齊和疆外院校的培訓人數為0,2014年增加到136人和52人。7年間于田縣中小學雙語教師97%參加過不同地區(qū)的各類專項培訓。

      二、基于教育生態(tài)學視角對新疆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審視

      教師因子是建設和諧合理的師資隊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的數量、職稱、學歷、專業(yè)知識水平和整體素質都會影響整個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發(fā)展。據此,對和田地區(qū)于田縣中小學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審視。[2-3]

      (一)師生比例仍需進一步協(xié)調,高質量的專任學科教師依舊短缺

      從師生比看,于田縣中小學師生比從2007年的1:20.13,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到2012年已經降到1:14.62③,說明雖然教師配置在不斷改善,但依據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中央編制關于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意見的通知④,于田縣中小學師生1:14的比例與編制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這說明于田縣7年間專任教師隊伍人數雖然有提高,但專任教師的數量仍不能滿足當地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此外,由于新疆南疆地區(qū)氣候惡劣,經濟相對滯后,工作條件艱苦,很難吸引和留住教師,尤其是優(yōu)秀和漢族教師流出的情況更為常見。因此,導致部分學科專任教師嚴重短缺,師資方面的矛盾很突出,特別是小學科學、音樂、美術、計算機教師更是短缺,部分學校甚至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需求。

      代課教師數量依然較大是教師數量短缺的另外一個表現。[4]臨時聘用教師人數和各我區(qū)師范院校頂崗實習的學生是于田縣代課教師主要來源。調查發(fā)現:臨時聘用的代課教師只有少部分代課教師學歷和職稱合格,大部分代課教師學歷不合格,基本沒有HSK或MHK證書;另外部分學校頂崗實習的學生占到學校上課教師人數的一半以上。缺乏系統(tǒng)的專業(yè)教育和教學能力是這些代課教師的突出問題,這些無疑會影響到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二)教師學歷水平需進一步提高,高學歷的教師比例仍較低

      近7年來,于田縣教師隊伍學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專科學歷占教師學歷的一半以上(如圖3所示),但高學歷的教師數量仍然不多。此外,還有16.11%的專任教師學歷水平在高中階段以下,這部分教師沒有達到教師入職的基本要求,所占比例過高嚴重影響教師整體隊伍的質量。后經過對于田縣6所學校(中小學各3所)43位??萍耙陨蠈W歷的教師進一步調查了解到,目前從教的專任教師,68.2%是剛畢業(yè)或者經過特崗教師的考核進入到教師隊伍中來的,27.1%是通過函授、培訓等形式取得學歷的教師,存在學歷先達標,但能力不足的問題,加上教非所學現象比較普遍,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三)職稱結構仍不夠合理,高級職稱增速緩慢

      近幾年,于田縣教師職稱結構總體不斷改善,但高職稱教師比例增速緩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校評定職稱有名額限制;另一面是教師自身不具備評定職稱的科研和論文等方面的硬件條件。截至2014年,于田縣中(小)教一級和二級職稱的教師比例總和為53.44%(如圖5所示),比例明顯偏高,這部分于田縣教師是雙語教師的中堅力量,承擔了學校重要的教學工作,但在職稱評審上往往達到了評審晉級要求,屢次參評職稱評聘都不能獲評,使一部分教師評審受挫,這影響了其教學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筆者建議對南疆基層一線的中小學教師,尤其是長期在農村基層教學點教學的一線教師,在評聘職稱時側重于教學效果的評定,在論文和科研上給予一定政策的傾斜,適當放寬要求,激發(fā)和保護農村一線教師的教學熱情和責任心。

      此外,高級職稱的教師過于集中在城鎮(zhèn)中小學,多數鎮(zhèn)、村農村小學和教學點幾乎沒有高職稱的教師,這種現象不利于我區(qū)高素質隊伍的整體建設和發(fā)展,應引起相關教育部門的重視。

      (四)培訓機會增多,但培訓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

      近五年,國家和地方供了多種層次與形式的培訓進修機會,加大了培訓力度。就于田縣來說,7年間于田縣97%的中小學雙語教師參加過教師培訓(如圖6所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中有一定比例的雙語教師不愿意參加培訓,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原因;二是參加培訓回校后,在工資待遇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工作量卻加大,而且要承擔更重的雙語教學和教研工作;三是部分教師認為培訓課程與所教授課程相關性不大,對現有教學工作幫助不大,培訓的形式大于實質,不能滿足和改善自身教育教學質量的需求。不是為了拿學歷證書就不愿意去烏魯木齊或者疆外參加培訓。

