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潞
臺灣新課綱草案審議引發(fā)的爭議不斷。臺“課審會”日前要求在自然領域課綱加入“性別平等”概念,并舉例稱“居里夫人”要回歸到本家姓氏。消息在島內(nèi)引發(fā)軒然大波后,臺“教育部”17日又忙稱“不會改”。如此反反復復,引發(fā)島內(nèi)輿論廣泛批評。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18日報道,臺“課審會”16日審議通過自然科學領域課綱,加入性平概念,要求未來教科書寫到女性科學家時,要回歸她本身家族的姓氏?!芭_灣家長教育聯(lián)盟”理事長、“課審委員”謝國清舉例稱,以后不會再有“居里夫人”一詞,而是改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嘲諷稱,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的在天之靈最近應該會覺得很開心,“去世這么久,終于有人幫她‘轉型正義了,而且還是她從來不認識的臺灣人”。他說,她是自愿嫁給居里先生的,也是按照西方人習慣自愿結婚后冠夫姓的,又不是國民黨逼她做的。
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李錫錕表示,現(xiàn)在“居里夫人”已是國際通用的稱謂,一些獎學金、機構組織,甚至傳記、電影都以“居里夫人”稱之,“教育部”為什么要自外于國際?他抨擊蔡當局根本是不務正業(yè),為了掩飾執(zhí)政的無能而搞出這種無知的決策。
臺“總統(tǒng)府”發(fā)言人黃重諺17日下午表示,“課審會”只是提出原則性的建議,站在平等、相互尊重且與國際同步的角度上,如果“課審會”專家們有這樣的考慮,“不失為正確方向”。但眼見社會上嘲諷不斷,臺“教育部”17日晚急忙澄清稱,“居里夫人一直是居里夫人”,未來教科書審定仍會依此規(guī)定辦理。有不愿具名的“課審委員”稱,“教育部”說法一夕改口,“讓委員情何以堪”。
《聯(lián)合報》18日稱,反反復復的說法凸顯當初思考欠周詳。文章說,如果按照原來自然課綱的要求,恐怕古今中外的很多“夫人”都得改回人們不熟悉的名字,一些人甚至根本找不到她們的原名,如阿根廷的貝隆夫人。另外,雖然蔣夫人(即宋美齡)的本名大家耳熟能詳,但蔣介石的母親王太夫人,現(xiàn)在的學生就不一定知道她叫王采玉。
國民黨前發(fā)言人鐘沛君此前表示,民進黨當局為了“去中”,把原本內(nèi)容仍不足的中國史課程與名稱完全改列“東亞史”,已經(jīng)夠荒唐,現(xiàn)在“教育部長”葉俊榮又帶著課綱小組“再進一城”,“真的只有民進黨能超越民進黨下限”。據(jù)臺灣“中央社”報道,葉俊榮稱,新課綱完全沒有“去中國化”,也沒有要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不過有島內(nèi)評論稱,蔡當局通過教育“去中國化”昭然若揭,連臺灣的文化根基恐都刨除殆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