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特生
朋友養(yǎng)了只自來貓,十幾年了,一直忠心不貳。養(yǎng)在后院里,把老鼠、田鼠、松鼠都驅趕得一只不剩。每次朋友開車回家,它就蹲在車房附近迎接,大聲喵叫,甚是有趣。
歲月過去,小貓成了老貓,是時候預備接班貓了,朋友于是抱了只剛斷奶的花貓回家。老貓遇新貓,不但沒有擦出火花,那老的竟然眼中冒火,掉頭而去。小貓不懂世情,還追著老貓嬉戲,結果飽受冷落。
以后的日子,應該是小貓難過,誰知不然。
老的完全失去以前生活的熱情,尤其聽到小的喵叫,馬上避開,郁悶得很,有次還離家出走幾天,直到餓到不行才回來。
朋友雖養(yǎng)它多年,卻不知它竟如此烈性。我認為:貓不僅妒忌,而且有濃重的不安感,完全和人類相似。忌才,自我隔離,排擠異己,都由此而生。
有沒有寵物界的心理醫(yī)生,我不知道。如果有,費用也不會低。大概也不會有人肯花錢為寵物做心理輔導,所以老貓的情緒也一直沒有改善。
老貓不接受小貓,這倒是畜生性情,大家各有其勢力范圍,貓狗到處撒尿,就是以尿味為界,不容別的貓在身旁酣睡。
人比貓高級,就因人有“人情味”:接受別人進入我的范圍,甚至侵犯我的權益。不但接納,更以我之所學,傾囊相授,而徒弟又尊師重道,相處融洽。
人際間一切爭斗,就是人不活人道,活出獸道。
所以畜生無法心理輔導,只能以條件反射方法去訓練,那是純粹求生之道,有奶便認娘。
(趙波薦自《風流一代》)