      (五)學科專業(yè)教師和骨干教師偏少

      當前我區(qū)有一支規(guī)模不小的中小學骨干教師隊伍,但其配置很不均衡,這些教師多集中在省城和縣城的中小學,農村學校缺乏教育名師、骨干教師⑤是一種常態(tài)。這種現象在于田縣也普遍存在,為數不多的優(yōu)秀、骨干教師集中在縣上的中小學,農村學校和教學點幾乎為零。這種師資配置的不均衡,使城鄉(xiāng)之間的教學質量呈現出較大差異。

      三、促進新疆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生態(tài)發(fā)展的對策

      (一)創(chuàng)新我區(qū)民族地區(qū)農村教師資源配置機制,制訂和實施靈活的教師編制制度

      針對我區(qū)教師數量仍舊短缺,教師資源配置性不足的現狀,我區(qū)應對民族地區(qū)教師編制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一是,從農村學校臨時聘用的教師,尤其是頂崗實習的學生中選拔合格的教師,給予相應待遇和編制,是配齊、配足農村教師的重要途徑之一;二是,從政策層面進一步提高農村地區(qū)教師工資福利和待遇,以及在中、高級職稱評定比例上進行適當提高和放寬,不斷吸引和穩(wěn)定更多教師樂于奉獻于我區(qū)農村的教育事業(yè),促進現有農村教師隊伍更加穩(wěn)定。

      (二)抓好農村學校關鍵教師群體建設,建立一支本土的專業(yè)教師隊伍

      1.做好關鍵教師群體⑥的建設和培養(yǎng),建立一支本土骨干教師隊伍

      關鍵教師群體培養(yǎng)是建設本土高質量教師隊伍的核心所在。從宏觀上,當地教育部門要制定相應的的培養(yǎng)規(guī)劃,給予政策上的指導和引領;微觀上,當地中小學要制定和建立適合本校的骨干教師培養(yǎng)計劃和實施方案,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出一支本校的骨干教師,由校及縣,由縣及區(qū),逐層打造出一支本地區(qū)的骨干教師隊伍。

      2.推進教師良性合理流動⑦,逐步縮小城鄉(xiāng)師資差距

      建立教師合理流動、雙向交流機制是縮小我區(qū)城鄉(xiāng)師資差距的重要抓手。[5]一方面,我區(qū)的高層次、高學歷的骨干教師⑧向農村學?!傲鲃印薄8邔哟蔚墓歉山處煈辽儆幸荒暝谵r村學校任教或支教的經歷,發(fā)揮高層次骨干教師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另一方面,農村學校的教師向我區(qū)重點學校、示范學?!傲鲃印薄6ㄆ谶x拔和推進我區(qū)農村學校的骨干教師到這些學校學習和觀摩,與這些學校的教師同臺上課,切實提升農村骨干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這樣的雙向流動不僅能有效促進我區(qū)師資配置的逐漸均衡,而且有利于較短時間內縮小我區(qū)城鄉(xiāng)、校際之間的師資差距。[6]

      3.組建名師指導團和骨干教師支教團隊,對農村學校有目標地開展一定期限的支教活動

      名師指導團由我區(qū)中小學教育專家組成,主要通過組織指導備課、現場指導和點評課堂教學情況、開設專題講座、學科教學研究等活動形式,對農村學校進行教學支教和指導,力爭為提高支教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一支業(yè)務能力強、能夠在學科教學中起引領作用的本土的專業(yè)教師和骨干教師團隊。[7]

      我區(qū)優(yōu)秀和教學能手型中小學教師組成骨干教師支教團隊,通過自身的課堂示范、教學經驗交流等方式幫助受援學校開展教學實踐和研究活動,對受援助學校的教學骨干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幫助,力爭完成支教學校從“輸血”向“造血”過程的轉變。

      名師指導團和骨干教師支教團隊對于擴大我區(qū)優(yōu)質教師資源共享范圍,均衡配置區(qū)域內骨干教師,整體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以及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的水平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以培訓方式的多樣性和體現教師主體作用為主旨的校本培訓為目標,注重培訓的實效性

      1.以網絡教研為平臺,將教研和教師需求、自我學習相結合,建立“零時空”培訓模式,把教師培訓常態(tài)化,逐步使鄉(xiāng)村教師達到合格教師的標準。在此基礎上,以縣市培訓為依托,重點培訓各鄉(xiāng)鎮(zhèn)骨干教師,重點培訓教師隊伍帶頭人,培訓精英化,形成一支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教師隊伍,通過引領和示范的作用,以點帶面不斷促進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2.以校本培訓為抓手,結合送培下鄉(xiāng),為農村教師搭建研訓平臺。解決一線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是“送陪下鄉(xiāng)”的培訓目標。除采用案例研討、教學觀摩、互動交流等形式外,培訓方式應更接地氣,力求解決當地教師實踐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分層培養(yǎng)培訓機制,不斷完善教師專業(yè)團隊。[8]通過分層培養(yǎng)培訓機制,建立教師梯次培養(yǎng)體系⑨。農村地區(qū)教育部門可將區(qū)域內所有中小學教師都納入到教師梯次管理的框架下,學校要建立和健全教師成長檔案管理體系,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目標和方向、職稱評定計劃、學歷進修目標、教育科學研究目標等個人成長和學校關于教師隊伍建設和發(fā)展規(guī)劃有機地結合起來,力求按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不同階段,分目標、分層級,逐級培養(yǎng),激活各層次教師梯次發(fā)展的原動力和內驅力,加快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進程,不斷提升和完善本土教師專業(yè)團隊的建設。

      四、結語

      近年來,我區(qū)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數量、學歷水平、職稱結構,以及MHK獲得情況和教學水平發(fā)展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筆者認為,教師隊伍的建設,尤其是高質量、高水平、高學歷的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更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為此,我區(qū)的相關部門需要從教育生態(tài)發(fā)展的視角,創(chuàng)新和改革義務教育師資均衡發(fā)展的系列政策,助力我區(qū)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生態(tài)和諧發(fā)展。

      注釋:

      ①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第53條。

      ②于田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南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距和田市180公里,是一個以農業(yè)為主的地區(qū),目前總人口有262281人,其中維吾爾族人口256984人,占人口總數的98%,漢族人口3562人,占總人口的1.68%(數據來源《于田縣教育簡況》由和田地區(qū)于田縣教育局2014年11月編制)。

      ③2007年和田地區(qū)于田縣共有2429名專任教師,學生有48875人,師生比約為1:20;2012年有2829名專任教師人,學生有41359人,師生比約為1:14。

      ④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01]74號),要求縣城初中學校師生比要逐步達到1:16,農村小學師生比要逐步達到左右1:23的標準。

      ⑤骨干教師是在一定范圍的教師群體中,師德修養(yǎng)、職業(yè)素質相對優(yōu)異,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認的、具有較為豐富的教育經驗,在學校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承擔了較重的工作量,對教育教學研究有一定興趣和較為突出的能力,取得過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并對一般教師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帶動作用,能夠支撐所在地區(qū)或學校的學段或學科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的優(yōu)秀教師代表,是一所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成為衡量一所學校教師質量的重要指標,是衡量教師質量的軟指標。

      ⑥賴秀龍:《區(qū)域性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博士論文,第166頁。教師關鍵群體指教研組長、骨干教師、雙語教師,其中教研組長必須做到知識、業(yè)務、管理三過硬,能團結和領導全組成員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骨干教師為中青年教師中脫穎而出者,能在學科教學中獨擋一面,承擔重任。

      ⑦教師的良性流動就是指有利于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質量與效益提高的流動,反之,就是非良性流動。從形式上來說,教師流動可分為市場主導的流動和行政主導的流動,市場主導的流動實質上就是教師勞動力的市場配置,以市場交換原則進行的教師人事流動,行政主導的流動是指由教育行政干預和教育制度安排實現的教師人事流動。文章指行政主導的教師流動。

      ⑧文章中的高層次、高學歷的骨干教師主要指:特級教師、學科名師、教學名師、教學能手等教師。

      ⑨教師梯次培養(yǎng)體系,如教壇新秀、教學能手、標兵教師、學科名師、首席教師、杰出教師等梯隊層次。(賴秀龍:《區(qū)域性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第166-167頁。)

      猜你喜歡
      專任教師骨干教師雙語
      2022年全國專任教師比上年增加35.98萬人
      科教新報(2023年13期)2023-08-15 11:20:59
      中小學骨干教師“雙減”項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護健康,把大愛傳遞——全國少兒美術教育骨干教師抗疫版畫作品選(二)
      少兒美術(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守護健康,把大愛傳遞——全國少兒美術教育骨干教師抗疫版畫作品選
      少兒美術(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2
      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專任教師結構(1991年—2017年)
      第九屆全國硬筆書法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在紹興舉行
      中國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
      第二節(jié) 2015年法學專任教師師資情況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師隊伍及其結構
      快樂雙語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樂雙語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
      台东市| 青岛市| 九龙坡区| 河东区| 大渡口区| 黄山市| 延寿县| 白城市| 根河市| 闸北区| 鞍山市| 育儿| 江口县| 黎川县| 同心县| 鄄城县| 普陀区| 鹤壁市| 城市| 兴义市| 宿迁市| 璧山县| 阆中市| 马边| 建平县| 婺源县| 图们市| 岑溪市| 伊宁县| 广灵县| 句容市| 楚雄市| 彰化县| 嘉义市| 竹山县| 陆丰市| 南部县| 民权县| 武鸣县| 湟中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